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荷兰语非虚构作品中文译本 Dutch Non-fiction in Chinese 1 (深入荷兰)
- (荷) Ankersmit 安克斯密特 中译本 (深入荷兰)
- romantic (平生)
- 荷兰比利时瑞士文学 (一九八零)
- 2011 III (疯清扬)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3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崇高的历史经验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 2022-09-25 19:46:25 重庆
读完感觉快累死了… 总模糊觉得他想传达的东西是不是用文学来说会更好,或者说对我而言会更容易进入一些?看得对理论有点过敏了,虽然在一种粗略的层面上(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没能力评论精细的层面)这种历史哲学还比较合我的口味。 记忆比较深刻的是对亚里士多德和笛卡尔认识论之间的区分,触觉的类比很有启发。还有那个艾兴多夫的《大理石像》的故事,感觉很美妙——“不要寻找它在土壤里的根,那里没有欢乐,只有沉默”,而... 读完感觉快累死了… 总模糊觉得他想传达的东西是不是用文学来说会更好,或者说对我而言会更容易进入一些?看得对理论有点过敏了,虽然在一种粗略的层面上(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没能力评论精细的层面)这种历史哲学还比较合我的口味。 记忆比较深刻的是对亚里士多德和笛卡尔认识论之间的区分,触觉的类比很有启发。还有那个艾兴多夫的《大理石像》的故事,感觉很美妙——“不要寻找它在土壤里的根,那里没有欢乐,只有沉默”,而我在读理论即试图寻找某种“根”某种“脉络”时就常常感到被这苦涩的沉默扼住。不过没找到完整的原文在哪可以读。 (展开)
0 有用 绮齐 2018-11-06 22:34:10
作者似乎对崇高的概念非常多元,读的比较快,暂时保留意见。
0 有用 当风横笛 2023-08-15 21:54:04 陕西
对海氏超越之所在。翻译得很好,难懂的概念清晰而流畅。安氏的作品除了其个人创见外,还可见其荷兰风格的延续。
0 有用 橘子 2020-06-16 07:09:21
如何超越语言自身的囚笼,唤起已经逝去的经验感觉
4 有用 一灯 2015-09-08 19:25:11
用审美进入历史,经验对抗语言,荷兰史学理论风格,翻译好像对艺术史不太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