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这些女人!》试读

巴黎情人——在爱中重返自己

“巴黎情人”四个字,挑起的幻想足够丰富,她们是这座活色生香的城市里游走的一个个优雅灵魂。 巴黎女人大多对爱人从来都是举重若轻、若即若离的,因为与其说她们是爱上某个人,不若说她们是爱上了爱情。 在爱中,她们依然保持独立、充满智慧、维持理性。在那个男性主宰的时代,她们用自己的行动与思想,向世人宣告:我们绝不是他们的附丽,爱只是爱。 在她们和他们爱的故事里,我们重返...

  1. 巴黎情人——在爱中重返自己

永恒之女性,引导他们上升

周国平说:“我们说女性拯救人类,并不意味着让女性独担这救世主的重任,而是要求男性更多地接受女性的熏陶,世界更多地倾听女性的声音,人类更多地具备女性的性格。”吉吉(Kiki)是最知名的雕塑家、画家和摄影师的缪斯、灵感来源;在众多著名诗人的诗篇中,闪耀着南希·库纳德(Nancy Cunard)的身影。 这正应了哥德的那句话:“永恒之女性,引导我们上升。” 众多艺术评论家把毕加索..

  1. 永恒之女性,引导他们上升
  2. 吉吉:蒙巴那斯的女王
  3. 南希:20世纪最迷人的女性坐标

爱情烈士注定划下惊叹号

卡米耶是个天生的、天才的雕塑家,6岁时候的雕塑“作品”,已然证明了这一点。成为罗丹的学生、情人,直至最后的疯狂,在冰冷、无情的三十年疯人院生活后,她离开了人世。很多人评价说卡米耶“成也罗丹,败也罗丹”,其实,她只是输给了爱情。 曾经,卡米耶被视为罗丹艺术和人生的附丽,这种评述缠绕于女雕塑家的生前和死后。有关她的传记和电影,本以她的名字命名,却最终被改为“罗丹..

  1. 卡米耶:爱情使人疯狂
  2. 让娜:此世有限,不够与你相伴

爱情消融于时间 写作消融于爱情

娜塔丽·巴涅到底有多美?这的确是个问题。 1909年,随着33岁娜塔丽的迁入,雅各布街20号顿时成为巴黎最负盛名的地标!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在这里与纪德、考克多、柯莱特和阿波利奈尔同桌进餐;伊莎多拉·邓肯在这里宣扬她的现代舞理念;著名的爪哇艺术家在这里表演裸舞;乔治·安铁尔则在这里献出了他弦乐四重奏的处子秀…… 正因为有了娜塔丽·巴涅,这个小小的沙龙先后经历两次世界大..

  1. 娜塔丽·巴涅
  2. 格特鲁德·斯泰因
  3. 凡奈莎与弗吉尼亚

特立独行的沙龙皇后

大抵美人之所以为美人,不是要看她倾倒了多少男人,而是要看她收服了多少同性。于是,这三大沙龙的女主人们在这场同性追逐战中都显示出了空前实力:属于娜塔丽的各路名媛,凡奈莎与弗吉尼亚之间互相需要又彼此伤害的爱,还有像保姆一样照顾了斯泰因大半辈子的艾丽丝·托克拉斯,无微不至地为这个文学上的教母、生活中的白痴打理着一切,还要用一生的时光来仰视她的才华,锲而不舍。 而这...

  1. 同性之爱,是罪恶?是温暖?
  2. 适度的、被掩住的才华
  3. 迟暮的美人依旧是美人

亨利八世的离婚案

1501年10月2日,英格兰的国土迎来了尊贵的客人--16岁的西班牙公主凯瑟琳·阿拉贡(在历史上她被称作阿拉贡的凯瑟琳),她与随从们经历了三个月的海上航程终于在普利茅斯登陆,即将成为英格兰太子威尔士亲王的妻子。年轻的公主在拥有端庄容貌的同时更拥有显赫的家世,她的父亲斐迪南二世统治着强大的西班牙,而母亲则是因资助哥伦布环游世界而名垂青史的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她丰...

  1. 阿拉贡的凯瑟琳
  2. 断头王后安·博林

私生子?继承人?

1516年,阿拉贡的凯瑟琳王后为年轻的亨利八世生下了一个女儿,她的名字叫玛丽·都铎。在母亲无微不至的呵护下,玛丽公主度过了幸福的童年,然而自从1528年父亲向母亲提出离婚,玛丽的脸上再也没有出现过笑容。她首先被当成父亲逼迫母亲的砝码,亨利威胁凯瑟琳,要么与他离婚,体面地退居二线,要么就永远不能和玛丽见面。凯瑟琳拒绝接受这种身份的降低,更不能接受他们的女儿沦为私生女..

  1. 血腥玛丽——英国第一位女王
  2. 隐忍的力量——伊丽莎白一世

女王的角逐

1542年12月9日,伴随着苏格兰国王詹姆士五世去世的丧钟,国王唯一的合法继承人--玛丽·斯图亚特降生在这个世界,6天之后,襁褓中的刚刚能睁开眼睛的小女孩就加冕成为苏格兰女王(为了与英格兰的“血腥玛丽”区分,史学家称她为苏格兰的玛丽一世)。 信使把女王登基的消息带到了英格兰,亨利八世立刻决定为年幼的王子爱德华定下这门亲事。两国虽然签下了婚约,但玛丽的母亲作为一名虔诚的...

  1. 苏格兰的玛丽一世
  2. 女王对女王的审判

女性香烟史——另一束自由的火把

烟草面世后不久,就得以成为艺术表现的主题之一,但它是男性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女性很晚才出现在这些作品中。现实社会里,女性得以和男性公开分享烟草的药物疗效和松弛神经的神奇妙用是20世纪之后的事情。从“男人的事情”到“女人的事情”,是场性别之间的角力。 从人类文化的角度审视吸烟,它从来都是个矛盾的统一体。作为兴奋剂和弛缓剂,吸烟具有医学功效的同时也能置人于死地;吸烟...

  1. 吸烟勾起最强烈的性别联想
  2. 死去是咎由自取
  3. 挣脱男性的力量
  4. 索要平等和尊严
  5. 彰显魅力的小道具

>瞧,这些女人!

瞧,这些女人!
作者: 《淑媛》编辑部
副标题: 《淑媛》“女人地理”精品集(一)
isbn: 7563391843
书名: 瞧,这些女人!
页数: 312
定价: 39.80元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1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