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自由时间的力量
原作名: Cognitive surplus : creativity and generosity in a connected age
译者: 哈丽丝 / 胡泳
出版年: 2011-12
页数: 232
定价: 49.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湛庐文化· 商业智慧
ISBN: 9787300148120
内容简介 · · · · · ·
“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克莱•舍基 继《未来是湿的》之后最新力作
看自由时间如何变革世界的未来
如果说《未来是湿的》揭示的是“无组织的组织力量”,
那么《认知盈余》揭示的就是 “无组织的时间力量”。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首度亲笔作序倾情推荐
克莱•舍基说,美国人一年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大约2 000亿个小时,而这几乎是2 000个维基百科项目一年所需要的时间。如果我们将每个人的自由时间看成一个集合体,一种认知盈余,那么,这种盈余会有多大?我们已经忘记了我们的自由时间始终属于我们自己,我们可以凭自己的意愿来消费它们,创造它们和分享它们,我们可以通过积累将平庸变成卓越……
认知盈余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克莱·舍基,被誉为“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新文化最敏锐的观察者”,从事有关互联网的社会和经济影响的写作、教学与咨询,特别关注社会网络和技术网络的交叉地带。目前在纽约大学的互动电信项目中任教,其咨询客户包括诺基亚、宝洁、BBC、美国海军和乐高公司等。多年来,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哈佛商业评论》、《连线》和《IEEE计算机》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广受读者追捧,并经常在技术会议上充当主题演讲者。
目录 · · · · · ·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马化腾
译者序 认知盈余作为一种可能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新媒介批评者 胡泳
第1章 当自由时间累积成认知盈余
美国人一年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大约为2000亿个小时,这几乎是2000个维基百科项目每年所需要的时间。想像一下,如果我们将全世界受教育公民的自由时间看成一个集合体,一种认知盈余,那么,这种盈余会有多大?我们已经忘记了我们的自由时间始终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可以凭自己的意愿来消费它们,我们可以通过积累将平庸变成优秀,而真正的鸿沟在于什么都不做和做一些事情。
· · · · · · (更多)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马化腾
译者序 认知盈余作为一种可能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新媒介批评者 胡泳
第1章 当自由时间累积成认知盈余
美国人一年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大约为2000亿个小时,这几乎是2000个维基百科项目每年所需要的时间。想像一下,如果我们将全世界受教育公民的自由时间看成一个集合体,一种认知盈余,那么,这种盈余会有多大?我们已经忘记了我们的自由时间始终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可以凭自己的意愿来消费它们,我们可以通过积累将平庸变成优秀,而真正的鸿沟在于什么都不做和做一些事情。
第2章 工具赋予的可能性
当韩国民众在首尔市中心展开轰轰烈烈的的示威游行时,谁也不会想到,在游行中,一半以上的参与者,竟然都是十几岁的小女孩儿。是什么让这些年幼到连选举权都没有的小姑娘接连数周,夜以继日地出现在公园里抗议?对认知盈余的利用使人们得以用更慷慨、更公开、更加社会化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现在,除了时间,我们还拥有任由我们支配的工具,并不是我们的工具塑造了我们的行为,但是工具赋予了行为发生的可能。
第3章 分享,无酬的动机
为什么“葛洛班之友慈善组织”的参与者不仅没有报酬,还会搭上自己的钱,却乐此不疲?为什么一群业余爱好者做的连专业设计师的作品的边儿都够不着的网站,会风靡美国?网络意味着我们最终发现,人们真正感兴趣的领域是如此之广阔,广阔到疯狂的地步。数字网络让分享变得廉价,让全世界的人都成为潜在的参与者。想要分享的动机才是驱动力,而技术仅仅是一种方法。
第4章 “我们”为“我们”创造机会
20世纪70年代,一群自称“西风少年”的滑板玩家,创造了现代滑板文化;19世纪70年代,印象派画家的团体聚在一起,通过互动产生出新洞见;音乐分享软件Napster的发明,既不是因为青年们比老一辈更加有犯罪倾向,也不仅是因为他们胸怀分享的伟大精神。将我们的自由时间和特殊才能汇聚在一起,共同创造,做有益之事,构成了这个时代巨大的新机遇之一。谁能充分利用这一机遇,谁就能就能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
第5章 创造慷慨的共享文化
当日托中心对接孩子迟到的家长增加了罚金,迟到的家长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同样靠酒精灯和天平起步,“无形学院”却能从炼金术飞跃到正儿八经的化学学科;“同病相怜”网站不再是医务人员单方持有信息,不让病人知道,而是让患有相同慢性病的病友分享信息,人人受益。有些价值是市场创造不出来的,这些价值的创造只能靠一系列分享和相互协调性的假设,当更多人开始期待业余参与作为一种开放的选择时,这些期待就会改变文化。
第6章 从公用价值到公民价值
一个是“沙发旅行”网站,一个是“粉色内衣”运动,前者为寄宿在他人家中的女士提供参考,后者则以一种公开的女权姿态保护妇女的利益。从面向参与者的公用价值,到受益对象是所有女性的公民价值,两者大不相同。作为人类,无可救药地既想满足个人的需求,又想实现集体的效率,全心全意致力于为社会或公众服务的团体很难长久维持。从个人、群体到公众、社会,我们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利用认知盈余来创造真正的公民价值?
第7章 寻找鼠标,世界是“闲”的
一个四岁的小女孩在看DVD,突然她毫无征兆地从沙发上跳起来,围着屏幕背后的电线绕来绕去。爸爸问:“你在做什么?”小姑娘从屏幕后方探出头来说,“我在找鼠标。” “我们在寻找鼠标”,后来成了我的座右铭。我们四处寻找读者、观众、患者或者市民,他们有的被锁在创造和分享之外,有的享受着消极的或被禁锢的经验,我们发出叩问:如果我们能开凿出一点点认知盈余,加以利用,我们能让好事发生吗?我敢打赌,答案是肯定的。
· · · · · · (收起)
"认知盈余"试读 · · · · · ·
互联网新时代的晨光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马化腾 [remark=3] [/remark]最近有幸读了两本克莱•舍基的书。第一本是《未来是湿的》,相信大家都知道。 [remark=4] [/remark]《认知盈余》是第二本。作者不愧为“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他对互联网给人类所带来的行为举止以及文化的变迁洞若观火。这两本著作一脉相承,它们所探讨的是这样几个问题: 随着全球用户接触...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Since WWII, increases in GDP,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life span have forced the industrialized world to grapple with something we'd never had to deal with on a national scale: free time. For the same reason that the disapproval of Parliament didn't reduce the consumption of gin: the dramatic growth in TV viewing wasn't the problem, it was the reaction to the problem...social surrogacy. Humans are social creatures, but the explosion of our surplus of free time coincided with a steady reduction in social capital - our stock of relationships with people we trust and rely on. One thing that makes the current age remarkable is that we can now treat free time as a general social asset that can be harnessed for large, communally created projects, rather than as a set of individual minutes to ...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Gin, Television, and Cognitive -
充足是比稀缺更难解决的问题。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0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认知盈余"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认知盈余"的人也喜欢 · · · · · ·
认知盈余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7 条 )
论坛 · · · · · ·
认知盈余 | 来自wsl | 2019-06-11 06:47:08 | |
没人觉得这本书印刷质量很差么 | 来自亦非 | 2013-04-23 17:15:40 | |
知乎创始人周源关于《认知盈余》的演讲 | 来自白小茉 | 3 回应 | 2012-10-05 17:56:19 |
克莱·舍基的经典作品《人人时代》也已经再版了 | 来自白小茉 | 2012-08-24 14:45:01 | |
克莱·舍基经典Here comes everybody | 来自白小茉 | 2012-08-21 08:52:58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Penguin Press (2010)7.9分 61人读过
-
行人文化實驗室 (2011)暂无评分 19人读过
-
Tanntor Media (2010)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Penguin (Non-Classics) (2011)暂无评分 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IT好书100本 (左神神)
- 乱翻书的科技商业书单 (潘乱)
- 文案或策划或媒体或营销或商业或设计 (蓝蓝的紫)
- 深圳读书月“2012年度十大好书”百本入围 (黄小蓉)
- 2012CBNweekly·My List (马尾掉了)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认知盈余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drunkdoggy 2024-08-08 12:46:44 山东
有些价值是市场创造不出来的,这些价值的创造只能靠一系列分享和相互协调性的假设,当更多人开始期待业余参与作为一种开放的选择时,这些期待就会改变文化。
2 有用 蝉 2013-12-24 15:44:09
: C913.4/8641
90 有用 nothing传叔 2012-10-09 16:02:42
最多20条140个字广播能说清楚的事儿硬是字大行疏的弄了220页,这就是湛庐文化。作者舍基是不是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就本书来看,不象;但译者胡泳肯定不是洞察数字社会的重要性并将其引入中国人生活的第一人,而且明显是第二译者哈丽丝在动笔,简言之,该书不值得买,看豆瓣书评足矣。
43 有用 XDash 2012-01-19 18:36:38
披着新概念的外衣,实则无非阐述的是众包的概念。另外对书名更浅显的翻译可以叫「蛋疼干点儿啥」。
3 有用 Rita慧瑜 2015-12-27 15:14:04
感觉也是没卵用,没有干货没有干货没有干货(重要的事情说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