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原作名: Van Loon's Geography
译者: 钟磊 / 白马
出版年: 2010-10
页数: 339
定价: 24.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11305152
内容简介 · · · · · ·
《地球的故事》内容简介:在房龙撰写的所有著作中,《地球的故事》(又译《房龙地理》)是拥有最广泛读者的一部著作。酋版一年间(1932~1933年),在美国始终名列非虚构作品排行榜榜首。德文版、西班牙文版、意大利文版等随后面世,发售量同样飙升。它被视为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它不只是一本“曾经畅销”的书,也不只是一本“几度畅销”的书,而是一本“永远畅销”、“永不过时”的书。
在这《地球的故事》里,房龙打破了常规地理书的写作方式,不仅简要地介绍了基本的地理知识,还视角独特地从地理的角度讲述了各国的历史演变,分析了地理对国家的历史演变、人群性格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生动地演绎了“人文地理”这一概念。为什么丹麦人喜欢静谧的书斋。而西班牙人则热衷于广阔的天地:为什么日本近代疯狂地向外扩张,而国土同样狭小的瑞士却保持中立,难道国家性格真的与国家地理有关?在这《地球的...
《地球的故事》内容简介:在房龙撰写的所有著作中,《地球的故事》(又译《房龙地理》)是拥有最广泛读者的一部著作。酋版一年间(1932~1933年),在美国始终名列非虚构作品排行榜榜首。德文版、西班牙文版、意大利文版等随后面世,发售量同样飙升。它被视为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它不只是一本“曾经畅销”的书,也不只是一本“几度畅销”的书,而是一本“永远畅销”、“永不过时”的书。
在这《地球的故事》里,房龙打破了常规地理书的写作方式,不仅简要地介绍了基本的地理知识,还视角独特地从地理的角度讲述了各国的历史演变,分析了地理对国家的历史演变、人群性格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生动地演绎了“人文地理”这一概念。为什么丹麦人喜欢静谧的书斋。而西班牙人则热衷于广阔的天地:为什么日本近代疯狂地向外扩张,而国土同样狭小的瑞士却保持中立,难道国家性格真的与国家地理有关?在这《地球的故事》中你将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房龙没有罗列苍白的数字,没有堆砌深奥的名词,而是把人作为重点,来探究人的生存命运。他用文学手法赋予知识以灵性,通过诙谐幽默的文字化枯燥的地理知识于无形,无论是地理学家或地理爱好者,敬畏地球或蔑视地球者,还是敬畏生命者或蔑视生命者都能从《地球的故事》中获得不少启发。
地球的故事的创作者 · · · · · ·
-
房龙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1882-1944),荷裔美国作家。1921年写出《人类的故事》,一举成名,从此饮誉世界。他是出色的通俗作家、伟大的文化普及者,一生出版的书籍达30多种,他以人文主义的目光,通过睿智的语言将人类历史的各个方面几乎全部复述了一遍,他的绝大部分著作均是风靡世界的畅销书。房龙多才多艺,精通10种文字,拉得一手优美的小提琴,还能画画,他所有著作的插图全部出自自己手笔。他的主要作品有《地球的故事》(又译《房龙地理》)、《宽容》、《圣经的故事》、《与世界伟人谈心》等。
目录 · · · · ·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机缘凑巧,当时日本名义上的国家首脑天皇恰好是一个智慧超群、能力过人的青年才俊。他说服幕府将军主动辞职,从而把国家的统治权重新掌握到自己的手中。他接受了劝谏,承认继续闭关锁国自我孤立就意味着慢性自杀。所以,他真诚地欢迎一切外国人的到来,就像当年真诚地驱逐他们一样。他就是明治天皇,这就是他所开创的明治维新时代,他把日本从一个16世纪的封建国家变成了一个现代化工业国家。 这样一种大规模的感情上的巨变是否是人民欢迎的好事呢?倘若有人这样发问,那纯粹是明知故问。工厂、强大的陆军、强大的海军、煤矿和钢铁厂是否可以造福于人?我不知道。有人说是,有人说不。这总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的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十年前,俄国人培育他们的灵魂,爱护他们的圣徒。而今天,他们把圣徒扔进厨房的火炉里烧掉,灵魂也心满意足地呆在发动机的排气管里。 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的发展是绝对无法避免的。这些发展本身既不是绝对正确的,也不是绝对错误的,而是必要的,是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我们正是希望通过发展,使自己不再有饥馑之虞和经济不稳定之忧。在这一变革中,机器一身兼二职——既当爹又当妈,同时也毁掉了许多美丽和令人愉悦的东西,这是谁都不敢否认的。在游客眼里,北斋和歌麿笔下的日本当然比日本标准的汽油场和东京的煤气厂要有趣得多,这肯定是确凿无疑的。然而,北斋和歌麿早已作古仙逝,而东京的家庭主妇更愿意用煤气做饭,而不是用慢吞吞的木炭火,这就是答案。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84页 -
“中国和日本就像两条船上的人,中国年迈体虚,有很多食物,日本年轻力壮,但没有食物。”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8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地球的故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9 条 )



中国人为什么对宗教敬而远之
> 更多书评 5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2 )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8.3分 183人读过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8.1分 772人读过
-
上海三联书店 (2008)7.9分 388人读过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7.9分 35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通识】文盲必备 (圆扣子)
- 家中藏书 (甘阿紫)
- 历史地理 (顺子)
- 房龙 (顺子)
- 2013年广购中心现场选书书目【1】 (广州二中图书馆)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地球的故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梦中晴雯 2022-05-08 18:09:40
2010年在新华书店线下买的,好怀念那时啊。不过书里自己也提到了原版里对中国的认知与立场有问题,除了编辑告诫外自己也要多加辨别。
0 有用 空心的卷心菜 2013-03-27 16:34:46
他所选取的角度是我最喜欢的角度。有趣的是对于中国和法国的描述。
0 有用 玛卡瑞娜 2011-01-10 17:55:07
个人喜欢这个版本的翻译
0 有用 新世界 2023-10-06 14:14:20 黑龙江
地理高考时你可要助我一臂之力哦!
0 有用 苏西西 2023-08-18 17:26:28 广东
怎么说呢,房龙的书就是写得不吸引人…也许是知识在我的射程之内。对于不了解世界的人来说还是很有意思的? 科普视频有意思多了。与时俱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