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读品】推荐榜 (湮没人群)
- 民国史近著佳作 (fateface)
- 买书一年又一年 (到里斯本看海)
- ◆岊湬的书柜(12) (岊湬)
-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论文资格考试必读书目 (168 Hours)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崇拜与记忆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青年哪吒 2014-02-12 13:13:29
非常厚
4 有用 dromobabel 2014-03-22 11:03:21
细碎但不够细腻,内容组织多有复沓,最令人不满的就是各种寻章摘句式的理论引用,也无怪作者自己都说不想在做研究而是在玩。对毛的生祭就是从对孙的死祭中脱胎而来的;孙也无处不在,可作者只用短短几节说他其实他的在也近乎不在,不过也不能难为作者为无米之炊。谝句闲传,我总觉得“中山”二字太普通,组合起来完全可以无视其指示意义;还是说其实我已经被这种符号权力给吞噬了?
0 有用 文渊阁手抄 2012-07-29 22:10:55
國內黨國研究新生代的旗幟標杆。
1 有用 余光觉 2021-11-26 16:21:00
3.5吧感觉,材料相当扎实,内容展开的也很详细,结语部份写得很好很清晰,又是一本把社科理论“见之于行事”的典范,但私以为不必要全本去读。一开始以为600页大几十万字的书会前前后后切的都很详细,没想到主要是在展内容(而且其实诸多相似,以此为架构让人看得很困),对孙中山符号的政治影响、最终失败、何以反噬一党专政的分析都是隔靴搔痒,没有触及对KMT党治模式更深层面的解读,难以令人痛快。在提到孙中山符号前... 3.5吧感觉,材料相当扎实,内容展开的也很详细,结语部份写得很好很清晰,又是一本把社科理论“见之于行事”的典范,但私以为不必要全本去读。一开始以为600页大几十万字的书会前前后后切的都很详细,没想到主要是在展内容(而且其实诸多相似,以此为架构让人看得很困),对孙中山符号的政治影响、最终失败、何以反噬一党专政的分析都是隔靴搔痒,没有触及对KMT党治模式更深层面的解读,难以令人痛快。在提到孙中山符号前因的基础上,没有进一步以我党建政后对此前朝政治遗产的继承来收尾,更没有对比大家很容易联想到的毛崇拜,有点戛然而止的感觉,不够过瘾。而且,陈老师在行文中夹杂了太多的个人政治倾向,无论是这种风格还是其倾向本身,我都不是很喜欢。 (展开)
2 有用 登临送目 2024-01-02 15:25:28 山东
作者英年早逝,太可惜了。大家一定保重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