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文化与传媒研究 (南池子)
- 2011年11、12月新书 (商务印书馆)
- 要买的书 (北小河学者)
- 《文化•媒介•电视》必读书单 (传闻真多)
- 国家形象 (东辛)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跨文化研究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真好 2021-05-18 18:09:41
跨文化研究的精髓便在于,超越国别的界限,将异文化的传播与吸收纳入到本土文化的生成之中。
0 有用 ifeng 2018-12-16 18:09:18
西方对中国的想象和误认其实是在确认自身的形象,包括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民族主义等。书中历时性的描述了西方对中国想象的变化,这种变化又是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政治利益和任务产生的结果。九分。
3 有用 domhm 2020-05-07 16:50:38
应该是目前国内形象学天花板了,然而对比较文学形象学和跨文化形象学的理解是不是有些臆断了,前者咋就是没有问题的学科了
1 有用 吞吞OUCH! 2021-05-15 11:41:26
周宁老师在后记中谦逊提及,自己也有尚未思考明白之处,没有进行论争或者回应。这种“佛系”态度让我会心一笑。西方在中国形象这一议题上确实是一个强大的在场,周宁老师所强调的并非没有道理,只是完全导向西方的宰制未免太过悲观。 关于萨义德、汉学主义与汉学的思考很有启发,汉学无法规避后殖民的一面,这种解构对于汉学而言是一种反省和怀疑,也让人想要继续了解关于这一议题的种种探讨。 至于是比较文学形象学还是跨文... 周宁老师在后记中谦逊提及,自己也有尚未思考明白之处,没有进行论争或者回应。这种“佛系”态度让我会心一笑。西方在中国形象这一议题上确实是一个强大的在场,周宁老师所强调的并非没有道理,只是完全导向西方的宰制未免太过悲观。 关于萨义德、汉学主义与汉学的思考很有启发,汉学无法规避后殖民的一面,这种解构对于汉学而言是一种反省和怀疑,也让人想要继续了解关于这一议题的种种探讨。 至于是比较文学形象学还是跨文化形象学这一问题,可能因为之前读了比较文学形象学的专著,感觉周宁老师指责其只注意到研究什么、而没有研究为什么,有些以偏概全。不否认个别比文形象学研究沉迷于具体个案,但这个分支本身还是有强调要看到形象背后的问题的。 另,重复内容较多,是否可以再进行一轮整理? (展开)
0 有用 白鹤亮翅根🍇 2023-09-20 13:58:35 福建
中国形象在西方话语体系中呈现的多面性,一些邻国眼中的中国形象也很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