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英] 约翰·奥斯汀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译者: 陈嘉映
出版年: 2010-05
页数: 306
定价: 6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陈嘉映·思想学术译丛
ISBN: 9787508057088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译者: 陈嘉映
出版年: 2010-05
页数: 306
定价: 6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陈嘉映·思想学术译丛
ISBN: 9787508057088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剑桥学派最重要的语言哲学家奥斯汀(John Langshaw Austin)为数不多的重要著述之一,是作者针对逻辑语言学领军人物艾耶尔的驳论。作者从艾耶尔等人的错误入手,逐一对其加以驳斥。奥斯汀认为,艾耶尔没有能够理解一些在他自己看来最重要术语的基本功能,如"幻想","期待","看上去像是"等。他认为,这些术语表示的是我们对自己所说的话的真实性有所保留;而艾耶尔却引进了所谓的"感觉与料",这个概念丝毫无助于增加我们的理解力,也不能帮助我们将我们所看到的说清楚。
本书中文版由我国当今最重要哲学家陈嘉映教授译出。译稿完成后,并在华东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多次开设专题讲座,以中英文对勘的形式讲授此书。此次出版,也采用中英文对照的形式。本书可作为高校哲学系的专业教材。
感觉与可感物的创作者
· · · · · ·
目录 · · · · · ·
丛书信息
· · · · · ·
陈嘉映·思想学术译丛(共3册),
这套丛书还有
《说理》《哲学中的语言学》
。
喜欢读"感觉与可感物"的人也喜欢 · · · · · ·
感觉与可感物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sensa is nothing but the plural of sensum
《感觉与可感物》作为一部驳论性著作并没有太多理论建构,而是展示了一种“解构性”的语言学方法。通过对哲学家使用的一些语句在日常中的使用进行考查,奥斯汀完成了对哲学家用语的审查,从而消解了一些哲学问题的严肃性和正当性。但在这一方面,除了指出这些哲学问题是与我们...
(展开)

J.L.奥斯汀《感觉与可感物》部分梳理
第一章 A.J.艾耶尔《经验知识的基础》,附带提及H. H.普莱斯教授的《感知》,G.J.瓦诺克《贝克莱》 比起笛卡尔或休谟,他们的阐论更加充分、融贯,措辞也更准确。 “感觉与料”理论:我们从来不曾看到或以其他方式感知(或“感觉”)到物质对象(或物质事物),无论如何,至少...
(展开)
> 更多书评 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商务印书馆 (2010)8.8分 296人读过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1962)8.8分 24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1)暂无评分 11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23)暂无评分 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表象与认知 (維舟)
- 现代哲学:分析 (济贫院长正太喵)
- 那些值得反复阅读的书 (Ian)
- 语言哲学 (黑昼)
- 二零一四年待购3 (马基雅维里时刻)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感觉与可感物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 2021-04-03 12:41:58
对照英文怪好读的。
0 有用 大而化之 2010-12-01 00:58:14
分析透彻,眼光独到,堪称经典。
0 有用 爆仔 2023-01-27 13:11:44 广东
由《感知,理知,自我认知》引入此书,只能看这个版本,会更清晰,已有
0 有用 不驯的羔羊 2022-01-13 01:41:21
终于读完了这本《感觉与可感物》。读陈嘉映老师的《说理》知道的奥斯汀,那本书整个第五章就是围绕着《感觉与可感物》这本书的评述。陈老师极度推崇奥斯汀,翻译了这本书,还改写过奥斯汀的《为辩解进一言》《我们如何假装》两篇文章。通过陈老师的介绍,间接了解到他的那些思想,也很佩服,一直心向往之。这两天终于读完,果然非常细腻、敏锐、鞭辟入里,陈老师的译笔也非常优美,这个版本中英文对照,享受×2。
2 有用 非虛構 2023-01-18 07:15:09 福建
奧斯汀的批評是建立在一個正面的理論基礎上的。他認為「錯誤的不是這一對詞(感覺材料和物質對象)中的任一個,而是這一對比本身。這就是說,「我們知覺到的不是一種東西而是許多東西」。他所說的全異的知覺對象類的全部力量就在於此。哲學家應該注意事物種類的多樣性;在另一本著作中他建議哲學家要象昆蟲學家那樣工作。昆蟲學家將上萬種昆蟲進行分類。奧斯汀始終反對哲學上一元論和二元論的傾向。羅素和詹姆士認為贊成中立的一元... 奧斯汀的批評是建立在一個正面的理論基礎上的。他認為「錯誤的不是這一對詞(感覺材料和物質對象)中的任一個,而是這一對比本身。這就是說,「我們知覺到的不是一種東西而是許多東西」。他所說的全異的知覺對象類的全部力量就在於此。哲學家應該注意事物種類的多樣性;在另一本著作中他建議哲學家要象昆蟲學家那樣工作。昆蟲學家將上萬種昆蟲進行分類。奧斯汀始終反對哲學上一元論和二元論的傾向。羅素和詹姆士認為贊成中立的一元論,就是一勞永逸地解決由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和二元論這些同樣無吸引力的、表面上似乎己窮盡的選擇方案所打成的難解的結了。按照這種中立的一元論,只有一種東西,它既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質,精神和物質是由它們組成的。可以說奧斯汀轉成中立的多元論:事物有多種多樣,精神和物質只是其中的一些方面而已。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