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难寻的书评 (43)

比目鱼 2010-07-14 03:25:47

奥康纳为何如此“邪恶”?

(刊于2010年7月11日《上海书评》,收录于《刻小说的人》) 1957年,诗人兼文学评论家T. S. 艾略特读到一本名叫《好人难寻》(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 and Other Stories)的短篇小说集,作者是一位崭露头角的美国南方女作家,名叫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  (展开)
X 2010-06-29 21:15:15

《好人难寻》的《美满结局》

淡按:这不是我写的...是我成为无事忙后翻译的。 这篇《美满结局》算不上重要评论;比较独特的地方是,作者是奥康纳的闺蜜,文章中引了他人恐不了解的奥康纳写作的灵感来源,还有奥康纳对自己作品及人物的自述。 马尔克斯说他的小说不魔幻,他写的是拉丁美洲的现实,异乡人才...  (展开)
啵酱 2018-01-26 22:04:12

人性本恶?Cuz No One Is Innocent!

个人成果严禁转载 In 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 O’Connor tested human nature with death in a family, in which the members were all flat characters who only cared about themselves. Take the grandchildren for instance: John and June were irreverent to their ...  (展开)
drunkdoggy 2010-06-06 17:14:00

受难者奥康纳

上世纪八十年代,弗兰纳里・奥康纳在“先锋”文学圈里是个响当当的名字。人们叫她“邪恶的奥康纳”,怀着敬意与畏惧。《好人难寻》成为传诵名篇,其中的自制与力道,远比海明威的“冰山”给人的教诲多。弗兰纳里・奥康纳,出生于美国南部的佐治亚,生于斯长于斯,与福克纳...  (展开)
從淵 2010-07-24 18:04:42

《河》&《圣灵所宿之处》

就该两篇的理解进行自己的解读,有误欢迎指正。 《河》 一个明显的对立。男孩因为受洗而死去。 作为一个无神论者,这样的结局显然是令人伤心的。男孩因听信了牧师关于[所有河都来自生命之河,而所有河都回归基督之国]的布道,一个人从位于城中的家里一路辗转,来到牧师布道的...  (展开)
任晓雯 2012-07-17 10:49:42

没有义人,连一个都没有

我对弗兰纳里•奥康纳的阅读之旅,始于她的处女作《智血》。掩卷之后,略感失望。这部宗教主题的长篇小说,情节和人物设置太有意图感了。   就在准备与这位美国女作家擦肩而过时,我随意捧起了她的短篇集《好人难寻》,并在第一页上被迅速打动。事实证明,《智血》...  (展开)
Esperanza 2014-04-26 00:04:11

《神光沐浴下的再生——美国作家奥康纳研究》

按: 《神光沐浴下的再生——美国作家奥康纳研究》一书的作者是黄宇洁。国内相关的奥康纳研究至今仍是呈零散的状态,尽管奥康纳的著作在中国图书市场重新出版已经好几年了。 此书尝试从奥康纳的宗教观念出发去研究小说,诚如作者所言,奥康纳的作品最终关注的是神性的体验,假...  (展开)
思郁 2010-05-24 00:43:05

奥康纳:美国文学中的“南方才女”

二十世纪的美国南方文学中,我们最为熟知的应该是福克纳,这位194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因为“对当代美国小说作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比伦比的贡献”荣获了这一伟大荣誉;然后是卡森•麦卡勒斯,这位22岁就写出了《心是孤独的猎手》如此伟大作品的女小说家;也许还应该...  (展开)
小布头 2011-03-20 00:55:11

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

你不断生长的阅读经验在奥康纳刀斧的凛冽里只有触礁的份。    她的小说几乎摒弃了叙事上可能的宏观和广角,在平常事物的场景和平凡人物的相互境遇中,扒开春天的花朵,直逼凋落和毁灭,向死而生,在荆棘丛生中找寻一种独特的生存语境,精准的语言,惊人的洞悉力,直面...  (展开)
燈響塑料 2022-05-09 21:35:08

顿悟时刻——一种对《圣灵所宿之处》的阐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她们十四岁——比她大两岁——但是都不聪明,因此被送去了修道院。如果她们去了普通学校,那除了和男孩鬼混,她们什么都做不好;她母亲说,修道院的修女会看着她们的。孩子观察了她们几个小时后认定她们真的特别白痴,她很庆幸她们只是远房表亲,她不可能遗传她们的愚蠢基因。 ...  (展开)
Ithaka 2022-10-04 23:58:53

奥康纳的《河》(the River)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小男孩贝富尔(Bevel)生活的地方,一切都是闹着玩(joke)。 他姓阿什菲尔德(Ashfield),恰如其名,他生活的地方满是烟灰和聚会的残渣(Ash-filled),堆在阴暗的公寓里。他所能看到的一切都是一场令人窒息的火灾。鼻涕和眼泪总是挂在他的袖子上,他像一只饥饿的老鼠在房...  (展开)
Oscilla_ 2020-04-13 09:13:20

一篇细读——《善良的乡下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不受理解的胡尔加 这篇小说不长,在奥康纳的小说中,我偏爱那些更短的。奥康纳就是有这种写短篇小说的天赋,她的另一篇公认最好的作品之一《好人难寻》也差不多是这个体量。我们虽然常说她“邪恶”,但因为小说往往很短,倒不会让读者觉得喘不上气,只是一个刻薄冷笑话突然...  (展开)
STORMY 2011-05-18 13:55:51

被击到了!

我阳光派读奥康纳由最初的惊讶,到抗拒,到接受,到称赞,产生了一系列心理变化,没错她就是一股邪恶力量!以我文学业余爱好者的观点来看好的小说首先是要有个人独特的世界观,独特的文笔语感,最重要的是能挖掘到读者(人性)内心有多深,也可以说是互动吧,强烈推荐奥康纳的...  (展开)
2012-09-03 13:29:02

不认识的魔鬼

宗教意味和地域特点 奥康纳自己说过,“南方历来对外来者有敌意,除非依照她自己的主张。” 《流离失所的人》《善良的乡下人》《瘸子应该先进去》《火中之圈》《善有善报》共同的情节形式是:外来者闯入原本虽有罅隙,但还算平静的原住民的生活中,带去灾难和毁灭。用《流离...  (展开)
小哈 2011-02-15 11:08:02

译本功力还是欠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了一半,细细比较,翻译功力还是欠缺。就说第一篇,主人公译作“格格不入”,但早期的屠珍版本译的是“不合时宜的人”,仅次一词高下即见分晓。其它的细节也是这样。在网上找到了那个版本,放在下面供大家品味。 好人难寻 [美]弗兰纳里 奥康纳 屠珍 译 老奶奶不愿意去...  (展开)
王威廉 2010-11-05 09:30:17

寻找好人的方法

我第一次知道美国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是通过作家马原的解读文章。马原是个十足的小说技术主义者,他喜欢把小说像手枪一样拆开,让大家看看到底是怎样的构成让子弹爆炸飞出的。他对奥康纳也一样,他把短篇小说《好人难寻》和《善良的乡下人》一点点拆开,做了梗概式的叙...  (展开)
Laura 2012-01-08 22:41:07

阳光下的都很阳光,阴暗里则各有各的阴暗 (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当年我也是翻马原的书知道的奥康纳,《好人难寻》这本短篇是小朋友带我去过文艺生活时在大连港口边儿一个书吧里买的。在宁波的往返途中加每日闭门不出我终于看完了。 看奥康纳的故事很累,一个看完必须干点别的,换换脑子定定神,再坐下来看下一个。每个故事都在讲精神或者肉...  (展开)
melissa黄鸥 2010-05-05 22:43:06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好人难寻》一篇太冷酷了。无情的让读的人想替小说中的反派从内心深处发生出来一点点悲悯... 但是,它没有。读的人又想让老太太不那么幼稚、不那么固执、不那么没有意义地拐那个弯...但是,它不可能。 这个几句话可以讲完的故事,估计会让我记忆一辈子了。  (展开)
甩锅大王 2011-12-10 11:57:01

O'Connor笔下的恶

前几天看完O'Connor的短篇小说集,虽然不太喜欢,但读的时候还是比较震惊,稍微做个整理。 O'Connor的故事黑暗,暴力,绝望,难得的是还掺杂了幽默。身为基督徒的她说此书关乎原罪,的确如此。由于她要在篇幅有限的空间表现这些东西,于是乎部分情节难免突兀,比如那个卖圣经...  (展开)
好好活着 2010-10-12 17:46:01

坏人好找

想要知道生活的意义的人,注定孤独,因为活在世上的大多数从来不会问生活是什么。 奥康纳在诉说的, 是她对于生活的失望,人生注定孤独的失望。 因为人们,越来越多的人们认为,没有什么比金钱和安逸的生活更重要的了。因为对于这两者的追求可以永无止境,忙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43条)

订阅好人难寻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