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 S. Lewis
出版社: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出版年: 1961-01-01
页数: 152
定价: GBP 9.95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0521093507
出版社: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出版年: 1961-01-01
页数: 152
定价: GBP 9.95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0521093507
An Experiment in Criticism的创作者
· · · · · ·
-
C·S·刘易斯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C.S.路易斯(1898-1963),是20世纪英国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作家。他26岁即登牛津大学教席,被当代人誉为“最伟大的牛津人”。1954年,他被剑桥大学聘为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英语文学教授,这个头衔保持到他退休。
他在一生中,完成了三类很不相同的事业。他被称为“三个C.S.路易斯”:一是杰出的牛津剑桥大学文学史家和批评家,代表作包括《牛津英国文学史·16世纪卷》。二是深受欢迎的科学幻想作家和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包括“《太空》三部曲”和“《纳尼亚传奇》七部曲”。三是通俗的基督教神学家和演说家,代表作包括《天路回归》、《魔鬼家书》(亦作《地狱来信》)、《返璞归真》、《四种爱》等等。他一生著书逾30部,有学术著作、小说、诗集、童话,他在全世界拥有庞大的支持者,时至今日,他的作品每年还在继续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读者
喜欢读"An Experiment in Criticism"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书自有命 9.0
An Experiment in Criticism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一读笔记)阅读时,为何最好严格顺服文字
阅读文学作品时,为何最好严格顺服文字: 1.【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帮人增益自我】 它帮人走出自我,发现自我之外的视角和世界的可能性,从而增益生活,扩充自我。否则,走到天涯海角,读到的只能是自己已有的东西。 2.【警惕自己是在接受还是使用作品】 “使用”作品意味着面...
(展开)

“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爱如此,求知如此,阅读亦是如此
读此书更正了自己很多对阅读的观念,以前也更倾向于读写实主义的作品,不太愿意读奇幻文学,而且觉得奇幻作品不能帮助我们认识现实,了解人性,似乎阅读的价值就在于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人生的真相,更好的生活。但路易斯让我们看到这种思维的狭隘,他从道和艺的两方面阐述了他对...
(展开)

文学巨擘、20世纪最重要的灵性作者C·S·路易斯
C.S.路易斯(也译为刘易斯,1898-1963),是20世纪英国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作家。他26岁即登牛津大学教席,被当代人誉为“最伟大的牛津人”。1954年他被剑桥大学聘为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英语文学教授。路易斯是公认的文学巨擘,也是公认的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灵性作者。这个头衔保...
(展开)
> 更多书评 1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8.9分 423人读过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8.4分 164人读过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暂无评分 4人读过
-
Cambridge Univ Pr (1992)暂无评分 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22“学写通顺英文”的书单 (Fate Fighter)
- 英文文體 (又及)
- C.S. Lewis - Nonfiction (道轍)
- writing in English (uii ¬_¬)
- 学过的 (豆沙馅的Hibana)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An Experiment in Criticism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则列 2020-07-28 11:21:43
作为学术著作来说非常亲民,literature is to be “received” not “used”. 读到了不少我想要印证的观点,但始终无法适应C.S.Lewis字里行间傲慢的精英主义。
1 有用 野次馬 2022-02-11 09:36:45
批郤导窾似庖丁解牛,但又极为老派、正统,alomst pontifical。放到今天来读,很难对其中的本质主义与精英主义视而不见——尽管这也是对眼下越来越功利的学院式批评工厂的有力反驳,另外,那些在文艺作品中寻找三观的道德标兵都该好好读读这本书。唯文本之指归是瞻,所谓「receiving」几乎是一种一厢情愿的理想状态,好的阅读近乎「接受」一场神启(这也是最Lewis的地方)……对于经历了后现代洗礼... 批郤导窾似庖丁解牛,但又极为老派、正统,alomst pontifical。放到今天来读,很难对其中的本质主义与精英主义视而不见——尽管这也是对眼下越来越功利的学院式批评工厂的有力反驳,另外,那些在文艺作品中寻找三观的道德标兵都该好好读读这本书。唯文本之指归是瞻,所谓「receiving」几乎是一种一厢情愿的理想状态,好的阅读近乎「接受」一场神启(这也是最Lewis的地方)……对于经历了后现代洗礼的人而言,或许很难如此单纯地看待文学阅读了(而今天lewis所倡导的正统阅读,其大敌也早已不是书中着力批驳的那些「在文学作品中寻找人生哲学」之人),但或许这就是在21世纪读Lewis的意义。(总之是一个在四星五星之间纠结了很久的五星…日后当重读。 (展开)
0 有用 Philia 2014-02-08 16:49:34
C.S.L.论述很细腻。他鄙薄那些伪读书人当然情有可原,但是不是也很自以为是?许多观点比较保守,有一种想当然的气息。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个剑桥学者,倒没有过浓的学究气,而且对阅读的愉悦、自我的充实提升的关注值得肯定。
0 有用 Tomas 2022-05-08 09:30:25
距离这本书出版六十年后,情况又有所改变,这么多新媒介出现,像书中提到的只看过作品的评价、没看过作品本身的人越来越多。为了充分享受文学,看书的方式很重要,这本书可以启发许多思考
0 有用 豆沙馅的Hibana 2024-08-22 04:14:55 天津
“(Critics’) acrimony produces heat at the expense of light. They do not improve anyone’s capacity for good reading. The real way of mending a man’s taste is not to denigrate his present favourites but... “(Critics’) acrimony produces heat at the expense of light. They do not improve anyone’s capacity for good reading. The real way of mending a man’s taste is not to denigrate his present favourites but to teach him how to enjoy something better.”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