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日本天平年间,正值大唐开元盛世。为了寻找传戒高僧,四位年轻的日本僧人不畏艰险随遣唐使船西来,荣睿和尚与普照和尚几经周折,终得到高僧鉴真应允东渡。已在大唐五十年的老僧业行,也带上了花费毕生心血抄写的经卷,与他们一同归国。
五次渡海受挫,众人在滚滚波涛间几经沉浮,或客死异乡,或魂归大海。鉴真虽然双目失明,却不改初衷,终于在第六次东渡时抵达日本,于奈良东大寺登坛授戒,为天平时代文化的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天平之甍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井上靖(1907~1991),日本当代著名作家,评论家和诗人,日中古代文化交流史和中国古代史研究家,日中友好社会活动家。1907年出生于北海道,早年遍读中国典籍。代表作有《斗牛》《城堡》《天平之甍》《楼兰》《敦煌》《孔子》等,其中《天平之甍》于1958年获日本艺术选奖。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想起我喜欢的《天平之甍》,几个日本僧人耗费一生在异域之境抄写了上千卷经文,以四艘船载回日本,但在怒涛中因沉船而使大批经文一卷卷沉入海中。那样的残酷和虚掷。——骆以军 时移事往-----朱天心 流水十年间,从高一数学堂上一笔一笔成字成句成小说地写起到现在,虽才出了薄薄四本书,但已愈觉得再没什么题材可写了,虽然生活圈子比学生时代已大得太多,所阅人事也不少,但是一桩桩的人事都是枯荒得令人一点都不想写,我顿时才明白已读过千遍的《庄子·逍遥游》里的话: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明白后,悲从中来,原来这样逐渐枯薄的人世,除非甘心去写芥子,纵还有不世出的英雄豪杰,写来也是叫人不能懂的,只因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若果人世的深厚大若五湖四海,即若写一微微芥子也是必有可观的,如我们章回说部里的那些匹夫匹妇,如张爱玲笔下小奸小坏而我们却怜喜的人们,如我想一谈的日本作家井上靖的作品《天平之甍》。 《天平之甍》一书的背景,是日本圣武天皇天平年间,也就是相当于我们唐玄宗开元天宝时。圣武天皇天平四年(公元七三二年),天皇派遣第九次遣唐使至中国,庞大的使节团中有四名年方二十的小小留学僧,留学大唐期间除学习佛法外,还奉命负责自大唐请一位高僧回日本授戒,因为彼时日本虽然佛法兴隆,但佛界尚无一位具备三师七证可以授戒的高僧,又且有大批的流民为逃兵役赋税而混进佛界,使得佛俗混乱,纲纪大坠,为求澄清日本佛界和社会政治上的安定,也迫切需要请来这样一位中国高僧,但当时渡海难如登天,渺漫沧海,百无一至,即使为传佛法,也没人有勇气东渡,此中唯一人毫不犹疑地答应,是四位留学僧想都不敢想的“江淮之间,独为化主”的扬州高僧鉴真和尚,其时鉴真已五十五岁,相貌却仍骨格严整,巍然如山,有伟人气质,额宽,眼、鼻、口皆大而稳定,顶骨秀气,颚部...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页 -
听完话后,鉴真马上开口。巨大身躯所出的声音却意外的低沉,谆谆而言的语气颇吸引人。 “我听说昔日南岳思禅师迁化之后,托生倭国王子,使佛法兴隆,济度众生。也听说过日本国长屋王子崇敬佛法,曾经做千张袈裟,施与该国的大德众僧。袈裟上绣了四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据此推想,日本诚然是佛法兴隆有缘之国。既然日本有人来敦请,我同法众中,不知有谁答应渡日传法?” 没有人回答。隔一会儿,有称为祥彦的僧人说话 “到日本要渡淼漫沧海,听说百无一至。“人身难得,中国难生',《涅槃经》不也这样说么 话未讲完,鉴真再开口问: “有谁要去吗?仍没有人回答。鉴真三度开口: “这是为了法。纵有淼漫沧海隔绝,生命何所惜。大家既然不去,那么我就去。”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天平之甍"的人也喜欢 · · · · · ·
天平之甍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3 条 )


“我抄写的经卷一踏上日本之地,会自己走起来,丢弃我走向各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近日心绪颇不宁静,需靠井上靖的书拯救,于是翻开《天平之甍》。今年读了他的三本书——《敦煌》《楼兰》和《天平之甍》,都是篇幅不长的小书。我一方面为只能读薄书感到惭愧,另一方面又因这些言浅意深的小书而颇受教益。 《天平之甍》讲述的是日本僧人渡唐取经并迎回鉴真东渡... (展开)
《天平之甍》是甍,还是梦?
《天平之甍》与其说是在写鉴真东渡日本传教的传奇,不如说是在写几个日本留学僧在异国的人生和命运。就其主题来说,与其说是在写信徒对信仰的执着,不如说是在写信徒在信仰与生活之间流转浮沉。
(展开)
> 更多书评 6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南海出版公司 (2015)8.6分 1613人读过
-
-
南海出版公司 (2013)8.6分 1314人读过
-
作家出版社 (1963)8.9分 18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日本文学II (一九八零)
- 井上靖中文出版物 (bookshelf)
- 我的大学 (Hyena)
- 书单|历史小说 (西摩)
- ❷·❺书单:让阅读成为习惯(8.9≥豆评≥8.0) (无心恋战)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天平之甍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废宅朋克少年遊 2011-09-14 13:52:43
(黑科图书馆)无欲无求的书才是好书
0 有用 Joker 2021-12-30 10:40:18
过程本身即是目的又是意义~
0 有用 东山 2011-01-20 20:08:49
一段峥嵘岁月
1 有用 一个大芒种 2011-10-23 10:44:03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合上这本书时算是真正深刻感受到了这句话其后的含义和重量。若说最终得以与鉴真同道回国的普照可算是功德圆满,那么极力促成此事却无奈客死他乡的荣睿于其自身未得落叶归根虽有遗憾,但若于极乐世界有知鉴真成功赴日便也大可得以心安罢。最无奈最悲惨的莫过于业行,费尽毕生心血一字一句誊抄而得的几十箱经卷最终沉入海底,自己也终于未能再次踏上故土。看到他落得如此下场,顿觉内心一片苍茫。一将...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合上这本书时算是真正深刻感受到了这句话其后的含义和重量。若说最终得以与鉴真同道回国的普照可算是功德圆满,那么极力促成此事却无奈客死他乡的荣睿于其自身未得落叶归根虽有遗憾,但若于极乐世界有知鉴真成功赴日便也大可得以心安罢。最无奈最悲惨的莫过于业行,费尽毕生心血一字一句誊抄而得的几十箱经卷最终沉入海底,自己也终于未能再次踏上故土。看到他落得如此下场,顿觉内心一片苍茫。一将功成万骨枯,世上万事万物莫非如此,至于我,也不过是渺渺天地间的刍狗,连枯骨都算不上。 (展开)
2 有用 tifanie 2013-08-09 20:03:07
读过的最冷静的小说之一,平静湖面之下,暗流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