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品方: 华章经管
副标题: 史上最强悍的资本收购
原作名: Barbarians at the Gate: The Fall of RJR Nabisco
译者: 张振华
出版年: 2010-9
页数: 449
定价: 52.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11314943
内容简介 · · · · · ·
华尔街商战纪实经典,20周年全新译本。
深度接触资本世界,金融大鳄、国际巨头悉数登场——KKR、DBL、美林、高盛、雷曼、拉札德、所罗门兄弟、第一波士顿、贝尔斯登、大通曼哈顿、花旗、摩根士丹利、巴菲特、米尔肯、纳贝斯克、菲利普·莫里斯、美国运通、百事可乐、宝洁、卡夫、麦肯锡……有史以来最推荐的商界与金融界实战经典案例!
对于那些不怀好意的收购者,华尔街通常称之为“门口的野蛮人”。两位《华尔街日报》的记者凭借人脉和技巧,令当事人吐露真言,获取了第一手的资料,再辅以引人入胜的妙笔,曝露出当时华尔街最大的收购——1988年KKR公司收购雷诺兹-纳贝斯克的来龙去脉,以及华尔街金融操作的风风雨雨。
书的前半部交待出主角们的发家史,俨然是美国经济浮世绘;后半部情节紧张,宛如悬疑小说。其间,人物们尔虞我诈,故事充满金融交易、舆论压力、决策博弈、社交晚宴和董事会议,...
华尔街商战纪实经典,20周年全新译本。
深度接触资本世界,金融大鳄、国际巨头悉数登场——KKR、DBL、美林、高盛、雷曼、拉札德、所罗门兄弟、第一波士顿、贝尔斯登、大通曼哈顿、花旗、摩根士丹利、巴菲特、米尔肯、纳贝斯克、菲利普·莫里斯、美国运通、百事可乐、宝洁、卡夫、麦肯锡……有史以来最推荐的商界与金融界实战经典案例!
对于那些不怀好意的收购者,华尔街通常称之为“门口的野蛮人”。两位《华尔街日报》的记者凭借人脉和技巧,令当事人吐露真言,获取了第一手的资料,再辅以引人入胜的妙笔,曝露出当时华尔街最大的收购——1988年KKR公司收购雷诺兹-纳贝斯克的来龙去脉,以及华尔街金融操作的风风雨雨。
书的前半部交待出主角们的发家史,俨然是美国经济浮世绘;后半部情节紧张,宛如悬疑小说。其间,人物们尔虞我诈,故事充满金融交易、舆论压力、决策博弈、社交晚宴和董事会议,不仅让读者见识到如此重大的收购在高层之间是如何运作的,也让我们看到一部充满洞见的金融社会史。
在20周年纪念版中,作者又重新拜访了这场世纪收购的胜败双方,追踪余波,记叙参与者后续的成败荣辱,并指出这场收购对世界的影响。
门口的野蛮人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布赖恩·伯勒(Bryan Burrough)
曾任《华尔街日报》匹兹堡纽约站的记者,现任《名利场》杂志特约记者,已经著有五部作品。
约翰·希利亚尔(John Helyar)
曾在《华尔街日报》《财富》和 ESPN 供职,现为彭博新闻社专栏作家,著有运动类畅销书 The Lords of the Realm: The Real History of Baseball。
目录 · · · · · ·
译者序
作者的话
前言
收购各方
序幕1
第1章 从标牌到纳贝斯克8
第2章 从纳贝斯克到雷诺兹32
第3章 千金散尽还复来62
第4章 股价大恐慌83
第5章 KKR的崛起103
第6章 约翰逊的决定123
第7章 野蛮人准备行动148
第8章 两队人马161
第9章 向垃圾债券宣战185
第10章 第一次谈判195
第11章 厉兵秣马221
第12章 第二次谈判240
第13章 事情失去了控制277
第14章 第一轮投标298
第15章 半路杀出程咬金320
第16章 第二轮投标334
第17章 胜利迟迟不到361
第18章 兵临城下376
尾声402
后记413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第1章 从标牌到纳贝斯克 罗斯·约翰逊将近40岁的时候,这个即将成为里根时代商业楷模的人物,还是芥芥无名。一家猎头公司成为了约翰逊生命的拐点,凭借这次机会,他摇身一变,成为了标牌公司的总裁,接着鲸吞了纳贝斯克公司,从此青云直上。成功之路无法复制,约翰逊终究靠的是天生的聪明能干,还是投机钻营?有人这样诠释约翰逊主义: “成功来自机会,行动无须计划。”约翰逊是一个地狱天使和现代资本的混合体。 在公司内部斗争中,没有人能打败约翰逊,每次笑到最后的都是他。 第2章 从纳贝斯克到雷诺兹 吞掉R.J.雷诺兹(RJR)!约翰逊1985年完成了RJR和纳贝斯克的合并,1986年当上了RJR纳贝斯克公司的总裁,古老的温斯顿塞勒姆被约翰逊彻底改变了。 这个团队建议说雷诺兹最理想的联姻对象是纳贝斯克-标牌公司,这家公司的老总罗斯·约翰逊是一个开朗、讨人喜欢的加拿大人。 第3章 千金散尽还复来 约翰逊就像一辆飞速奔驰的法拉利,不会停在温斯顿塞勒姆拥挤不堪的停车场上,而且这辆法拉利装备有全美国最大的发动机—RJR烟草公司12亿美元的现金流,约翰逊将公司总部迁到了亚特兰大。 雷诺兹烟草公司每年的利润就达到10亿美元,这足以让约翰逊干最疯狂的事,弥补最严重的失误。“10亿美元,”约翰逊常常用一种崇敬的口气说,“这么多钱一年都花不完啊。” 第4章 股价大恐慌 并购,是华尔街的生存之道,输、赢或平局,都可以带来大量的费用:咨询费.剥离费.借贷资金等。所有这些促进了整个20世纪80年代华尔街的蓬勃发展,并购费用反过来又促进了证券业的兴旺发达。华尔街陷入了并购热潮,而RJR很快成了交易商的射击场。罗斯·约翰逊厌烦了给他人打工,他要控制董事会,那么 “为什么不把公司变为私人所有呢?”收购公司提上了日程。 无论约翰逊他们怎么努力,华尔街总是视而不见,股票价格还是停留在很低的水平。约翰逊懊恼地问:“我们究竟该做些什么...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全书 -
这种持续的混乱对公司的业务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助长了一种被称为“渠道囤货”的销售模式。渠道囤货并不是雷诺兹烟草公司的专利,每个烟草公司都或多或少地运用这种手段。在以半年为周期的涨价期来临之前,雷诺兹烟草公司就向它的客户——批发商和连锁超市按较低的价格销售大量的烟草。这些客户也很欢迎这种做法,因为他们可以按低价拿货,然后再以涨价后的价格卖出去。雷诺兹这么做的原因是它可以尽快处理掉那些积压的存货,最重要的是可以在季度末人为地大幅调高利润。 但问题是这种做法就像尼古丁一样容易使人上瘾。为了超越上次在囤货帮助下制造出来的利润,公司必须甩出更多的货。这样在批发商和零售商手上压了大量的存货。如果卖不出去,就会出现两种不利的情形。要么这些香烟会被再次运到雷诺兹烟草公司重新回炉,而且这部分回炉费由雷诺兹烟草公司来承担,公司接着把这些经过回炉的香烟再卖给销售商;要么这些烟在销售者手中积压着,慢慢受潮。当渠道囤货的做法愈演愈烈的时候,烟民也开始受不了受潮的云斯顿,纷纷改吸万宝路。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0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门口的野蛮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门口的野蛮人"的人也喜欢 · · · · · ·
门口的野蛮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8 条 )
> 更多书评 88篇
论坛 · · · · · ·
为什么他们能全部收购股票?我不卖行不行? | 来自laojiang | 5 回应 | 2022-08-20 16:44:20 |
对金融感兴趣的外行人能看懂吗 | 来自管理員 | 2021-04-28 23:35:20 | |
挺好奇原子弹的诞生是什么书 | 来自Vidocq | 1 回应 | 2020-08-29 12:04:15 |
有没有读过的详细说一下? | 来自芷菲鱼 | 3 回应 | 2020-02-15 18:33:31 |
西单图书城此书正在做活动 | 来自已注销 | 2010-11-03 14:44:5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Harper Paperbacks (2003)8.8分 235人读过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7.5分 1211人读过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8.4分 484人读过
-
HarperBusiness (2009)9.3分 6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值得读三遍以上的金融书籍 (豆友2533629)
- 查理.芒格推荐的书籍列表 (迅猛推进)
- 和金融投资相关的通俗读本 (豆友2533629)
- 项目书单|证券投资入门 (五花王)
- 已购 - 经济·金融·商业 (苇间疯)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门口的野蛮人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卜平 2015-06-25 13:10:50
把自己置于那样的环境下,我们能比他们做得更好吗?太精彩的LBO案!有的人希望进哈佛商业案例,有的人或许更希望进百老汇。但永远不要低估后者的思维模式和影响力
4 有用 白兮兮 2012-03-19 21:56:02
……不晓得说啥子好。。真的是很不好看。。但是里面有很多东西值得揣摩。。诶这么有价值的东西为什么一定要写成这样呢真是。。
2 有用 每天运动半小时 2011-08-04 10:54:05
金融记者的典范之作。从采访到写作。
2 有用 小楼一夜听春雨 2014-07-05 19:02:46
翻译太烂了
15 有用 扭腰客 2017-06-23 16:30:07
这些华尔街的野蛮人,起码是有丛林法则的,即你可以在法律的漏洞中争权夺利;但在中国,估计他们都只有替人数钱的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