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父亲的最后30堂哲学课》内容简介:哲学是一种“活动”,一种从普遍性观点出发的思考活动与批判性反省。任何具有理性的人。都可以从事这种活动;只要不气馁、持之以恒,哲学可以成为心灵的一种思考习惯《父亲的最后30堂哲学课》的目的,并不是让我们在一个月内便成为哲学家。而是要教我们如何“用哲学打法思号”。每一堂课虽然只在短短的篇幅,却布满了思考的轨迹。不论有没有接触过哲学,不率是9岁还是99岁、只要跟着贾尼科的脚步,一步一步地慢慢思索,就会发现哲学的趣味与价值!
作者简介 · · · · · ·
1937年生,著名的法国哲学家,专研海德格哲学,1966年起任教于法国尼斯大学(尼斯大学)。2002年8月,就在完成这本写给女儿的哲学入门书隔天,死于心脏病发。
目录 · · · · · ·
第1堂 哲学的第一次第2堂 小心所谓的“圣贤”第3堂 批判的重要性第4堂 哲学究竟是什么第5堂 作为学科的哲学第6堂 一场哲学对话第7堂 苏格拉底与希庇亚斯登塌第8堂 柏拉图的思想困难吗第9堂 古代大哲学家介绍第10堂 近代大哲学家介绍第11堂 历史或分析第12堂 为什么第13堂 人是什么第14堂 什么是行动自由第15堂 道德自由与政治自由第16堂 关于上帝的问题第17堂 那么,宗教又如何第18堂 快乐与哲学的关系第19堂 欲望的根源第20堂 技术与生活第21堂 善与恶第22堂 艺术的教育效果第23堂 独具一格的尼采第24堂 政治哲学与社会哲学第25堂 哲学起源于惊奇第26堂 如何接近哲学作者第27堂 哲学为何不是科学第28堂 正义与真理第29堂 关于爱第30堂 撒下智慧的种子
第1堂 哲学的第一次第2堂 小心所谓的“圣贤”第3堂 批判的重要性第4堂 哲学究竟是什么第5堂 作为学科的哲学第6堂 一场哲学对话第7堂 苏格拉底与希庇亚斯登塌第8堂 柏拉图的思想困难吗第9堂 古代大哲学家介绍第10堂 近代大哲学家介绍第11堂 历史或分析第12堂 为什么第13堂 人是什么第14堂 什么是行动自由第15堂 道德自由与政治自由第16堂 关于上帝的问题第17堂 那么,宗教又如何第18堂 快乐与哲学的关系第19堂 欲望的根源第20堂 技术与生活第21堂 善与恶第22堂 艺术的教育效果第23堂 独具一格的尼采第24堂 政治哲学与社会哲学第25堂 哲学起源于惊奇第26堂 如何接近哲学作者第27堂 哲学为何不是科学第28堂 正义与真理第29堂 关于爱第30堂 撒下智慧的种子
· · · · · · (收起)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面对自己的本能和欲望,我们真的自由吗?我们难道没有受到我们的家庭出身或者电视节目和广告的影响吗?斯宾诺莎指出:“人类的生存状态必然受到自然环境和自已情感的制约。”但是,他也认为:“理解这种必然性,就是追求自由的过程;自由的最高形式,就是对必然性的清晰认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4. 自由的限度是什么? -
有时候,我们是否过于渴望幸福了?这样一来,我们会觉得自己特别不幸,就像个被宠坏的孩子,由于无法获得梦想中的玩具而沮丧。 我们的内心深处,到底在渴求些什么?我们真能知道答案吗?我们真能意识到内心最深处的欲望吗?甚至说,欲望是真实的吗?这些看似纯心理学上的问题,实际上属于哲学问题。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9. 欲望、意识和潜意识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父亲的最后30堂哲学课"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父亲的最后30堂哲学课"的人也喜欢 · · · · · ·
父亲的最后30堂哲学课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黄广凌译多米尼克·贾尼科《苏菲的哲学课》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写书评之前,我必须声明 “我无法展现此书最好的,最棒的一面” 原因不外乎两点。 其一是这本书非常符合它自身的定位:这是一本哲学家为青少年编写的哲学启蒙书。原话这样讲,实际上可以这样理解:它是一本能为初次接触哲学的群体提供有益借鉴的手册。 其二,它能够把心头的疑... (展开)
认识你自己——我是谁?
1.本来只该2星,2星给作者的科普的真诚的心。 2.一小时读完,每一个时代的青年都会面对巨大的生存困惑,他们的激情、理智、忧郁、疑问、痛苦,有独自孤零零的被仍在一个荒岛上之绝望感。而无论贫富美丑老少男女,都无一会面临生死的考验和质问,在突如其来的死神面前一律平等,...
(展开)

《苏菲的哲学课》#3/52#
《苏菲的哲学课》#3/52# 哲学的入门书籍 之前买了《苏菲的世界》但是没能坚持看完 对我来说 没接触过系统哲学教育读来还是比较生涩 这本《苏菲的哲学课》就更加浅显入门一些 里面关于批判精神的内容很受益: 批判精神对哲学的各个层面都是至关重要。 如果批判的精神只能导致犹豫...
(展开)

> 更多书评 1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7.1分 441人读过
-
-
麥田出版社 (2006/08/24)暂无评分 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愿主使他们的灵魂得享安息----作家非正常死亡录II (RMR)
- 历届文津奖推荐图书 (仓)
- 经济 金融 投资 行为心理学 营销 (小阳光)
- 文津奖书单(第六届) (小木鱼)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父亲的最后30堂哲学课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乐7 2011-09-05 21:49:14
嗯,还行吧~!
0 有用 ziqian 2012-01-16 15:48:34
作者力求用浅显的语言作简明的哲学导论,对没有接触过哲学的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我以为内容上还是稍嫌复杂,结合现实生活不太多,不过篇幅不长,适合慢慢品读。
0 有用 Tom 2010-09-13 16:23:57
很薄的小册子,却非常好看。相信无论什么时候拿出来翻翻,都会有所收获。
0 有用 bearyao 2011-03-05 18:53:25
易懂不浅显
0 有用 蒙光 2011-01-17 21:00:36
如果60年以尋求智慧自詡的生命,身後只能留下幾點散漫無著落的印痕,真是悲哀。不止是作者,他只是一個代表,整個西方哲學史,終究是一連串的悲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