内容简介 · · · · · ·
《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增订本)》是学界第一部从流派史的角度研究中国现代小说的专著,作者从理论上廓清了中国现代小说之所以为“现代”小说的迷雾,在大量第一手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钩沉和总结了现代文学史上的小说家“群落”,开创了新时期以来中国现代小说的流派史研究格局,书中首次发掘了新感觉派、社会剖析派、七月派和京派等小说流派,引发后来相关流派的研究热潮。《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增订本)》初稿曾在北大讲堂多次开讲,其间作者数易其稿,几度增补,本版经作者重新审订、增补。
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的创作者
· · · · · ·
-
严家炎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严家炎,1933年生于上海。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第三届学科评议员,北京市文艺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多届会长。著作有《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论鲁迅的复调小说》《金庸小说论稿》等二十余种,主编或参与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新感觉派小说选》与《穆时英全集》等。
目录 · · · · · ·
绪论
一、为什么要从流派的角度研究现代小说史?
二、防止和克服两种倾向
三、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有哪些流派?
四、形成小说流派的诸因素
五、怎样估计各流派小说的现代化程度?
· · · · · · (更多)
一、为什么要从流派的角度研究现代小说史?
二、防止和克服两种倾向
三、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有哪些流派?
四、形成小说流派的诸因素
五、怎样估计各流派小说的现代化程度?
· · · · · · (更多)
绪论
一、为什么要从流派的角度研究现代小说史?
二、防止和克服两种倾向
三、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有哪些流派?
四、形成小说流派的诸因素
五、怎样估计各流派小说的现代化程度?
小说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有哪些?
第一章 鲁迅、文学研究会影响下的乡土小说
第一节 一个令人注目的文学现象——问题小说的兴起和繁荣
第二节 乡土文学的倡导、鲁迅创作的示范与乡土小说
流派的形成
第三节 鲁迅以外的乡土小说主要作家
许杰——鲁彦——彭家煌——台静农
第四节 初期乡土小说流派的贡献
第二章 创造社影响下的自我小说及其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特征
第一节 前期创造社小说的主导面
——浪漫主义辨析
第二节 弗洛伊德学说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其对创造社
小说的影响
第三节 表现主义对创造社的影响
第四节 创造社小说中的现代主义技巧
第三章 太阳社与后期创造社的“革命小说”
第一节 蒋光慈与“革命小说”的兴盛
第二节 “革命小说”派的功绩和特色
第三节 “革命小说”的弱点和不健康倾向
第四章 新感觉派与心理分析小说
第一节 中国新感觉派的形成
第二节 新感觉派主要作家
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叶灵凤
第三节 新感觉派小说的创作特色
在快速的节奏中表现半殖民地都市的病态生
活——主观感觉印象的刻意追求与小说形式
技巧的花样翻新——潜意识、隐意识的开掘
与心理分析小说的建立
第四节 新感觉派小说的某些倾向性问题
第五节 心理分析小说的发展和张爱玲的出现
第五章 社会剖析派小说
第一节 《子夜》的出现和社会剖析派的形成
《子夜》及其作者茅盾——吴组缃——沙汀
第二节 小说家的艺术,社会科学家的气质
第三节 横断面的结构,客观化的描述
第四节 复杂化的性格,悲剧性的命运
第六章 京派小说
第一节 从一场争论说起
第二节 京派小说的形成、发展与主要作家
废名——沈从文——凌叔华——萧乾——汪曾祺
第三节 京派小说的风貌和特征
赞颂纯朴、原始的人性美、人情美——扬抒情写意小说的长处,熔写实、记“梦”、象征于一炉——总体风格上的平和淡远隽永——简约、古朴、活泼、明净的语言
第四节 京派小说的思想性质
第五节 再析京派小说中的现代主义
第七章 七月派小说
第一节 胡风的文学活动、理论主张
与“七月”小说流派的形成
第二节 七月派小说主要作家
东平——彭柏山——路翎
第三节 七月派小说的风貌和特征
小说审美内容的异常复杂性——心理刻画的丰
富与独到的深度——热情的重体验的现实主义
色调——总体风格上的沉郁、浓重、激越、悲凉
第四节 关于七月派作品的争议与评价
第八章 后期浪漫派小说
第一节 徐讦及其小说创作
第二节 无名氏及其小说创作
第三节 后期浪漫派小说的艺术特色
结束语
初版后记
新版后记
人名索引
附录一
走出百慕大三角区
——谈二十世纪文艺批评的一点教训
附录二
近二十年国内外评论《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和《新感觉
派小说选》的部分文章目录
现代小说“群落”的开拓性研究
关于“京派”小说的探讨
理论之光照亮了现象研究
严家炎的《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 · · · · · (收起)
一、为什么要从流派的角度研究现代小说史?
二、防止和克服两种倾向
三、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有哪些流派?
四、形成小说流派的诸因素
五、怎样估计各流派小说的现代化程度?
小说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有哪些?
第一章 鲁迅、文学研究会影响下的乡土小说
第一节 一个令人注目的文学现象——问题小说的兴起和繁荣
第二节 乡土文学的倡导、鲁迅创作的示范与乡土小说
流派的形成
第三节 鲁迅以外的乡土小说主要作家
许杰——鲁彦——彭家煌——台静农
第四节 初期乡土小说流派的贡献
第二章 创造社影响下的自我小说及其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特征
第一节 前期创造社小说的主导面
——浪漫主义辨析
第二节 弗洛伊德学说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其对创造社
小说的影响
第三节 表现主义对创造社的影响
第四节 创造社小说中的现代主义技巧
第三章 太阳社与后期创造社的“革命小说”
第一节 蒋光慈与“革命小说”的兴盛
第二节 “革命小说”派的功绩和特色
第三节 “革命小说”的弱点和不健康倾向
第四章 新感觉派与心理分析小说
第一节 中国新感觉派的形成
第二节 新感觉派主要作家
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叶灵凤
第三节 新感觉派小说的创作特色
在快速的节奏中表现半殖民地都市的病态生
活——主观感觉印象的刻意追求与小说形式
技巧的花样翻新——潜意识、隐意识的开掘
与心理分析小说的建立
第四节 新感觉派小说的某些倾向性问题
第五节 心理分析小说的发展和张爱玲的出现
第五章 社会剖析派小说
第一节 《子夜》的出现和社会剖析派的形成
《子夜》及其作者茅盾——吴组缃——沙汀
第二节 小说家的艺术,社会科学家的气质
第三节 横断面的结构,客观化的描述
第四节 复杂化的性格,悲剧性的命运
第六章 京派小说
第一节 从一场争论说起
第二节 京派小说的形成、发展与主要作家
废名——沈从文——凌叔华——萧乾——汪曾祺
第三节 京派小说的风貌和特征
赞颂纯朴、原始的人性美、人情美——扬抒情写意小说的长处,熔写实、记“梦”、象征于一炉——总体风格上的平和淡远隽永——简约、古朴、活泼、明净的语言
第四节 京派小说的思想性质
第五节 再析京派小说中的现代主义
第七章 七月派小说
第一节 胡风的文学活动、理论主张
与“七月”小说流派的形成
第二节 七月派小说主要作家
东平——彭柏山——路翎
第三节 七月派小说的风貌和特征
小说审美内容的异常复杂性——心理刻画的丰
富与独到的深度——热情的重体验的现实主义
色调——总体风格上的沉郁、浓重、激越、悲凉
第四节 关于七月派作品的争议与评价
第八章 后期浪漫派小说
第一节 徐讦及其小说创作
第二节 无名氏及其小说创作
第三节 后期浪漫派小说的艺术特色
结束语
初版后记
新版后记
人名索引
附录一
走出百慕大三角区
——谈二十世纪文艺批评的一点教训
附录二
近二十年国内外评论《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和《新感觉
派小说选》的部分文章目录
现代小说“群落”的开拓性研究
关于“京派”小说的探讨
理论之光照亮了现象研究
严家炎的《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冰心在一九一九年、一九二○年最初两年里写的也几乎全部是“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煞人》《去国》《最后的安息》等。这些作品中,有不少在当时引起过较大的反响。我们且不说吴虞曾为鲁迅的《狂人日记》写过《吃人与礼教》的专文,《新潮》上也有受《狂人日记》影响而写的颇有情趣的《新婚前后七日记》;单就冰心的一些“问题小说”而言,《斯人独憔悴》发表后不久,就被学生剧团搬上话剧舞台,《去国》在《晨报》刊出以后,有人评论说:“对于这篇《去国》,我决不敢当他(它)是一篇小说,我以为他(它)简直是研究人材问题的一个引子。”可见这些小说在读者心目中具有何等分量了。尽管作者本身对社会问题的答案并不一致,有的作品连答案都提不出来,是所谓“只问病源,不开药方”:但“不开药方”本身、也正是“问题小说”的特点之一。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鲁迅、文学研究会影响下的乡土小说 -
以文学研究会成员为主的这个家群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小说史上第一个现实主义流派终于形成。 从向题小说到乡土文学,其间有没有某些内在的规律性可寻呢?回答是肯定的间题小说与乡士文学都体现着“为人生”的文学主张。但前者是新文学运动初年的产物,它看重思想,较多地从思想观念出发,除了少数优秀的作品外,多数作品存在着“思想大于形象”这一类毛病,尚未摆脱实践为人生”的主张时那种幼稚而有点蒙昧的状态,多少带有梁启超把小说当作工具的味道;后者则显示着新文学逐渐走向成熟的趋势,它吸收前者的长处而克服着前者的短处,更看重生活和艺术本身作者较多地从生活经验出发,能够把现代意识与真切的生活感受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着写自己最熟悉的题材这个优势。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节 乡土文学的倡导、鲁迅创作的示范与乡土小说流派的形成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转折时期的精神转折 8.1
-
- 文学史视阈的转换 7.7
-
- 晚清小说史 8.9
-
- 中国新文学整体观 8.7
-
- 重回现场 7.6
-
- 百年中国新诗史略 8.4
-
- 文学史的潜力 8.4
-
- 中国当代文学史 8.7
-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8.3
-
-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8.4
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文学史评价这项工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相对于其他学者动辄一二十章的大容量,严老师这本意外地好读。其次还在于他脉络的清晰。整理笔记的时候发现把它看为一篇学术论文也无不可,作者脉络清晰,先给结论再举例证。诸如胡风无名氏,他们火热的灵魂怎么能不让人动容?最感动的是讲到丘东平和路翎,文学史没有给他们二...
(展开)


信息丰富、资料扎实、逻辑严密、论述清晰——不可不读的现代小说史
这本书写于80年代,是WG结束、开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方针路线的一个成果。此前,前人著述的现代小说史或从作家作品论,或从阶级区分论,或从文学期刊杂志论。严家炎率先从文学流派的角度,对中国现代的小说史的整体情况和发展面貌进行了梳理和阐释。 他认为,从流派的角度...
(展开)

一位文学史家的多元与宽容
黄曼君对《流派史》的评价非常高。他说:“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社会学为指导思想和主要研究方法,同时又极力从东方和西方的,传统的和现代的美学和文艺学、民俗学、心理学、文化人类乃至自然科学等交叉学科中汲取营养,并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社会学及历史的、美学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展开)

陈平原 | 教材编写与严谨求实的一代——关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及其他
本文初刊《文艺争鸣》2020年第10期 201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刊行《问学求实录——庆贺严家炎教授八十华诞论文集》(方锡德、高远东、李今、解志熙编),书首载有严先生的照片、书影多幅和《严家炎教授学术纪事》一文,主体部分则是先后受教于严先生的23位研究生的23篇论文。我虽也...
(展开)
> 更多书评 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新星出版社 (2021)8.5分 375人读过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9.3分 152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8.0分 115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年8月)暂无评分 1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小说理论与创作 (羊的门)
- 北大中文系书单——最低限度书目 (Fantasia)
- 文学史大坑1号 (小布头)
- 2014.2-3 考研复试备战专业书计划 (海阔天空祝沽笙)
- 我的民国文艺Ⅲ (羊的门)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8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苏木 2009-11-09 08:37:20
严氏从作家创作观念和文艺思潮入手论流派,厘清各派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的关联,各派间的牵连,煞有看头(如乡土小说分流到社会剖析派和京派,社会剖析派对革命小说的吸收,京派的现代主义等),但同时失去了主流文学史叙事的政治文学一体的论调,比如七月派小说理论与30年代和毛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关联。
1 有用 苔衣 2013-04-17 10:03:06
严先生是解老师的老板,这本书就像补充讲义一样。
0 有用 momo 2018-04-27 11:21:16
非常好诶,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适合应试,也很有启发。最后一章将无名氏和徐讦划成一派,很新颖~限于“流派史”的性质,没有涉及到一些独立的大作家,并不能反映小说发展的全貌,但从流派的角度来研究小说史自有其价值所在。
9 有用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7-08-18 22:59:59
对于现代小说研究而言是里程碑式的著作,“小说流派”从此成为经典的切入方式
2 有用 阅微草堂 2012-11-04 22:23:04
太教条,太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