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经典自传体小说,初版1960年。全书透过英子童雅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城南旧事的创作者
· · · · · ·
-
林海音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林海音(1918-2001),现代女作家。她原籍台湾苗栗,生于日本,长于北京。1960年以小说《城南旧事》成名。林海音不仅创作了许多小说和散文作品,她在出版业上亦有许多成绩。从1951年开始,她主编《联合报》副刊10年,树立了编辑的典范,提升了文艺副刊的水准和地位;1961年创办“纯文学出版社”,发掘鼓励许许多多的年轻作家。
目录 · · · · · ·
冬阳 童年 骆驼队/1惠安馆/4我们看海去/70兰姨娘/100驴打滚儿/124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142
冬阳 童年 骆驼队/1惠安馆/4我们看海去/70兰姨娘/100驴打滚儿/124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142
· · · · · · (收起)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是再也不会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的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8页 -
好人,坏人,这是我最没有办法分清楚的事,怎么他也来问我呢?我摇摇头。“不是好人?”他瞪起眼,指着自己的鼻子。我还是摇摇头。“不是坏人?”他笑了,眼泪从眼屎后面流出来。“我不懂什么好人,坏人,人太多了,很难分。”我抬头看看天,忽然想起来了,“你分得清海跟天吗?我们有一课书,我念给你听。”我就背起“我们看海去”那课书,我一句一句慢慢地念,他斜着头仔细地听。我念一句,他点头“恩”一声,念完了我说:“金红的太阳是从蓝色的大海上升起来的吗?可是它也是从蓝色的天空上升起来的呀?我分不出海跟天,我分不出好人跟坏人。”“对,”他点点头很赞成我,“小妹妹,你的头脑好,将来总有一天你分得清这些。将来,等我那兄弟要坐大轮船去外国念书的时候,咱们给他送行去,就可以看见大海了,看它跟天有什么不一样。”“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我高兴得又念起来。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城南旧事"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繁花 8.6
-
-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8.7
城南旧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29 条 )

上海是张爱玲的,北京是她的
1931年6月24日,农历五月初九,台湾人林焕文在北平东单三条的日华同仁医院逝世,享年四十四岁。 几天后,林焕文火化。他的妻子黄爱珍眼目低垂,看着六个孩子。六岁的长子燕生捧着骨灰盒居中,长女含英神情严肃,一脸哀伤,而两岁的燕璋似乎不明所以,还在挖着鼻子。 林含英当时...
(展开)




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按:读库版《城南旧事》,由水彩画家关维兴先生绘制插图。他以优雅诗意的风格和穿透人心的独到技巧,全然融入故事的情节。画中举凡服饰、器物和建筑,考据翔实,无丝毫随便或暧昧。人物细致的表情、光线和空气的韵动、圆熟丰美的调子,使文图呈现无懈可击的呼应。这篇文章,讲... (展开)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7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9.2分 34938人读过
-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3)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9.1分 336222人读过
-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6)9.2分 490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城南旧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江有汜 2012-03-01 20:57:13
有些地方看起来渗得慌。“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长大了。”
0 有用 namik_ercan 2017-06-23 11:20:32
十幾二十年前,還未長大的我,只能讀懂“城南”的風情,讀懂“事”的起承轉合,但是沒有經歷過悲歡離合,又怎能明白那個“舊”字?4顆星
0 有用 大鹏 2013-04-19 00:39:23
小时候。
0 有用 Syaxis 2012-12-12 00:55:14
0 有用 无证的居民 2018-06-12 20:53:35
小时候读就觉着很好,17年再读一次,再次感动!对土地的爱和家人的爱,看到父亲夹竹桃那一篇心很受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