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莎菲女士的日记》内容简介:凌吉士向我说:莎菲,你真是一个奇怪的女子。我了解这并不是懂得了我的什么而说出的一句赞叹。他所以为奇怪的,无非是看见我的破烂了的手套,搜不出香水的抽屉。无缘无故扯碎了的新棉袍,保存着一些旧的小玩具。
莎菲女士的日记的创作者
· · · · · ·
-
丁玲 作者
目录 · · · · · ·
001 梦柯
057莎菲女士的日记
111阿毛姑娘
165过年
185一九三O年春上海(之一)
231一九三O年春上海(之二)
057莎菲女士的日记
111阿毛姑娘
165过年
185一九三O年春上海(之一)
231一九三O年春上海(之二)
喜欢读"莎菲女士的日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莎菲女士的日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莎菲女士的日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2 条 )



《莎菲女士的日记》丨如何理解沉沦在爱欲纠缠之间的莎菲心理需求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现代作家丁玲所创作的一部日记体短篇小说,1928年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9卷第2号,作品刻画了一个五四浪潮冲击封建家庭的叛逆女性莎菲的形象:她寻求个性解放,却找不到正确的出路;她沉沦在爱欲纠缠之间,追求灵与肉统一的爱情,却又陷入失望和痛苦之中。... (展开)

《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人物分析
这是我第一次读丁玲女士的作品,感觉到一种无与伦比的阅读畅快。故事其实很简单,通过莎菲的日记讲述莎菲最近肺病缠身,她的仰慕者苇弟时常会来看望她,与此同时她却从朋友毓芳和云霖那里认识了南洋人凌吉士,凌吉士英俊的外貌一下就吸引了莎菲,但是与此同时莎菲却又无法接受...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7.5分 5965人读过
-
花城出版社 (2010)7.5分 408人读过
-
-
译林出版社 (2013)7.6分 18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最爱的图书
- 我最爱的图书
- 十一月读书小结(诗歌,小说,戏剧)
- 文学系必读中国现代文学书目 (兵部侍郎千夏酱)
- 民国文学 (TIAN)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莎菲女士的日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那就叫来啦吧 2022-03-06 09:57:40
想看这本书是因为同时在看的两本书都提到了《梦珂》和《莎菲女士的日记》,惊讶丁玲的早期作品竟如此细腻地描绘过那一代女性的内心世界。两篇都与异化与孤独相关,《梦珂》体现了“色情商品的异化倾向”,而莎菲的故事“并不是如何战胜色欲的故事,而是一个如何识破异化的欲望的故事,一个异化与反异化的女性内心挣扎的故事”。“我应当发癫,因为这些幻想中的异迹,梦似的,终于毫无困难的都给我得到了。但是从这中间,我所感到的... 想看这本书是因为同时在看的两本书都提到了《梦珂》和《莎菲女士的日记》,惊讶丁玲的早期作品竟如此细腻地描绘过那一代女性的内心世界。两篇都与异化与孤独相关,《梦珂》体现了“色情商品的异化倾向”,而莎菲的故事“并不是如何战胜色欲的故事,而是一个如何识破异化的欲望的故事,一个异化与反异化的女性内心挣扎的故事”。“我应当发癫,因为这些幻想中的异迹,梦似的,终于毫无困难的都给我得到了。但是从这中间,我所感到的是我所想象的那些会醉我灵魂的幸福吗?不啊!”哪怕过去了这么多年,这种异化与孤独也依然存在,穿越时代我也依然能通过丁玲细腻的文笔感受到这种挣扎。 (展开)
0 有用 梧鸣室 2020-10-13 20:22:29
《莎菲女士的日记》这一篇,翻开第一页便觉被字词击中,好像看见我的生活场景与百无聊赖的心境被很久以前一个极熟悉我的人的眼睛与笔记录了下来。 若有人不能够爱这一篇文章中的莎菲,必定也不能够爱我,因为我同她所爱所憎所思所想都是几乎一样,她的故事同时也是我的故事,可能她的日记这样写了,数十年后我便被她的叙述塑造成了现在的样子,她预先想了我的困惑,并提供了一个我目前无法超越的解答。 “当我睡去时,我看不起那... 《莎菲女士的日记》这一篇,翻开第一页便觉被字词击中,好像看见我的生活场景与百无聊赖的心境被很久以前一个极熟悉我的人的眼睛与笔记录了下来。 若有人不能够爱这一篇文章中的莎菲,必定也不能够爱我,因为我同她所爱所憎所思所想都是几乎一样,她的故事同时也是我的故事,可能她的日记这样写了,数十年后我便被她的叙述塑造成了现在的样子,她预先想了我的困惑,并提供了一个我目前无法超越的解答。 “当我睡去时,我看不起那美人,但刚从梦里醒来,一揉开睡眼,便又思念那市侩了”“我怎能显露出那希求的目光,在一个漂亮人面前是不应老实,让人瞧不起……但我爱他,为什么我要使用技巧?我不能直接向他表明我的爱吗?” “好在在这宇宙间,我的生命'只是我自己的玩品,我已浪费得尽够了……因此我的心从伤痛中又兴奋起来,我狂笑的怜惜我自己” (展开)
0 有用 鹅鹅鹅 2013-12-07 12:54:48
对阿毛印象深刻
0 有用 RoseDiLibertà 2022-05-04 21:53:15
谁能想到,近一个世纪过去,变少的非但不是像莎菲那样在爱欲里沉沦的女性,反而是敢于像她那样对爱人进行“女性主义的祛魅”的人呢。
0 有用 神今嘻嘻 2020-02-20 23:08:25
莎菲的心理把握和细节描写太过让人惊艳,以至于相比之下其他都相形见绌。站在第一人称的角度,以女作家独有的超细腻触觉,又以日记本身特有的私密性,完全写出了一个理智又感性的女性形象。莎菲既善良又自私,有理性也有欲望,直直漏了出直至当代依然保持蔓延的爱情观。而丁玲的用词,不安静的手,亦堪称妙绝。余下几篇就逊色许多,《梦珂》《阿毛》都是比较普通的故事,远不如张爱玲的同时代所写,《上海》则多了很多革命的色彩,... 莎菲的心理把握和细节描写太过让人惊艳,以至于相比之下其他都相形见绌。站在第一人称的角度,以女作家独有的超细腻触觉,又以日记本身特有的私密性,完全写出了一个理智又感性的女性形象。莎菲既善良又自私,有理性也有欲望,直直漏了出直至当代依然保持蔓延的爱情观。而丁玲的用词,不安静的手,亦堪称妙绝。余下几篇就逊色许多,《梦珂》《阿毛》都是比较普通的故事,远不如张爱玲的同时代所写,《上海》则多了很多革命的色彩,显得有点突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