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中国小说史略》是鲁迅先生编撰的中国第一部小说史专著。《中国小说史略》率先把小说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加以系统的研究,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领域,建立了中国小说史的独立体系,为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鲁迅先生作了大量的史料勾稽、考证工作,并据此作了许多精当卓越、言简意赅的评论。此次出版的《中国小说史略》中,中国小说史研究专家郭豫适先生在其导读部分着重介绍了鲁迅在中国古典小说研究领域的学术成就,以利读者更好地阅读《中国小说史略》,更全面地了解鲁迅,从而更进一步领略民国时期的学术风貌。
中国小说史略的创作者
· · · · · ·
-
鲁迅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字豫才,原名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浙江绍兴人,为20世纪中国的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和开山巨匠,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誉的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鲁迅的主要成就包括杂文、短中篇小说、文学、思想和社会评论、学术著作、自然科学著作、古代典籍校勘与研究、散文、现代散文诗、旧体诗、外国文学与学术翻译作品和木刻版画的研究,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的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目录 · · · · ·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悟通大道。必先空破情根,破情根必先走入请内,走入情内见得世界情根之虚,然后走出情外认得道根之实。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8页 -
孔子尝游于山,使子路取水。逢虎于水所,与共战,揽尾得之,内怀中;取水还。问孔子曰,“上士杀虎如之何?”子曰,“上士杀虎持虎头。”又问曰,“中士杀虎如之何?”子曰,“中士杀虎持虎耳。”又问,“下士杀虎如之何?”子曰,“下士杀虎捉虎尾。”子路出尾弃之,因恚孔子曰,“夫子知水所有虎,使我取水,是欲死我。”乃怀石盘欲中孔子,又问,“上士杀人如之何?”子曰:“上士杀人使笔端。”又问曰,”中士杀人如之何?“子曰,”中士杀人用舌端。“又问,”下士杀人如之何?“子曰,“下士杀人怀石盘。”子路出而弃之,于是心服。(原本《说郛》二十五。原注云,出《冲波传》。)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中国小说史略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6 条 )


《中國小說史略》書單


《中国小说史略》笔记

想写小说,不妨先看懂鲁迅这本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对于每个喜欢写作的人来说,写出一篇出色的小说,可以说是写作者的小梦想之一,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教写作技巧的书,都很实用,不过鲁迅先生这本书,不是教写作技巧的,他写的是中国小说的历史。 这本书的名字叫《中国小说史略》。 或许原来可能没有读过这本书,但我们肯定都会零... (展开)
一本古书的再版,往往启发整个时代的复古

中国古典小说的特征与脉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中国小说史略》是鲁迅对清以前中国小说脉络进行梳理和研究的一部专著,也曾作为大学讲稿。可以配套《小说旧闻抄》、《唐宋传奇集》进行阅读。 概念与定义 小说之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云「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大意是小说非道术所在,只是一些被修饰的... (展开)> 更多书评 8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2 )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9.4分 10474人读过
-
外文出版社 (1976)暂无评分 9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年)9.1分 1351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9.1分 79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买书已山倒 何时能抽丝 (罗洁艾尔)
- 大学读书 (热心少年段老师)
- 杨枫的私人书架 (杨枫)
- 书海茫茫且扬帆 (六州歌头)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中国小说史略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千万只鸟 2023-01-29 15:15:08 安徽
鲁迅先生是在“坐冷板凳,做真学问”。这本书的序言中,鲁迅写道:“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有之,则先见于外国人所作之中国文学史中,而后中国人所作者中亦有之,然其量皆不及全书之什一,故于小说仍不详。”这是一本开山之书,大家视小说依然为小道小技时,鲁迅先生就在做整理和研究小说发展史的工作了。这本书的价值,不言而喻,用郭豫适老师的话来说,在当时对小说的研究一般地说是零碎的,不系统的,至于说到中国小说史研究这个... 鲁迅先生是在“坐冷板凳,做真学问”。这本书的序言中,鲁迅写道:“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有之,则先见于外国人所作之中国文学史中,而后中国人所作者中亦有之,然其量皆不及全书之什一,故于小说仍不详。”这是一本开山之书,大家视小说依然为小道小技时,鲁迅先生就在做整理和研究小说发展史的工作了。这本书的价值,不言而喻,用郭豫适老师的话来说,在当时对小说的研究一般地说是零碎的,不系统的,至于说到中国小说史研究这个领域,则可以说仍是一片荒芜。不仅是荒芜,更是无人涉足。一个开拓者的魄力是要用无尽的心力心血来对填补的。明清部分更是我最喜欢的部分。根据此书,重新整合了一下文学史框架,小说基本清晰了。 (展开)
0 有用 一颗蓝莓 2016-10-19 20:49:46
鲁迅的这本书和他所做的学术研究意义重大,虽然在他的其他身份中光芒被遮蔽了。前面古代部分难懂,只读了清朝部分。
1 有用 一瓢饮 2013-06-07 11:03:36
学术功力不是空谈。说到鲁迅,我们往往只想到他人格魅力的一面,张扬热烈的革命旗帜的一面,而忽略了他最本质的身份是一个学者。中国小说史略便可见先生治学之功力,涉及古小说三四百部,材料既旁征博引,文笔又清顺锐意,治学功夫与学识才华并茂。这便是民国时期一个大学者的功力,于今人中不复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