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与性格的书评 (14)

纪木林森 2014-12-22 00:57:42

可悲的男人与可笑的幻想——《性与性格》读后

原来读完一本书原来还会有这样的感觉,这感觉不是我读《论人的延伸》和《自我与本我》后的那种手舞足蹈欢喜异常,也不是读《论语》、《中庸》、《易传》时的心潮澎湃敬佩不已,不是读《纯粹理性批判》那样好似攀登一座高峰,也不像读《庄子》那样放佛与风儿同行。尽管读的时候...  (展开)
farfaraway 2012-11-17 15:34:44

一些有趣的论断

此书写于奥托21岁,出版于他23岁且他于同年自杀。 作者曾把此书书稿拿给弗洛依德看,后者认为该书的观点缺乏必要的论据支持,换句话说,完全是沙上砌的堡垒,没有根基。不才在下区区人家我也是这样认为。虽然没有通过实验方法、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加以论证,但作者确实提供了一...  (展开)
八戒(待嫁版) 2022-11-02 17:46:37

补档

近一段时间读过最纠结的书。高中时候学,真理与谬误相伴而生,相互转换。在这个人人都标榜自身是唯一真理的时代,看到这样一本“三观不正”的书着实让我产生了想骂娘的冲动——这王八蛋作者写的什么狗屁玩意,把女性妖魔化物质化至如此地步。可随着书的缓慢推进,我渐渐转变了...  (展开)
半吊子青虫 2013-05-04 03:03:37

一点见解

这本书很牛逼,即使不看关于两性差异的那些结论仍然可以打六星,其内容的密度和强度非一般书籍可比。对于书中作为前提的两性模型我有些个人见解,因而对结论亦有影响,供参考。 一、关于基本假定:理想的女性全无主体意识;理想男性主体性最高,即“有”和“无”的绝对区分。...  (展开)
_33得9 2021-12-24 16:07:57

一部关于极端保守的狂热基督徒的自白

本书核心就是基督教: 绝对意义上的天才(上帝) 雄性因素上都具备成为天才的潜质(亚当) 女人没有意识没有自我并且全身都是性欲(由亚当身上的肋骨化身的夏娃,“女人只是男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男人的另一个自我,一个无法消除的自我,一个层次较低的自我。”p333) 概念与...  (展开)
白小跳620 2022-09-10 13:17:25

父系社会对女性解放的审视关怀,荒唐却也可观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写在前面,如果想读这本书,无论男性女性,可以先尝试是否能容忍下面这两段论述。如果能克制的看待作者这样诚心的剖析,且并不急着轮起政治正确的大锤,那么这确实是另一个角度的巨作。从没有哪个男性如此不带哄骗与杂念的告诉你,父系社会眼中女性代表着什么。 “男人的心灵活...  (展开)
edith 2022-07-21 03:25:00

作者本质上还是构造了一个逻辑闭环

即无法被反驳的,类似道德经,佛经 用性只是为了让更多人上钩,可能也包括自己。 从这一点上他类似于基督教。 其实男女用阴阳解释就行了,比他这套更底层,更本质。 玩逻辑闭环的在中国人面前都是弟弟。毕竟三千年前易经,两千五百年前看穿易经的道德经就已经出现了,佛经只是...  (展开)
黑井桃 2020-04-28 22:09:43

你的偏见

阅读这本书,经历了不同的阅读体验阶段: 好奇、感到有趣-认为作者是一枚对女性存在绝对偏见的非完全直男-我部分误解了作者-作者的偏见。 读完后,我认为阅读本书需要预设概念,读者需要把书中“女人”的概念严格定义为“绝对的女性思维”,从而能更好的、不带偏见的、客观的阅...  (展开)
远山_ 2020-01-30 17:35:07

不必对号入座

其实大学时我就艰难地啃过这本书的前半部分,看到魏宁格煞有介事地用数学方法建立了“绝对男人”和“绝对女人”的模型,还推导出了性吸引力互补的公式,那时更多是抱着猎奇的心态去看,觉得其中一些大胆的脑洞非常清奇。 趁着刚读完《厌女》,今天我把这本书的读完了,却觉得有...  (展开)
ONGx3 2017-11-02 15:36:40

与虚无和混沌的斗争(1)

你昨天晚上跟我提出疑问,说最近发觉读书反而让自己变得更愚蠢,我知道这也许并不能反映你心中真实的疑惑,你觉得在生命里缺乏某种不竭的动力,也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试图说了一些我的想法,当然都是没有深思熟虑过的直观感受,不过也正是在我的成长背景下,会...  (展开)
肖俊清 2016-06-13 02:29:26

祭奠“传统文化精英”的挽歌

全书无处不充斥着对时代的否定和对基督教的回归。如果对此书简单的看做是对女性和男性的论述(最终归结于女性的解放),或许就太粗浅了。作者所处的时代正是思想迸发,物质丰富而致社会浮躁和动荡的时代。科技和技术,渐渐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量化成为真理。在作者看来,这几...  (展开)
laurel 2014-07-19 09:44:00

一位性别偏见者的真知灼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首先承认,我是有点女权主义倾向的,当读完《第二性》之后不是很满意的时候我又翻开了《性与性格》,自序中作者已表明女权主义慎读的态度,所以我能心平气和地接受一个性别偏见者的真知灼见。 每部这样地著作都会提出一个新的概念,魏宁格创造了一个词“涵拟”,因...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如是我闻 2022-08-25 12:50:36

关于魏宁格

1901年秋,魏宁格将一篇题为《厄洛斯与普绪喀》(Eros und Psyche)的论文(即《性与性格》的草稿)拿给弗洛伊德看,请他推荐发表,但后者认为该书立论缺少实例,未予重视。半年后,魏宁格把《性与性格:生物学及心理学考察》(Geschlecht und Charakter:Eine Biologische und...  (展开)

订阅性与性格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