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法理学、法律史及比较法 (Lightsage)
- #打造靠谱的启蒙书单# (相风乌)
- 新文化史(社会史)相关 (Tyger Tyger)
- NGO/NPO参阅 (空羽)
- 打造靠谱的启蒙书单-第2版(by夜曲依赖症等) (小石)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人权的发明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夏季群岛 2016-02-27 19:54:57
从小说的移情,到对酷刑的反思与同情中,诞生了人权的最初因素,并以宣言的形式加以表达,而普遍的自然权利与具体的政治实施、社会阶层群体之间的矛盾也由此诞生。后半部分略表示无力。
1 有用 queenie 2013-10-19 22:29:30
直觉是翻译有问题,但还没比对原文。
0 有用 霁清 2015-11-13 14:38:54
“人权”,可以理解为法律上的概念,也可以是道德哲学上的概念,但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是文学上的概念。文学作品在社会进程中的作用终究是很有限的。
0 有用 大耳耗子 2014-02-07 18:20:59
角度和结论我喜欢,可给四星。
9 有用 久道 2012-10-21 15:18:26
观此书,可惜详细知道,在自由主义时代早期的西欧、北美,对身体的酷刑、奴役依然非常普遍。在纽约,对黑奴的处罚,包括了火刑和车裂。人权的实践,从18世纪晚期以来,至今尚未在全球实现。相比而言,儒家中国对人权的保护,在前现代应该是最好的。18世纪的北美,绝对比宋代社会残酷。
0 有用 我有一个小咪咪 2023-02-06 17:29:29 上海
很好的关于人权宣言的研究 虽然不是很喜欢文化史的写法
0 有用 广告位招租 2022-06-05 19:47:52
一个非常重要的题目,而作者又做了很高妙的处理。人如何将其他不同的人想像为与自己一样的,产生普遍的同情?在奴隶制、贵族制时代,怎么“人人生而平等”?观念如何产生又如何应对现实及在其中而变异?薄薄一百六十多页处理了这么庞大的问题,举重若轻。作者的女性视角使其注意到了可能被忽略的人和问题,正是这些容易被忽视的人的权利成为问题,人权的发明才彰显
0 有用 野地 2022-04-30 13:54:33
对于酷刑的作用颇有启发
0 有用 遇事不决握个爪 2022-04-26 17:30:29
政治概念、政治理论和政治话语的发明和使用,同人类的心智结构、情感结构的演进相伴而生。亨特很有力地论述了,人权概念以及对人权的追求,只不过是现代性=历史性的心智产物。当然,我们现在还远远不能超克近代。 但是,这本书只讲出了故事的另一半……亨特对于为何人权概念会经历19-20世纪中漫长的蛰伏这个问题的回答没那么有说服力,建议配合Samuel Moyn的Human Rights: The Last Ut... 政治概念、政治理论和政治话语的发明和使用,同人类的心智结构、情感结构的演进相伴而生。亨特很有力地论述了,人权概念以及对人权的追求,只不过是现代性=历史性的心智产物。当然,我们现在还远远不能超克近代。 但是,这本书只讲出了故事的另一半……亨特对于为何人权概念会经历19-20世纪中漫长的蛰伏这个问题的回答没那么有说服力,建议配合Samuel Moyn的Human Rights: The Last Utopia阅读,补充20世纪后半叶人权话语的演变轨迹和最终盛行。 (展开)
0 有用 Rui 2022-04-21 12:59:26
揭露“不言自明的悖论”,将human rights的普遍性归结为普遍性情感,又回归于道德层面,并非完全不可理解,但在实践和评判上会遇到苦难。最后提到了二战以后,民族自决与human rights的冲突,不难发现西方国家也并非铁板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