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曾国藩传》内容简介:他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百科全书”式人物,所涉政事、军事、人事、德事、学事、家事……蕴涵丰富,意味隽永,堪称得——社会资鉴录、人生教科书!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争议的大人物之一。
董丛林,1952年出生,河北盐山人,历史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以晚清政治史、文化史为主要研究方向(晚清湘淮派系及相关人物为所涉主要方面之一)。出版《龙与上帝——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晚清社会传闻研究》、《百年家族——曾国藩(家族)》,《李鸿章的外交生涯》等十余部著作,发表《吴汝纶弃官从教辨析》、《领袖导向与湘淮系势力的异流》、《胡林翼与湘系势力的崛起》,《“迷拐”、“折割”传闻与天津教案》、《论晚清名士李慈铭》、《庚子事变与京城传闻》等百余篇论文。
> 全部原文摘录
里面很多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的经典语言,我部分摘录了,比如:余生平略涉儒先之书,见圣贤教人修身,千言万语,要以不忮(嫉妒)不求为重。忮者,嫉贤害能,妒功争宠,所谓怠(痴慢)者不能修,忌者畏人修之类。求者,贪利贪名,怀土怀惠(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邢,小人怀惠),所谓未得患得,即得患失之类也。忮不去,满怀皆是荆棘;求不去,满腔日即卑污。余此于二者,常加克治,恨尚未能扫除净尽,尔等欲心地干净,宜于此... 里面很多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的经典语言,我部分摘录了,比如:余生平略涉儒先之书,见圣贤教人修身,千言万语,要以不忮(嫉妒)不求为重。忮者,嫉贤害能,妒功争宠,所谓怠(痴慢)者不能修,忌者畏人修之类。求者,贪利贪名,怀土怀惠(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邢,小人怀惠),所谓未得患得,即得患失之类也。忮不去,满怀皆是荆棘;求不去,满腔日即卑污。余此于二者,常加克治,恨尚未能扫除净尽,尔等欲心地干净,宜于此二者痛下功夫,并愿子孙世世戒之。 (展开)
只是写出了主要的内容,但是读过之后感觉有些欠缺,不够吸引人、震撼人,但是文中笔法相对客观。
借了两本丢了一本。。。一个大人物真实写照!以后有时间仔细再读!
作者:著名、4; 装帧开本手感:平装大开本、3; 画面图像清晰度:无图、1; 印刷字体:字很小,清楚、3; 内容:曾文正公生涯,事迹、思想、4; 厚度:合适、3; 价格:合适、3;总体不错立场还是偏颇,立德立言立功文正公还是有模有样的
相比刘忆江的那本引述太多的书,这本厚薄适中,详略得当,但在诸多史实的解读上,跟刘书截然相悖,尤其在对太平天国的态度上,实在难以苟同。对不少事情的评论持抽身事外的态度,有口水党的嫌疑。事事与传主立场保持一致当然有失客观,像这种完全抽身事外的态度对不对?保留意见。整书有种站在上帝视角指点江山的味道,对传主的多数行为言论都试图加以指摘或拆台,读着颇有些疏离感,但这本在史料选取上有独到之处,用滥了的史料重... 相比刘忆江的那本引述太多的书,这本厚薄适中,详略得当,但在诸多史实的解读上,跟刘书截然相悖,尤其在对太平天国的态度上,实在难以苟同。对不少事情的评论持抽身事外的态度,有口水党的嫌疑。事事与传主立场保持一致当然有失客观,像这种完全抽身事外的态度对不对?保留意见。整书有种站在上帝视角指点江山的味道,对传主的多数行为言论都试图加以指摘或拆台,读着颇有些疏离感,但这本在史料选取上有独到之处,用滥了的史料重复不多,补充了平捻事件中指挥调度上面临的实际困难,关于马新贻遇刺、纳妾,都是首次读到。也是看了书中的“胜则相忌,败不相救”,才明白华为强调的“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的意义。总之,可读性不错,依然远远强过那套畅销的心灵鸡汤。 (展开)
> 更多书评 1篇
> 7人在读
> 30人读过
> 26人想读
订阅关于曾国藩传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一切举重若轻 2022-11-10 15:17:38 青海
里面很多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的经典语言,我部分摘录了,比如:余生平略涉儒先之书,见圣贤教人修身,千言万语,要以不忮(嫉妒)不求为重。忮者,嫉贤害能,妒功争宠,所谓怠(痴慢)者不能修,忌者畏人修之类。求者,贪利贪名,怀土怀惠(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邢,小人怀惠),所谓未得患得,即得患失之类也。忮不去,满怀皆是荆棘;求不去,满腔日即卑污。余此于二者,常加克治,恨尚未能扫除净尽,尔等欲心地干净,宜于此... 里面很多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的经典语言,我部分摘录了,比如:余生平略涉儒先之书,见圣贤教人修身,千言万语,要以不忮(嫉妒)不求为重。忮者,嫉贤害能,妒功争宠,所谓怠(痴慢)者不能修,忌者畏人修之类。求者,贪利贪名,怀土怀惠(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邢,小人怀惠),所谓未得患得,即得患失之类也。忮不去,满怀皆是荆棘;求不去,满腔日即卑污。余此于二者,常加克治,恨尚未能扫除净尽,尔等欲心地干净,宜于此二者痛下功夫,并愿子孙世世戒之。 (展开)
0 有用 天地一溜号 2012-04-10 20:06:45
只是写出了主要的内容,但是读过之后感觉有些欠缺,不够吸引人、震撼人,但是文中笔法相对客观。
0 有用 阿man 2012-05-12 22:59:23
借了两本丢了一本。。。一个大人物真实写照!以后有时间仔细再读!
0 有用 eien99 2016-04-19 17:23:18
作者:著名、4; 装帧开本手感:平装大开本、3; 画面图像清晰度:无图、1; 印刷字体:字很小,清楚、3; 内容:曾文正公生涯,事迹、思想、4; 厚度:合适、3; 价格:合适、3;总体不错立场还是偏颇,立德立言立功文正公还是有模有样的
0 有用 雲 波 2021-02-16 14:07:24
相比刘忆江的那本引述太多的书,这本厚薄适中,详略得当,但在诸多史实的解读上,跟刘书截然相悖,尤其在对太平天国的态度上,实在难以苟同。对不少事情的评论持抽身事外的态度,有口水党的嫌疑。事事与传主立场保持一致当然有失客观,像这种完全抽身事外的态度对不对?保留意见。整书有种站在上帝视角指点江山的味道,对传主的多数行为言论都试图加以指摘或拆台,读着颇有些疏离感,但这本在史料选取上有独到之处,用滥了的史料重... 相比刘忆江的那本引述太多的书,这本厚薄适中,详略得当,但在诸多史实的解读上,跟刘书截然相悖,尤其在对太平天国的态度上,实在难以苟同。对不少事情的评论持抽身事外的态度,有口水党的嫌疑。事事与传主立场保持一致当然有失客观,像这种完全抽身事外的态度对不对?保留意见。整书有种站在上帝视角指点江山的味道,对传主的多数行为言论都试图加以指摘或拆台,读着颇有些疏离感,但这本在史料选取上有独到之处,用滥了的史料重复不多,补充了平捻事件中指挥调度上面临的实际困难,关于马新贻遇刺、纳妾,都是首次读到。也是看了书中的“胜则相忌,败不相救”,才明白华为强调的“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的意义。总之,可读性不错,依然远远强过那套畅销的心灵鸡汤。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