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我们希望孩子对未来怀抱信心、对远景勇于探险、有足够的勇气来实行社会正义;我们要孩子在面对成长所带来的挫折与失败时,不屈不挠。如要教养出一个乐观的孩子,你得改变自己的悲观,你也可以改变批评孩子的方式,在适当的时候提供孩子征服的经验,你更可以直接教导孩子学习乐观的技巧。
教出乐观的孩子的创作者
· · · · · ·
-
马丁·塞利格曼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马丁•塞利格曼
•从“抑郁”专家到“积极心理学之父”;
•美国心理协会双奖加身第一人;
•畅销书作家,创作了《真实的幸福》、《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等20多本畅销书,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畅销全球。
目录 · · · · · ·
第一部分 为什么孩子需要乐观
第1章悲观在流行
假设我们是好父母,那么就会希望孩子在每一方面都超越我们。但是有一项很严重的障碍威胁了这些希望,它侵蚀孩子活动与乐观的天性,它就是“悲观”。
第2章 乐观需要从小培养
在发育期,你的孩子可能变得悲观、被动与内向。孩子第一次的抑郁事件很重要,因为这会成为他一生中如何应付不良事件的标准。
第二部分 孩子不快乐,父母有责任
· · · · · · (更多)
第1章悲观在流行
假设我们是好父母,那么就会希望孩子在每一方面都超越我们。但是有一项很严重的障碍威胁了这些希望,它侵蚀孩子活动与乐观的天性,它就是“悲观”。
第2章 乐观需要从小培养
在发育期,你的孩子可能变得悲观、被动与内向。孩子第一次的抑郁事件很重要,因为这会成为他一生中如何应付不良事件的标准。
第二部分 孩子不快乐,父母有责任
· · · · · · (更多)
第一部分 为什么孩子需要乐观
第1章悲观在流行
假设我们是好父母,那么就会希望孩子在每一方面都超越我们。但是有一项很严重的障碍威胁了这些希望,它侵蚀孩子活动与乐观的天性,它就是“悲观”。
第2章 乐观需要从小培养
在发育期,你的孩子可能变得悲观、被动与内向。孩子第一次的抑郁事件很重要,因为这会成为他一生中如何应付不良事件的标准。
第二部分 孩子不快乐,父母有责任
第3章 父母的教养误区
大批父母更关注提升孩子的自尊,这听起来没什么坏处,但仅重视孩子的感觉而忽略孩子的所作所为,会使孩子更容易抑郁。
第4章 为什么孩子越来越不快乐
刻意缓和沮丧的心情,会使孩子更难感受满意的感觉。吓阻失败的感觉会使孩子更难得到征服的感觉。鼓励廉价的成功,会造就出昂贵失败代价的下一代。
第三部分 你的孩子是乐观,还是悲观
第5章 乐观小孩的养成规则
一个坏消息是,在孩子身上的悲观可能是他一辈子对挫折及失败看法的标准。一个好消息是,孩子可以藉由你的协助习得乐观。
第6章 你的孩子是个乐观者吗
你也许相信要区分孩子是乐观还是悲观是很容易的,实则不然。想要正确的测量乐观,需要一套标准问卷。
第7章 孩子的乐观哪里来
作为父母及教师必须时时想到:正确的教导可提供并保持孩子的乐观,同时正确的特殊经历也会使其乐观更坚固。
第四部分 如何教出乐观的孩子
第8章 处于险境的孩子
当她感到沮丧时:“就好像我对任何事情都不在乎了。我知道我以前很喜欢那些东西。但是我总是觉得很无聊,也不再喜欢那些课或是老师了。”
第9章 乐观教养ABC法则
让孩子记下自己的内心对话,帮助孩子注意这些,事后,你们才可以一起来评估这些对话的正确性。
第10章 让孩子学会解释
孩子的悲观,有一部分是来自他所接触及尊敬的成人,如父母、老师和教练。孩子就像是块海绵,他们不但吸收你所讲的话,也吸收你讲话的方式。
第11章 让孩子学会反驳
反驳必须根据事实,必须是可以被证实的。如果孩子的反驳是不清楚的或仅是空虚的正面思维,它们就不会打消他的悲观。
第12章 让孩子学会与人相处
不要为孩子解决任何问题;你一旦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你就不能对他的解决方式过分苛求;你自己要示范有弹性的问题解决策略。
第五部分 最快乐的孩子
第13章 乐观的金字塔 /196
孩子有了征服感作发展的基层,有正面积极性作中层,乐观的解释风格可以稳坐上层了。
第14章 要乐观,还要好教养 /212
乐观不是个万灵丹。它不能取代父母的好教养,它不能取代孩子发展出的强壮道德观,它也不能取代雄心大志或是正义感
· · · · · · (收起)
第1章悲观在流行
假设我们是好父母,那么就会希望孩子在每一方面都超越我们。但是有一项很严重的障碍威胁了这些希望,它侵蚀孩子活动与乐观的天性,它就是“悲观”。
第2章 乐观需要从小培养
在发育期,你的孩子可能变得悲观、被动与内向。孩子第一次的抑郁事件很重要,因为这会成为他一生中如何应付不良事件的标准。
第二部分 孩子不快乐,父母有责任
第3章 父母的教养误区
大批父母更关注提升孩子的自尊,这听起来没什么坏处,但仅重视孩子的感觉而忽略孩子的所作所为,会使孩子更容易抑郁。
第4章 为什么孩子越来越不快乐
刻意缓和沮丧的心情,会使孩子更难感受满意的感觉。吓阻失败的感觉会使孩子更难得到征服的感觉。鼓励廉价的成功,会造就出昂贵失败代价的下一代。
第三部分 你的孩子是乐观,还是悲观
第5章 乐观小孩的养成规则
一个坏消息是,在孩子身上的悲观可能是他一辈子对挫折及失败看法的标准。一个好消息是,孩子可以藉由你的协助习得乐观。
第6章 你的孩子是个乐观者吗
你也许相信要区分孩子是乐观还是悲观是很容易的,实则不然。想要正确的测量乐观,需要一套标准问卷。
第7章 孩子的乐观哪里来
作为父母及教师必须时时想到:正确的教导可提供并保持孩子的乐观,同时正确的特殊经历也会使其乐观更坚固。
第四部分 如何教出乐观的孩子
第8章 处于险境的孩子
当她感到沮丧时:“就好像我对任何事情都不在乎了。我知道我以前很喜欢那些东西。但是我总是觉得很无聊,也不再喜欢那些课或是老师了。”
第9章 乐观教养ABC法则
让孩子记下自己的内心对话,帮助孩子注意这些,事后,你们才可以一起来评估这些对话的正确性。
第10章 让孩子学会解释
孩子的悲观,有一部分是来自他所接触及尊敬的成人,如父母、老师和教练。孩子就像是块海绵,他们不但吸收你所讲的话,也吸收你讲话的方式。
第11章 让孩子学会反驳
反驳必须根据事实,必须是可以被证实的。如果孩子的反驳是不清楚的或仅是空虚的正面思维,它们就不会打消他的悲观。
第12章 让孩子学会与人相处
不要为孩子解决任何问题;你一旦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你就不能对他的解决方式过分苛求;你自己要示范有弹性的问题解决策略。
第五部分 最快乐的孩子
第13章 乐观的金字塔 /196
孩子有了征服感作发展的基层,有正面积极性作中层,乐观的解释风格可以稳坐上层了。
第14章 要乐观,还要好教养 /212
乐观不是个万灵丹。它不能取代父母的好教养,它不能取代孩子发展出的强壮道德观,它也不能取代雄心大志或是正义感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乐观不是万灵丹。它不能取代父母的好教养,他不能取代孩子已形成的强烈道德观,他也不能取代雄心大志或是正义感。乐观只是一种工具,是一种强而有力的工具。在强烈的价值观与雄心大志面前,良好的工具可促成个人的成就与社会正义。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12页 -
当你教导孩子乐观,你就是教他认识自己,并对自己及世界所形成的理论感到好奇 不正确的乐观是空虚的,并且不会有效,生活会击败它。 正确的乐观并非在面临折磨与不公道时不采取行动。‘事情一定会有好转的’要有事实验证。正确的乐观者会想:‘可以抓住机会时,就有希望,那要事情会好转,没有希望时,事情则不会好转。’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1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教出乐观的孩子"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教出乐观的孩子"的人也喜欢 · · · · · ·
教出乐观的孩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8 条 )

清华大学教授说我们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开心,这本书教我们如何培养积极乐观的孩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段时间,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著名心理学家彭凯平在接受采访中说:“我们的教育培养的都是打工人,我们真的没有教如何开心。”这番话冲上了热搜。 的确,现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去年发布的2022版“心理健康蓝皮书... (展开)> 更多书评 68篇
论坛 · · · · · ·
英文原版于2007年 | 来自喵呜 | 1 回应 | 2015-04-15 00:14:17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8.4分 751人读过
-
Harpercollins (1996)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7.9分 116人读过
-
Mariner Books (2007)暂无评分 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积极心理学读本 (刘建鸿)
- 适合家长看的育儿书籍 (六月·MythJune)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为做父母而学习 (布莱特)
- 儿童教养推荐图书 (刘建鸿)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教出乐观的孩子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没辙 2013-07-28 21:49:41
儿童的乐观与否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父母的教养,而这本书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教给了我们方法,例子实用且解释详细。
0 有用 后天的方向 2013-03-16 10:44:54
从心理学的角度,利用科学的方法引动孩子走上乐观之路,其中原理可普遍应用于所有人。
0 有用 将来 2014-02-21 15:06:27
需重读。
10 有用 may 2014-07-08 10:19:29
要给小学老师去做一个关于教育孩子的培训,主办方让我选题,便选了与乐观有关的内容。之所以会选这个是因为首先它对我自身的成长有启发,其次当我带着孩子在小区跟其他养育着互动的时候,我会发现众多的妈妈、奶奶的解释风格非常明显地呈现出悲观、限制、批评的特点。《情感依附》一书带给我的一个新的启发与本书的内容相结合是:就算是有不够好的童年养育,人生也还有翻盘的机会,也许是遇见好的老师、其他的人生导师等。如今中国... 要给小学老师去做一个关于教育孩子的培训,主办方让我选题,便选了与乐观有关的内容。之所以会选这个是因为首先它对我自身的成长有启发,其次当我带着孩子在小区跟其他养育着互动的时候,我会发现众多的妈妈、奶奶的解释风格非常明显地呈现出悲观、限制、批评的特点。《情感依附》一书带给我的一个新的启发与本书的内容相结合是:就算是有不够好的童年养育,人生也还有翻盘的机会,也许是遇见好的老师、其他的人生导师等。如今中国的小学教育还是一个老师可能会陪伴一个孩子好多年的教育,所以如果一个老师能在自己的教育过程中能从乐观的角度去培养孩子,也许改写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绩,还有孩子的人生态度。推荐给老师、父母一读。内容平实、简单,阅读起来并不困难。 (展开)
5 有用 正念心师赵全宇 2014-04-24 10:10:31
塞利格曼最好的积极心理学著作,以滨州预防计划项目为基础的乐观训练体系,如果能内化称自己的思维和技能,将是享受一生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