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两党斗争下的近代史 (王荣欣)
- 海外中國研究Ⅲ (東寫西讀)
- 乡土中国与基层社会 (金声)
- 日本學者中國史譯著 (sopher)
-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历史 (eremit)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21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国法制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Lee 2024-12-11 18:23:39 北京
和许多中法史学者有所不同,仁井田陞讨论传统中国法都是在东西方比较的视角下进行的。
0 有用 鹤林 2022-01-28 18:36:10
真的没有那么好,硬着头皮读了几章,感受到的只有作者的偏见与擅断。
3 有用 王大可是只橘猫 2021-02-12 23:04:04
本以为是雾里看花,实则隔着一层时代与地域的有色毛玻璃。立论前提的谬误太多,引据也多是自我论证,有些失望。比不上其在唐令上的整理。
0 有用 优雅骑士 2022-03-06 13:45:43
本书城市及行会一章对于中国与欧洲行会的比较可谓入木三分。欧洲的行会从一开始便与市民自治紧密相连,中世纪的欧洲,商人与手工业者是城市的主要居民,因而行会也是在二者的支配之下,参与城市的立法、司法与行政活动,贯彻执行他们所希望的城市经济政策。而同一时期中国的行会虽然也有大规模干预城市行政、推进经济政策工作的情形,但这些行为本质上是在填补官员行政上的空白部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治。同时,行会贯彻自己的目... 本书城市及行会一章对于中国与欧洲行会的比较可谓入木三分。欧洲的行会从一开始便与市民自治紧密相连,中世纪的欧洲,商人与手工业者是城市的主要居民,因而行会也是在二者的支配之下,参与城市的立法、司法与行政活动,贯彻执行他们所希望的城市经济政策。而同一时期中国的行会虽然也有大规模干预城市行政、推进经济政策工作的情形,但这些行为本质上是在填补官员行政上的空白部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治。同时,行会贯彻自己的目的也需要凭借官府的权威。造成二者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与欧洲城市的差别。欧洲的城市是拒绝封建权力入内的自由独立区域,封建领主势力被排除在外,市民享有人格上的自由。而中国的城市并非自由与独立的,与欧洲城市并不属于同一个范畴 (展开)
10 有用 小p 2014-05-25 11:37:24
照理不应该对仁井田升这样的大家说三道四,但我总觉得这本书中对于中国传统法律有一些不必要的贬低之意。此外,书中有不少地方比较了中国和西方的法律制度,但精到的不地方多,反倒有几个地方完全是为了贬低中国法律而勉强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