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中醒来的书评 (6)

南桥 2006-12-31 03:49:14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6版

暗中清醒:影评的境界

著名影评人罗杰·伊伯特(Roger Ebert)去世了。每次在租借DVD,都能看到“Roger Ebert”推荐的栏目,很觉好奇,于是找来一本罗杰·伊伯特文集。这才发现此人是影评界一个泰斗式人物,从1967年入道,到如今已经四十多年,过去几年他患上了癌症,下巴没了,不能说话,但是我在Fa...  (展开)
思郁 2012-07-20 10:43:28

罗杰·伊伯特:影评的力量

“过去的二十五年里,我可能已经看了一万部电影,对其中的六千部做过评论。其中绝大多数我都已经忘记了,我也希望能这样。”罗杰•伊伯特在1992年的一篇回忆性文章中说,“不过,那些值得记住的,我都还记得。它们都被放在了我脑海中同一个架子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老电影…...  (展开)
乱了节奏 2012-08-12 19:59:39

在黑暗中醒来

之前总以为自己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每当看到电影中的大反派功亏一篑时我总有一种对此深深惋惜的感觉。这种情形总让我很困惑,让我有种自己道德观不正常的感觉。莫非我的骨子里是一个反面角色? 现在,读了伊伯特的《在黑暗中醒来》中对伍迪艾伦的一段采访,我才慢慢的认清了...  (展开)
殷殷不乐 2019-04-20 22:43:59

我眼中的罗杰伊伯特

从罗杰·伊伯特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他对于电影的痴迷,对于影评人这种媒介本身的跨度和力度的热爱,并且成功地将这种热情传递给了读者。罗杰·伊伯特的影评中任何一篇都是有意义的。他曾在某篇文章里写道的:“每天按时交稿并非什么丢脸的事。”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写影评,对于还年...  (展开)
荒荒 2018-12-10 17:19:52

在黑暗中沉迷

一部电影之所以好,并非在于你赞同它的结论,而在于它得出结论的那个过程,在于它思考故事主题的方式,在于它的真正主题如何有可能与表面上呈现的那个主题完全不同。因此,偏爱每一类型的电影,这本身没有意义。(P13) 后续的文章主要划分为对导演的访谈和对电影的评论,其中...  (展开)
梦多 2012-09-04 19:19:37

无法分享的幸福

到底需不需要影评人?没想到前阵子《南都娱乐周刊》拣起的这个过气话题(不过现在再提仿佛又隔了一光年的时间),居然还能演变成网上的热门话题,大概平时辛勤劳作的影评人实在是憋闷坏了,顿时有种燃了的感觉。再细究之下,由此引发的聚焦点其实已和影评相去甚远,潜规则才是...  (展开)

订阅在黑暗中醒来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