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伊朗长大的书评 (109)

羽心 2010-08-22 22:52:59

莎塔碧:我不过是在伊朗长大

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公民。——亨利•梭罗 ——玛丽•詹尼,你从哪儿来? ——我是法国人。 (我必须承认,在当时,伊朗是邪恶的象征,做一个伊朗人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比起承受这种负担来,说句谎话要轻松许多。) 【我在伊朗长大•流...  (展开)
糖醋排骨 2013-04-11 18:58:18

只是一些细碎的感触

暑假的时候想去伊朗旅游,最近看了《一次别离》,《逃离德黑兰》,建立的全都是西方眼中的伊朗印象,换句话说,就是反伊朗的伊朗印象。有没有人想过到底什么是真正的伊朗? 《我在伊朗长大》,描述了战争的残酷,政治的迫害。人们一提起那个波斯古国,真的就是原教旨主义、狂热...  (展开)
珞琪桑 2011-06-01 08:59:19

一些有感触的话

1是的,你是上苍之光,你是我的选择,是我最终的和最好的选择。P8 2革命就像一辆自行车,什么时候转不动了,它就倒下来了。P10 3 烈士的献身是向社会的静脉注入献血。P118 4世界上没有一种狂叫能够释放我胸中的悲伤和愤怒。P145 5我看着外婆脱去哟福。每天早晨,外婆都摘下茉莉...  (展开)
秋叶 2011-01-17 13:40:51

你背上的猴是最新的潮流…

最近读了一本自传体漫画,叫《我在伊朗长大》。 假如要我简单说一下这个故事,就是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伊朗贵族后裔的少女,因为国家在宗教革命后逐渐走向专制,父母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没有思想的人,让她在14岁就去国外独自一人留学,含辛茹苦凑钱让她在国外成长,如果...  (展开)
Custodes 2023-09-06 13:08:15

在伊朗蹦迪的亲身经历—秘密警察与举报

本来我是一个对蹦迪和喝酒没有兴趣的人,但收到一个伊朗朋友的邀请、说去蹦迪喝酒。此前在伊朗已经蹲了两周了、知道他说这个话是很不可思议的(惊了。因为伊朗是一个严格实行伊斯兰教法的教权国家、酒是非常“不洁”+致使人上瘾的东西、一旦被抓住会被刑罚。 但也正是如此、才...  (展开)
兔白大 2010-06-07 16:01:46

成长日记

昨天中午连续加班不得休息的男朋友 为了中午能见上一面 只有2分钟 手里拿着水和塑胶袋 送给你 啊 我在伊朗长大 我像小动物一般跳了起来 我的钱用在买书和食物上 他的钱用在效果器吉他音箱 偶尔认为自己不像一个女孩拥有固定的生活 但是我们都把得到的用在了付出只中 总之 我...  (展开)
蜾蠃螟蛉 2011-07-27 22:46:04

黑纱或红旗都遮挡不住的东西 评我在伊朗长大

有那么一个姑娘·曾经在豆瓣上因为小三道德不道德的问题跟我吵架·话锋不尖锐但坚定·态度不强硬但硬朗·勾起了我很大的辩论欲·要知道我已经不是那个跟人斗口斗的天昏地暗的小子了·在网上聊天早就开始不知道说啥了·但就是这个陌生的姑娘·用这种态度来让我端端正正的坐...  (展开)
居山而读 2021-03-21 17:51:11

我在伊朗长大

在多抓鱼上买到的这本书,很抢手。这本书写的是玛赞作为一个伊朗人的成长经历。我觉得不适合14一下的孩子看,需要有点历史政治常识的才能看懂,主要指的是文中涉及到两伊战争、伊斯兰教的宗教问题和玛赞成长中的两性问题等。很好的一本书,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伊朗人民的平常人...  (展开)
嫣嫣菠萝包 2021-12-22 00:13:23

面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个逃避论文的下午,随便选了一本轻松的漫画,没想到让我哭了两次。与我同在自习室的学姐还在一旁专注地学习,我只能抑制地小声抽泣。 第一次哭是因为阿努什叔叔。玛赞很用心地画出了他的鬈发和造型别致的小胡子。他会让玛赞坐在他腿上,给她讲很多很多故事,关于阿塞拜疆省独...  (展开)
怪怪物 2013-10-27 23:11:57

夹缝中生活的人

大四时因为由此书改编的同名电影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不过当时网上只能找到法语版的下载,各种看不懂。后来有了4卷本的中文版,但价格相对于当时经济拮据的我有点吃不消。直到三联出了这个四合一的版本,我才入手一读。 只看电影时以为作者只是个单纯的向往西方厌恶伊朗政教合...  (展开)
困小困 2013-05-05 01:26:08

“我在中国长大”

书看完有一段时间了,按我的记忆曲线故事已经忘了差不多了。总还是惦记着写点什么,我笨想啊,如果不努力表达,也许连犯错的机会都失去了。就当是无知者无畏也行,和世界沟通的意愿是无碍的罢。 我不是从小看漫画长大的,对图画没有什么情结,但是真觉得这个故事用这个形式讲...  (展开)
softblue 2013-03-11 13:59:07

一个女孩的成长经历

在市图里偶遇这本书,翻开第一页就果断决定带走! 第一页说的是小女孩们不懂为什么要戴头巾,各种顽皮,各种幽默,所以当下就觉得肯定会是本有趣的书。 借到之后没有立刻看,转眼又到了一个周末,懒洋洋的起床后,坐在床上翻起这本书,结果越看越喜欢,或者说,欢喜。最后结局...  (展开)
联合帝国 2010-07-30 15:56:04

极好的书

我是先看了Persepolis的电影版才去买的三联书店的中文版图书看的。看电影时我就很受感染,而书里包含了更多内容也厘清了许多头绪。做为一部反映时代动荡中个人成长的作品,能够看到历史中个人的挣扎与无助。由于所处的环境因素,玛赞在思想上比同龄人更超前一些,而且也喜欢去...  (展开)
Paul Yeung 2022-01-23 16:08:44

《我在伊朗长大》 那些击中我心的闪光瞬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玛赞•莎塔碧的《我在伊朗长大》,作为一部极具人文气质和历史责任感的漫画,其中有太多的珠玉值得我们细细咀嚼: “当大浪袭来的时候,低下头,让它通过。”一句话,饱含了在集体主义大时代浪潮中,个人的脆弱和无奈; “先是那八个跟我合住的人,现在又是我的男朋友。想想...  (展开)
雨夜闲潭梦落花 2017-09-14 09:38:54

我理解的自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的画风有着浓浓的阴郁感。虽然之前看过电影,但是书的内容还是让我无比难受。 我记得以前我在百度愤怒的训斥了一个人,因为他说女孩都应该戴面纱带头巾。当时他说“这是自重的表现,面纱和头巾是为了保护女孩。”他还说“如果一个女孩穿布卡,一个女孩穿短裙,变态肯定会...  (展开)
淡blues 2013-09-20 21:22:21

邊緣化也要自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這部書是同宿舍的哥們給我的,讀來甚是喜歡。它甚至改變了我對漫畫的看法,這部書雖然是漫畫,但本質上是一部文學作品。畫風是黑白兩色,既讓人回想起上世紀的那種老電影,又有濃郁的象徵意義。 馬贊也就是作者自己,其實是一個很特殊的伊朗人。她是幸運的,有開明的不受...  (展开)
空白 2011-01-26 18:59:49

熟悉的陌生

去年看过单本第三部后,我就等不及要找全本来看了。 一个如此陌生的国家,但这个古老神秘的国度其实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想通过这部绘本了解伊朗其实不大可能,它更多的是一个浸淫着深沉的复杂的情感的个人成长史。这也是玛赞的成功之处,她让我们从一个陌生的国家看到了自...  (展开)
nicole 2021-10-06 21:51:20

第二次读这本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是应该推荐给所有的青少年。 1.伊朗的历史 公元前2000年前elam nation在babylon建立文明 印度和欧洲的侵略者定居并命名伊朗,意思是雅利安人的发源地。 他们的后代是medes和persians 公元前6世纪medes建立帝国后被居鲁士大帝摧毁,建立的波斯帝国 伊朗曾被统治:亚历山大...  (展开)
Rachel秋秋 2021-03-03 20:10:52

2010看电影,2020看书

这本书图书馆借的,很好奇我们图书馆为什么什么书都有。 我都记得大学时候看的电影,和xt一起看的,在宿舍坐在桌子前一起看的。我记得当时看哭了。 没想到十年后才看这本书,借了书后很幸福准备迎接文字的洗礼,哎呀打开一看竟然是图画书,对不起打扰了。 还是被她小时候想当先...  (展开)
羽天 2016-07-03 17:29:37

社会断裂中长大的你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过一组伊朗革命前人民生活的照片,误以为是当时的欧美国家,人民穿着时髦、打扮精致,社会充满着时尚气息,画报开放,男星健美俊朗、女星浓妆性感,聚会是人民日常重要的消遣方式。 到了1980年左右,画风突变,黑色成为男女标配,女子的面纱、男人的胡子;世俗化的巴...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后页> (共109条)

订阅我在伊朗长大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