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该丛书共三册,精选老舍短篇小说23篇,共约30万字。此书收录了7篇作品。
开市大吉的创作者
· · · · · ·
-
老舍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老舍(1899-1966),本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终年67岁。老舍被誉为“人民的艺术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剧本、散文、诗歌,涉及众多艺术形式。他对现代小说的生成、现代讽刺幽默精神、中国话剧的民族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老舍先生笔下的北京,是一个真实而又理想的北京,一个现实而又诗意的北京。先生的文字以及名字,成了京味儿的象征与符号。作为北京符号的发现者、热爱者和创造者的老舍先生,也成为了北京历史与现实的,北京人眼里与心中的,一座永恒的丰碑。老舍的京味小说开创了一代典范,可谓奠基之作,在深入挖掘人物,尤其是在传达小人物的心态、神韵、气味上,迄今为止,尚无人能超越。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不過,向上的路是極難走的。理智上的崇高的決定,往往被一點點浮淺的低卑的感情所破壞。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不成问题的问题 -
近来看了不少青年朋友们写的小说。其中有很好的,也有很不好的。那些不好的,大概都犯了一个毛病,就是写得太慌忙。“世事多因忙里错”,作文章当然不是例外。文艺中的言语,须是言语的精华,必须想了再想,改了再改。有的人灵感一到,即能下笔万言,不再增减一字。这样人大概并不很多。而且,据我想,他之所以能下笔万言者,或者正因为他从前下过极大的功夫,一字一句,想了再想,改了再改,日久年长,功力到了家,他才可以不必多想多改,而下笔即有把握。灵感是虚无飘渺的东西,功夫才是真实可靠的;写文章不要太忙。 我看见这么一句:“张着严肃的脸”。脸不是嘴,怎会张开?不错,脸上的肌肉是可以松开一点或缩紧一点的,但松紧不就是开闭。再说,严肃的脸必是板起来的,绝不会张开。 毛病就在没有想过! 文艺中的语言第一要亲切。大家都说“板起面孔”,我就也用“板起面孔”。假若我用了“木起面孔”,人家便不会懂:虽然是木者板也,但毕竟是多此一举。第二要生动,这就是说:把亲切的语言用得最合适。比如说吧,抗战胜利之后,我回家去看老母亲,一见她老人家,我必只能叫出一声“妈”,而眼泪随着落下来。“妈”字亲切,而又用在了合适的时候,就必然生动。假若我见了母亲,而高声的叫“我的慈爱的,多年未见的老母啊”,便不亲切,也不生动,因为母子相见绝不是多用修辞的时候…… 要想,要想,想哪个字最亲切,想哪个字最好用在什么地点与时间!这么一想,你便不只思索字眼,而是要揣摩人情了!从人情中想出来的字,才是亲切的、生动的、有感情的字。不要慌忙,要慢慢的来。想了又想,改了再改!这是功夫,功夫胜于灵感。 载1942年4月28日重庆《新民报晚刊》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别忙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老舍小说经典(共3册),
这套丛书还有
《断魂枪》《马裤先生》
。
喜欢读"开市大吉"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开市大吉"的人也喜欢 · · · · · ·
开市大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文艺界尽职的小卒,睡在这里
今年是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今年毕业论文做的是有关老舍的论题,今年两本之前被人们忽略却极其重要的老舍先生的作品以新的模样面世。 为了这些交集,也该说点儿什么…… 老舍自小的北平遭遇和“旗人”身份,影响着他在创作之初就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民族国家的关切。他不...
(展开)

笔下的人,更是现实的人
“他笔下的中国人,都在今天活着呢!” 这是本书腰封上的一句话,个人认为也是这本书最大的意义所在——18个中短篇故事的现实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其写作的时代。 老舍笔下的人,虽然写的多是北京的市民生活,但不是从抽象的认识和理论的阶层代表出发,而是以底层生活的实际体验...
(展开)

中文写到这个份上,技巧已经不重要了
这本书过年期间看到,想要图个吉利。其实书名是第一篇短篇小说的名字,是一篇开医院的讽刺小说,其实并没有契合到现实中过年气氛。 读下来只觉得好,真好,特别好,却说不出具体哪好。每一篇,每一句,每一个词,都那么妥帖平整,让人可以一直一直翻下去。老舍的文章,就算是默...
(展开)

每一个优秀的长篇作家,都是令人喷饭的杰出段子手
看完这本短篇小说合集,让我切实感受到,不管时代如何变幻,历史从来都是如此的相似。天下很多奇怪的事情,其实早就发生过,一直到现在,也还在发生。优秀的作家,总是能挖掘出日常小事内在的真实和荒诞,让读者深思。而对我而言不同的是,我是否已经读过或看过,或者是否依然...
(展开)

记几个深有感触的短篇
前半段的几个短篇,如《开市大吉》《抱孙》《有声电影》《话剧观众须知二十则》,活灵活现,妙趣横生,让人忍俊不禁,大呼过瘾。 后半段,少了几分幽默,多了几分清醒,更显深刻,颇有感触,略作记录。 《兔》 内敛腼腆的年轻人小陈,爱看戏,也爱学唱几句,无意中踏入票友圈。...
(展开)
> 更多书评 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9)9.2分 190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开市大吉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zwbb最棒! 2018-01-26 08:41:58
书名使我误以为是本名叫开市大吉的长篇,呵,书内一半是《我这一辈子》。剩下的小短篇,附上不走心的插图,活生生一本故事会。
0 有用 边角料 2017-11-19 21:14:32
像我这一辈的聪明本事,笑着出奇不公平的世界,希望等我笑到末一声,这世界就换个样吧!
0 有用 生存在海拔四米 2019-12-20 13:54:50
字很大,读起来很方便。说的都是底层人民的鸡零狗碎,放在今天也是那么熟悉。
0 有用 emh 2014-01-02 11:19:55
历史
0 有用 真心真意 2015-09-19 15:50:59
除了《我这一辈子》其余皆短篇。《我这一辈子》之前看过五十年代那版电影,觉得对白像是侯先生的相声,很多喜感。看了小说,发现真不是电影里说得逗,那是原著本就是这样子的,更多的是电影里没有能表现出来的。贫得有趣,贫得讽刺,明明是出悲剧却让人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