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亨利克·易卜生(Ibsen.H.)
出版社: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副标题: 翻译专业名著名译研读系列
译者: 萧乾
出版年: 2010年01月
页数: 381 页
定价: 4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翻译专业名著名译研读系列
ISBN: 9787544615884
出版社: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副标题: 翻译专业名著名译研读系列
译者: 萧乾
出版年: 2010年01月
页数: 381 页
定价: 4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翻译专业名著名译研读系列
ISBN: 9787544615884
内容简介 · · · · · ·
为了促进翻译教学的发展,丰富翻译教学的资源,满足翻译专业师生的需要,外教社策划了“翻译专业名著名译研读本”,分“英汉对照”和“汉英对照”两个子系列出版。
★ 原文与译文对照排版,译文部分穿插名家对译文的点评。
★ 点评从词、句的翻译方法、翻译效果、译语特点、译者风格、译文可供商榷之处等方面出发,指点读者细心体会翻译过程,在揣摩、比较和思考中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和鉴赏能力。
★ 译者和点评者皆为译界名家,有的译者兼做点评者,更能帮助读者体会译文背后的点点考量。
★ 精心选取古今中外名著,不拘体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兼收并蓄,蔚为大观,意在让学生广泛涉猎,开阔视野,提高素养。
培尔·金特的创作者
· · · · · ·
目录 · · · · · ·
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第四幕第五幕附录
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第四幕第五幕附录
· · · · · · (收起)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译者前言 一 第一次在伦敦中心区一家剧院看易卜生的诗剧《培尔·金特》,外面还响着警报。纳粹的轰炸机正在头上盘旋——说不准那是一九四几年的事了。剧院经理按照市政当局的规定,先把幕落下来,然后向观众宣布:凡愿暂避一下的,可以退场。当时剧场里动静不大,一方面是出于观众对纳粹的蔑视,同时也由于戏的确有吸引力。旅英七年,戏我没短看:歌剧、莎剧、话剧,甚至圣诞节为孩子们演的“哑剧”。然而没有一出戏曾那么整个地攫住我的心灵。那以后,我还在剑桥收听过两次此剧的广播。每次接连近几个钟头哪!然而我总是带着兴奋的心情,一气听到底。 从那以后,我有时就在思想里把这个剧本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比如1948年至1949年,像绝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一样,我也在考虑思想改造问题。那时我就把《培尔·金特》同这个问题联系起来了,并且在我主编的《香港大公报·文艺》(1949年8月15日)上以整版篇幅写了篇《培尔·金特——.一部清算个人主义的诗剧》,其中有一段涉及我对此剧主题的理解: 在所有的戏里,易卜生都要我们忠于自我,殉道者般地坚持自我。在这部诗剧里,他却告诉我们说:“我是军队,里面排列着愿望、食欲和贪婪。我是海,里面浮着幻想、索取和期待。”他告诉我们:“要保持自我,就先得把自我毁灭了。”没有比这更不像易卜生的了!然而《培尔·金特》这个寓言讽刺剧所抨击的,自始至终是自我。 当时我对思想改造的理解,就是个人主义的克服,因而也就把《培尔·金特》这个诗剧理解为对个人主义的清算。这当然是很肤浅,很不全面的。 1978年为《世界文学》(内部发行)译完此剧第一及第五两幕后,在写前言时,我又把它同十年浩劫时期的风派人物联系起来了。有一段是这么写的: 这部诗剧笔势纵放,内容着实庞杂;然而全剧还是有一个前后呼应、贯串始终的主题,即人妖之分。易卜生认为做个“人”,就应保持自己的真正面目,有信念,有原则,不投机取巧,不见风使舵;为了坚...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一个人为了活下来,一辈子得付出多么大的代价啊!我要攀登顶峰的顶峰,我要再一次看看日出,我要把上帝许下的那块福地看个饱,看到眼睛倦了为止。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2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翻译专业名著名译研读系列(共6册),
这套丛书还有
《道连•格雷的画像》《英国散文名篇欣赏(第2版)》《赫兹列散文精选》《翻译专业名著名译研读本6》《隐身人》
。
喜欢读"培尔·金特"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培尔·金特"的人也喜欢 · · · · · ·
培尔·金特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培尔·金特》第一遍——关于病态灵魂和信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阵子读魏宁格《最后的事情》,第一篇文章就是他对易卜生这部诗剧长篇幅的书评,他称这部剧作比莎翁最盛时的剧作也不遑稍让。为了不至于不知所言,就在孔夫子上买了这本四川人民出版社83版的《培尔·金特》,萧乾译本(先生还译有《尤利西斯》,看来对意识流作品情有独钟呐)... (展开)
Udenom:因爱唤醒的自我探寻之路
很久没有整理书,东一排西一堆,本来想找阿城的一本书,看到这本躺在那里。封面上的小妖怪看起来像出自拉克汉 (Arthur Rackham 1867-1939),果然是- 读到一半被“绕道而行”这个词困扰 ,找出英译本和挪威语版,然后发现原来易卜生在1867年写这本书是用丹麦语,又找到丹麦语原...
(展开)

易卜生这家伙有点意思
胡适说易卜生的长处只在他肯说实话,这是说在点子上了。尽管后人把易卜生分成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三个时期,但这三个时期中戏剧的变化只是物质外壳,也就是形式变了,他的思想至始至终都是在呼吁世人抛开教条和道德伦理,去追求真正的自我,这种极致的自我最后演变...
(展开)


戏剧笔记 | 没见过这么天真的坏蛋
from【公众号:元气小毛】 通常认为,诗剧《培尔·金特》作为易卜生所有作品中最具有文化内涵和哲学底蕴以及理论阐释空间的一部剧作,代表了易卜生戏剧创作的最高水平。 这部剧也是易卜生由浪漫主义诗剧走向现实主义问题剧的分水岭,融合了挪威的民间故事和剧作家自己的人生经...
(展开)

“可爱的地球,大地,你白白孕育了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培尔·金特》19世纪上半叶,挪威、摩洛哥 戏剧 易卜生 书评:中偏上 读后感:“可爱的地球,大地,你白白孕育了我。”他执迷一生,临了只得这么一句懊悔。 我们跟随着主人公的视角,浪荡于草莽、冒险于金融、悔悟于老妻膝头。我们看到了人心的偏狭、老母亲的双标、苦等一生的... (展开)> 更多书评 16篇
论坛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8)8.5分 591人读过
-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3)9.0分 67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0年1.1~2.28大陆推出的外国文学新书 (Onetti)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赵志勇:戏剧入门到殿堂 (bigheadgl)
- 翻译专业名著名译研读系列 (LisaLeung)
- 人丑就该多读书(Ⅲ) (湖山雨谷)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7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培尔·金特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你是我的颜色 2018-08-12 00:30:34
要是一个人从来也不晓得上天要他做些什么呢?——他凭直觉应该晓得。
0 有用 卢鱼鱼er 2020-10-29 16:12:45
始终宣称保持自己本来面目的人,却丢失了自我。关于自我的话题,读起来总有一种刺痛的美感,就好像写作者不把自己剖开血淋淋地拿起来就不能写出究竟。他也用了那么多包装,从神话到民谚,从北欧到好望角,最终一个人的灵魂还是被宗教所救。从这本开始,我爱易卜生。
0 有用 Cinderella 2013-07-04 12:04:45
记得我是看过的,而且读完了。印象中是本很好的书。
0 有用 Music.Box 2023-03-27 10:10:45 湖北
Mark
0 有用 Dichtung 2019-11-08 23:57:07
一口气读完,好一出灵魂的咏叹调。谁不想永远保持自己本来的面目,然而最终都不过只记得自己。魏宁格如此推崇这部戏剧怕是太有共鸣。ps. 侧边的译文评论真是画蛇添足般的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