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于1960年出版的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也可视作她的代表作。 它描写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温暖和睦的一家。它透过主角英子童稚的双眼,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城南旧事的创作者
· · · · · ·
-
林海音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林海音(1918—2001)
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生于日本大阪,3岁随父母返台,5岁来到北京。1948年, 举家迁往台湾,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以她的成就、她的为人、她的号召力,成为联接大陆与台湾文学、中国与世界文坛的桥梁。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荣获众多文学奖项,1998年“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荣获“终身成就奖” 。
林海音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情感,《城南旧事》一书既是她童年生活的写照,更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也是她最具影响的作品。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是再也不会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的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8页 -
好人,坏人,这是我最没有办法分清楚的事,怎么他也来问我呢?我摇摇头。“不是好人?”他瞪起眼,指着自己的鼻子。我还是摇摇头。“不是坏人?”他笑了,眼泪从眼屎后面流出来。“我不懂什么好人,坏人,人太多了,很难分。”我抬头看看天,忽然想起来了,“你分得清海跟天吗?我们有一课书,我念给你听。”我就背起“我们看海去”那课书,我一句一句慢慢地念,他斜着头仔细地听。我念一句,他点头“恩”一声,念完了我说:“金红的太阳是从蓝色的大海上升起来的吗?可是它也是从蓝色的天空上升起来的呀?我分不出海跟天,我分不出好人跟坏人。”“对,”他点点头很赞成我,“小妹妹,你的头脑好,将来总有一天你分得清这些。将来,等我那兄弟要坐大轮船去外国念书的时候,咱们给他送行去,就可以看见大海了,看它跟天有什么不一样。”“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我高兴得又念起来。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城南旧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城南旧事"的人也喜欢 · · · · · ·
城南旧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66 条 )

上海是张爱玲的,北京是她的
1931年6月24日,农历五月初九,台湾人林焕文在北平东单三条的日华同仁医院逝世,享年四十四岁。 几天后,林焕文火化。他的妻子黄爱珍眼目低垂,看着六个孩子。六岁的长子燕生捧着骨灰盒居中,长女含英神情严肃,一脸哀伤,而两岁的燕璋似乎不明所以,还在挖着鼻子。 林含英当时...
(展开)




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按:读库版《城南旧事》,由水彩画家关维兴先生绘制插图。他以优雅诗意的风格和穿透人心的独到技巧,全然融入故事的情节。画中举凡服饰、器物和建筑,考据翔实,无丝毫随便或暧昧。人物细致的表情、光线和空气的韵动、圆熟丰美的调子,使文图呈现无懈可击的呼应。这篇文章,讲... (展开)论坛 · · · · · ·
《惠安馆传奇》里最后妈妈为什么戴着金镯子 | 来自请叫我潘萌达 | 2 回应 | 2018-10-15 00:05:59 |
惠安馆传奇 | 来自superwoman | 2016-09-27 12:09:01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9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9.1分 35279人读过
-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3)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9.1分 339039人读过
-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6)9.2分 491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评分9.0~9.7(1000+人参与评价) (第五顾尘ᕦ)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 含英咀华——总有一本适合你第1辑 (99.9%)
- 不可思议的童书 (改名叫无名)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城南旧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第五象限 2011-06-19 00:25:26
NB的插画
0 有用 小伙锅 2017-11-05 14:01:23
读到爸爸的部分 脑子里都是涛涛 真不知道要怎么读下去 “不听话就打!爸的口气好像很凶 但随后却转过脸来向我笑笑 原来是吓唬我呢!”
0 有用 我是一个菠萝 2014-01-31 08:19:57
大年初一早上复习了一遍,文笔很老派。。。。。。。。。。。。。。。。。。。。。
2 有用 油菜包 2012-04-26 19:43:15
大概真的是要经历足够的过往,才能用如此恬淡的笔触,讲述那些不曾被忘却的成长。
53 有用 至秦 2013-04-16 14:59:21
小时候教科书还是教辅读物里不断读到其中父亲打“我”的篇章,那时候觉得没什么好,还要做阅读理解,更加腻烦了。现在想来,究竟是要放在语境里才能读出滋味。有多少书是这么被错过的呢?我数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