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张之洞(套装共3册)》包括了:清流砥柱、燕山聘贤、投石问路、试办洋务、筹议干线、督建铁厂、与时维新、血溅变法、互保东南、爆炸惨案、后院起火、翊赞中枢等内容。
张之洞的创作者
· · · · · ·
-
唐浩明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唐浩明,湖南衡阳人,1946年出生,文学硕士、编审,长期致力于近代文献的整理出版与历史小说创作,著有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杨度》、《张之洞》,多次获国家级大奖;另还著有《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女琴师继续叙说:“那时,父亲总是对我说,佩玉,好好弹琴吧,穷人家没有锦衣玉食,也没有强权重势,但有自己的慧心巧手,凭着聪明才智与世无争的心境,也同样可以获得人生的快乐幸福。以后你长大了,还会授慢体会到,钱财权势,尽管可以使人风光体面,但它不能给人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水远只存于人的灵府中。灵府安宁,人才舒且。面使灵有得以安宁的最好东西,便是音乐。音乐使人民去机心,化除争斗,不机样,不争不斗,灵府便平静如镜,人就无忧无虑,快快乐乐。所以古人说乐者,德之华也',讲的便是这个道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五章 清查库款 -
望着滔滔东去的大江,看着身边杨锐、辜鸿铭等年轻一辈的勃勃生气,想起前些日子与康有为、强学会所打的交道以及刚才与门生的密谈,张之洞忽然间似有所悟,遂脱口念道: 眼底江流,尽皆后浪赶前浪,争相推移奔大海; 世间人事,总是少年代老年,与时维新为正途。 张之洞念完后,大家都愣了一下。“与时维新”,杨锐听到这四个字,心中一阵惊喜:老师确乎是识时务明大势的英雄豪杰。梁鼎芬也在心里付度:看来香帅虽然不满意康有为这个人,但对他维新变革的主张还是赞同的。辜鸿铭想:香帅是个维新派,今后多给他译一点日本明治维新的资料。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与时维新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张之洞"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张之洞"的人也喜欢 · · · · · ·
张之洞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6 条 )

一个不该被忘却的人物
醉生梦死,恍恍惚惚,春假12天就这么过了,干的唯一一件正事就是看完了一套三本历史传记小说《张之洞》。 这是唐浩明的三大作品之一,另两部分别为《曾国藩》和《杨度》。趁着过年当当他们疯狂搞活动,收了《张之洞》和《曾国藩》。对杨度有恶感,暂时还没打算读他呢。 对历...
(展开)

读的不是传记,是时代
醉生梦死,恍恍惚惚,春假12天就这么过了,干的唯一一件正事就是看完了一套三本历史传记小说《张之洞》。 这是唐浩明的三大作品之一,另两部分别为《曾国藩》和《杨度》。趁着过年当当他们疯狂搞活动,收了《张之洞》和《曾国藩》。对杨度有恶感,暂时还没打算读他呢。 对历...
(展开)

张之洞的前瞻性与局限性
张之洞的前瞻性与局限性 ■禾刀 辛亥百年之际,唐浩明再版的长篇历史小说《张之洞》自然不可缺位。透过百多万字的厚重书写,外加史料佐证评点,读者始终沉浸于唐浩明那还原历史真相的巨大力量之中。 身为从五品洗马的张之洞,官位虽不高,但在清流党中地位并不卑微。张...
(展开)

“知君别有拳拳意,不独文章艳少年”——由《张之洞》说开去
“这个张之洞,有清流之长而无清流之短,确乎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她(慈禧)决定破格越级简拔。”—— “学而优则仕”:少年解元,青年探花,入翰林院——张之洞走的是一条正统的读书人之路。后外放湖北、四川任学政,潜心创办书院,两地学风一时蔚为大观。再回翰林,履职...
(展开)

张之洞的一生——代中西文明冲突的极端体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提到中西文化的交流,我们必然绕不开一个世纪前的洋务运动。 在这场运动中,大家记住了一个又一个的名字: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 但有这样一个人,提出了“中体西用”的重要观点,建立了汉阳铁厂,却险些被历史遗忘。 他就是张之洞! 唐浩明的这套历史小说,系统而详尽地... (展开)> 更多书评 4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4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8.1分 1022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7.8分 254人读过
-
新星出版社 (2017)7.7分 111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1)8.4分 5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名含有“张之洞”(2011—2020) (布与)
- 历史小说 (维妈)
- 书架 (紫云)
- 中国历史 (F(g(x)))
- 我的书架 (Zotero)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张之洞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陈卤蛋 2022-01-20 07:51:04
张之洞的问题,是阶级局限性问题,也是权力合理性问题
1 有用 焕鑫 2024-10-31 00:13:55 广东
史学家们把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看完曾国藩后,我最佩服曾国藩;看完左宗棠后,我最佩服左宗棠;看完李鸿章后,我又佩服李鸿章;现在张之洞看完六分之一,我又开始佩服起张之洞了。果然了解的越多,就越觉得自己无知,越来越没有自己的主张了。自从看起了历史人物传记这种类型的书以来,我就越来越觉得,不要小看了任何一个人,努力去发掘人家身上的闪光点,那些名震四方、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的大... 史学家们把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看完曾国藩后,我最佩服曾国藩;看完左宗棠后,我最佩服左宗棠;看完李鸿章后,我又佩服李鸿章;现在张之洞看完六分之一,我又开始佩服起张之洞了。果然了解的越多,就越觉得自己无知,越来越没有自己的主张了。自从看起了历史人物传记这种类型的书以来,我就越来越觉得,不要小看了任何一个人,努力去发掘人家身上的闪光点,那些名震四方、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的大人物,也都是从默默无闻、籍籍无名的小人物悄然成长起来的。他们也是跟你我一样的血肉之躯,也经历磨难、消沉、失败、挫折,然后才站起来的,也要走弯路,也要不断的质疑自己,质疑这个世界,甚至也都要经历过放弃、狼狈不堪的模样。 (展开)
1 有用 Yukinoshita 2018-03-04 11:24:50
他一生的心血都白费了……努力一生,奋斗一生,最后发现一场空……有点惨。
3 有用 swordsman 2022-03-05 20:32:00
从人物传记的角度上讲,这本书并不成功,至少不如曾国藩成功,张之洞人物塑造的十分模糊。大清要亡在奕訢、光绪上看得最为清楚。壮年男子面对慈禧老太婆,宋朝有斧声烛影、本朝有圣祖擒杀鳌拜,您二位就不能学一下吗?
0 有用 云中君 2022-01-14 14:48:10
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