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香港作家陈宁向法国作家雷蒙•格诺(Raymond Queneau)的致敬之作。这位法国老先生在听完巴赫的赋格曲后,把音乐变奏的概念移植至文字,一则小故事可以幻化成九十九种不同的叙事风格。陈宁被格诺的文字迷倒,遥借此实验精神,延续风格的变奏,在方块文字里述说一则又一则生活小故事。
这一则则小故事或发生在香港、巴黎、台北、伦敦、上海……或抒写任何她感到兴趣的领域:音乐、文学、电影、饮食、感官……作者游离于时光隧道,不停转移视点,不断回溯记忆与经验,剪辑那些过往的韶光掠影,用典雅精致的文字,写出她这些年来的人生历练与漫游体会。
风格练习的创作者
· · · · · ·
-
陈宁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陈宁,笔名尘翎。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毕业,英国艾塞克斯大学社会学硕士。曾任记者、编辑。曾旅居英伦、台北、巴黎、纽约。著有《六月下雨,七月炎热》、《八月宁静》。
目录 · · · · · ·
序一 梁文道
序二 骆以军
I:似曾相识
三代女
夫妻
家庭照片
似曾相识
爸爸
阿妈
姐姐
情人
哥儿与姊妹
配角
卡露莲
陌生人
树洞与黑洞
李康生
异乡梁朝伟
II.消失的旋转木马
时间之河
命运之门
送行
四月山色
身外物
厨艺
过年
聚散之间
最好的不属于我
暑假
懂得
错过
消失的旋转木马
孤岛时光
当我六十岁
III:乡愁
乡愁
语言
好的睡眠
习惯
走路
火车
浪游
市场
工地
影迷
电影院
V记与金记
书店
小店
社区
IV.你那边几点
市声
情调
小城
时速
气味
街上的狗
你那边几点
戏外
淡水河边
海上浮城
北京的城,东京的山
闲逛苏州
一个人的房子
书房与厨房
女生宿舍
V:生活短片
街头搭讪
社会版
失神
心软
清醒
生活短片
卖艺者
流浪者
梦游者
工人之歌
痛苦之书
一个台湾人的游行记忆
想我们在青文的时光
保护色
离席,抽一根烟
VI.纽约时光
MOMA
路边书摊
跳舞的女子
带着热汤搭地铁
在咖啡馆写作
早餐店
兄弟
职业介绍所
迷路
纽约客
穷亦风流
日本女子
城市有梦
· · · · · · (收起)
序二 骆以军
I:似曾相识
三代女
夫妻
家庭照片
似曾相识
爸爸
阿妈
姐姐
情人
哥儿与姊妹
配角
卡露莲
陌生人
树洞与黑洞
李康生
异乡梁朝伟
II.消失的旋转木马
时间之河
命运之门
送行
四月山色
身外物
厨艺
过年
聚散之间
最好的不属于我
暑假
懂得
错过
消失的旋转木马
孤岛时光
当我六十岁
III:乡愁
乡愁
语言
好的睡眠
习惯
走路
火车
浪游
市场
工地
影迷
电影院
V记与金记
书店
小店
社区
IV.你那边几点
市声
情调
小城
时速
气味
街上的狗
你那边几点
戏外
淡水河边
海上浮城
北京的城,东京的山
闲逛苏州
一个人的房子
书房与厨房
女生宿舍
V:生活短片
街头搭讪
社会版
失神
心软
清醒
生活短片
卖艺者
流浪者
梦游者
工人之歌
痛苦之书
一个台湾人的游行记忆
想我们在青文的时光
保护色
离席,抽一根烟
VI.纽约时光
MOMA
路边书摊
跳舞的女子
带着热汤搭地铁
在咖啡馆写作
早餐店
兄弟
职业介绍所
迷路
纽约客
穷亦风流
日本女子
城市有梦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有时会收到一些书做礼物,赠送的人也许没有想到,这些书会对收礼者带来什么影响,或者反过来对他们有什么启示。 住巴黎时,有一个女孩子送我一本书,她知道我喜欢法国概念艺术家索菲•卡莱(SophieCalle)。那本书便是她的一个作品,名叫《精致的痛苦》。作品的内容源自艺术家的亲身体验,关于一次痛苦的失恋,在她还很年轻的时候。为了面对和处理失去所爱的痛苦,她不停问别人:“你最痛苦的经验是什么?”她把别人的痛苦事件记录下来,同时不断重复书写自身的痛,从最巨细无遗的细节开始叙述。 两者对照并列,呈现出奇异的此消彼长力量,一边是自我的放大了的痛,另一边是他人的痛,像亲人的逝去、突然失去视力等等。在持久注视与复述自我的痛之后,她对那件事的描述愈来愈简单无味,而别人的痛则不断滚存、看似无休无止继续下去。自我的痛经过反复观看把玩,以及在他人的痛超渡之下,终于慢慢消减,变得琐碎而累赘,当事人渐次不欲提起。 直至第九十八天,她只写了简单一句:“我爱的男人离开了我。”然后轻轻为作品划上句号,结束了这趟对“痛苦”思考与诠释的旅程,也成功转化成艺术创作。 前几天在书架重遇这本书,又刚好听到这个朋友和另外一些友人的近况,似乎是处在人生比较低潮的时期。忽然就有冲动想把这本书寄回去给她,让她从中得到安慰力量,而这道力量最初始却是从她自身而来。就像一道回力标,以不可思议的轨迹回返。说的是一些对待生命的智能。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74页 -
我不愿以错过来定义生活,不愿以遗憾来成全生命。他方是他方,只要我能触及到达,那就是我的此时此地。否则,它什么也不是,甚至不是欲望的归宿。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风格练习"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风格练习"的人也喜欢 · · · · · ·
风格练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 条 )
> 更多书评 22篇
论坛 · · · · · ·
如一阵清新冷静的风——评《风格练习》 by旺喜来了哟 | 来自黄小蓉 | 1 回应 | 2010-08-30 10:26:31 |
旅人陈宁,人生识字忧患始。 | 来自黄小蓉 | 2010-07-21 22:43:02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大田出版有限公司 (2009/01/06)7.8分 13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0-2013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在大陆 (嗯呐嗯呐)
- ★港台引进★ (皮特4)
- 《新周刊》的书架(2010年~2011年)(2011.01.10) (絮佩维埃尔)
- ♥封面☞买买买! (妍孜。)
- 人大出版 vs 豆瓣阅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风格练习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yueuriecid 2017-03-08 13:57:02
更于20180505:书还是要多读。
1 有用 涤心 2011-05-21 08:49:37
爱不释手
2 有用 yan 2021-09-27 01:11:18
习惯了每次出远门就带上陈宁的书,杭州上海到北京。一篇篇小练习很好读很适合路上读。mla的《离席,抽一根烟》歌名亦出自此书。陈宁说抽烟不过是离席需要的一个理由或借口。陈宁真的是个实打实的文青,阿p也真的是很欣赏她了。/在北影途中开始,在回程的列车上读完。刚好又提到基耶,讨论了偶然与必然。像零嘴,易在疲惫的途中下咽。有几篇很喜欢。
0 有用 葡❤️萄 2011-06-01 23:47:35
简单而细腻,读完回味起来,会觉得精致。
24 有用 nicole 2011-10-26 13:27:41
陈宁写电影《迷途之家》,“有一幕,有女歌迷把手伸进他的车子索签名,鲍勃发了神经死也不肯签,女子愈坚持,他也愈坚持。”看到这里笑死了,放在p身上,就变成“有一次,有女歌迷逼他唱《湿湿的梦》,p发了神经死也不肯唱,女子愈坚持,他也愈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