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的思维方式的书评 (6)

伊卡洛斯 2015-01-06 21:00:37

【笔记】实事求是的危险

首先,法律人的思维方式包含一套完整的概念体系。第二个方面,是有一套独立的价值理念体系。最后,法律人的思维方式还包括独特的责任分配体系。这种思维方式对于那些不从事法律职业的普通人而言,经常构成一种不可接受的挑战。 刑事法律实施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将一个人从事实...  (展开)
超越 2015-11-14 20:19:23 法律出版社2007版

《法律人的思维方式》摘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 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 2. 法学家授业解惑于庙堂,传道普法于四野,其声音或振聋发聩,或细雨霏霏,其演讲沟通庙堂与民间、学府与商界,即关心规则的形成,也关切个案正义与公民尊严。 3. 按照胡适的说法,我们奉献给社会的,远远不如我们从社会...  (展开)
花古 2019-06-15 09:24:38

法律人的思维方式

这样的工作如果做得成功,完全可以对人们的观念变革产生一定的启发,对于制度变革也可以起到理论上的指导作用。 1996年以前,刑事诉讼法没有区分“罪犯”、“人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术语称呼,对于那些接受调查的嫌疑人,经常动辄称其为“人犯”甚至“罪犯”。这...  (展开)
数星星的孩子 2019-12-31 09:55:50

收获与疑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法律人的思维方式》是陈瑞华教授的一部学术演讲录,也是陈瑞华教授提倡的“做万场讲座”中精心挑选的精华,更是作者对于当今“中国问题”进行本土化思考的结晶。在形式上,本书基本保持较为流畅的口语化表达方式,避免了“三行一句”的论文式体例,即便是普通读者阅读时也不...  (展开)
ultr 2010-01-31 17:26:06 法律出版社2007版

就看了与书题同名的第一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的题目就萌发兴趣,这段时间对涉及“思维”的主题较为关注,况且自己也是法科生。看到目录后选择了第一篇读,并在网上找到一篇同名演讲稿,阅读后做了笔记。对于全书不能做太多评论。 开篇第一句:“如果说社会进步在私法领域的标志是‘从身份到契约”’,...  (展开)

订阅法律人的思维方式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