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鲁迅是一个伟大的人”——这个评价不管是在鲁迅生前生后,亦不管是在鲁迅受人批评或受人敬仰的时代,都不会引起人们的质疑的。也正因为如此,从鲁迅生前,到40,50,60年代,进而到80年代,直到今天,人们一直未停止过对鲁迅的研究。对此,钱理群教授在《心灵的探寻》中做出了解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鲁迅’本身即是一个充满着深刻矛盾的、多层次、多侧面的有机体。不同时代,不同层次的读者、研究工作者,都按照各自所处的时代与个人的历史哲学,思想情感,人生经验,心理气质,审美要求,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去接近‘鲁迅’本体,有着自己的发现,阐释,发挥,再创造,由此而构成了一个不断接近‘鲁迅’本体,又不断丰富‘鲁迅’本体的,永远也没有终结的运动过程。也正是在各代人广泛参与的过程中,‘鲁迅’逐渐成为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钱理群的思考,正是从鲁迅开始的,这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鲁迅是一个伟大的人”——这个评价不管是在鲁迅生前生后,亦不管是在鲁迅受人批评或受人敬仰的时代,都不会引起人们的质疑的。也正因为如此,从鲁迅生前,到40,50,60年代,进而到80年代,直到今天,人们一直未停止过对鲁迅的研究。对此,钱理群教授在《心灵的探寻》中做出了解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鲁迅’本身即是一个充满着深刻矛盾的、多层次、多侧面的有机体。不同时代,不同层次的读者、研究工作者,都按照各自所处的时代与个人的历史哲学,思想情感,人生经验,心理气质,审美要求,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去接近‘鲁迅’本体,有着自己的发现,阐释,发挥,再创造,由此而构成了一个不断接近‘鲁迅’本体,又不断丰富‘鲁迅’本体的,永远也没有终结的运动过程。也正是在各代人广泛参与的过程中,‘鲁迅’逐渐成为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钱理群的思考,正是从鲁迅开始的,这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心灵的探寻的创作者
· · · · · ·
-
钱理群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钱理群,一生裁为四截。前二十一年,算是入世前的准备,1939年出生重庆,在南京读小学、中学,在北京大学亲历反右运动;中间十八年,在边远地区贵州安顺小城中等专业学校教书,在社会底层经历了大饥荒和文化大革命;1978年重返北京,与北京大学青年学生、同代友人一起,风风雨雨二十四个春秋,并写有多部研究周氏兄弟和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史的著作;2002年退休后五年,又回归中学和贵州,关注语文教育、西部农村教育、地方文化研究和青年志愿者运动,同时从事现代民间思想史研究。七十五年的生命,和两个空间——贵州与北大,一个群体——中国的年轻人,建立了血肉的联系,其主要连接纽带,则是鲁迅。
目录 · · · · · ·
写在前面
引言
思维篇
第一章“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
第二章“于天上看见深渊”
第三章“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第四章“多疑”、“尖刻”中的现代智慧
心境篇
第五章 先觉者与群众之间
第六章 改革者与对手之间
第七章 叛逆的猛士与爱我者之间
第八章 生与死之间
第九章 先驱者的寂寞感
情感篇
第十章 冷与热
第十一章 爱与憎
第十二章 沉默与开口
艺术篇
第十三章 人・神・鬼
第十四章 人与兽
第十五章 梦
第十六章 变革时代的悲剧意识与喜剧意识
后记
再版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敌人的‘无物之阵’,……使鲁迅始终处于神经高度紧张状态,时时警戒着不知将从何而来的迫害,这种对于迫害的预感、猜疑,刺激着鲁迅的想象力与情感,激起了他无休止的躁动不安与迎战冲动,他已经习惯于在想象与思考中,将来自敌手的最微小的各种征候,联串起来,形成严重的结论,作出强烈的反应。p126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钱理群《心灵的探寻》读书笔记 -
在四五六十年代占据支配地位的毛泽东对鲁迅的经典评价中,可以看出一种重结果而不重过程的趋向,即注重鲁迅结论的正确,不注重鲁迅在得出正确结论之前探索的曲折与痛苦;注重鲁迅行动的坚决勇敢,不注重鲁迅在坚决勇敢行动之前的犹豫与彷徨;注重鲁迅对于民族的忠诚与热忱,不注重鲁迅对于民族的失望,对民族弱点的憎恨,以及由此引起的矛盾与斗争,等等。人们看到的是“英雄”的鲁迅,却不重视鲁迅怎样成为英雄的探讨,有意无意地忽略鲁迅平凡的一面,更不愿正视作为英雄的鲁迅的内在矛盾与痛苦。对于鲁迅的这种“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的观察方法,是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思维习惯与社会心理的。在那个时代,人们普遍不无盲目地认为,我们对于一切已经有了结论,只需要按“既定方针”办事,依照现成的楷模去行动就够了,探索只是少数“伟大人物”的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引言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心灵的探寻"的人也喜欢 · · · · · ·
心灵的探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心灵探寻者的隔空对话
> 更多书评 9篇
论坛 · · · · · ·
买不到了,求电子版~ | 来自人土土 | 2012-12-08 16:54:56 | |
豆瓣的简介。。。 | 来自Xinwei | 2009-11-02 01:15:03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5)8.2分 299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8.6分 305人读过
-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8)7.9分 2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学人文丛-钱理群 (白露@思勉)
- 通识阅读参考书目(基础类) (L)
- 鲁迅------中国文化的守夜人 (Kogorou)
- 北大中文系书单——最低限度书目 (Fantasia)
- 鲁迅研究的视野(低中高阶完全收录篇·陆续添加中) (花衣云影)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心灵的探寻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newquantum 2012-01-31 21:29:40
高中时读过,比现在孔庆东的课强百倍……
0 有用 Nicola Ivanez 2012-05-09 15:50:27
钱不容易。
0 有用 已注销 2006-06-26 22:22:51
从BOBO那里拿到免费派发的书,在我的书柜里安静的躺了三年,现在才发现很值得一读
2 有用 木海 2019-09-18 11:42:13
这本书我居然没标记过么!记得这是由钱在贵阳教小学时写下的100万字鲁迅研究笔记整理而成的,有很重的时代气息。
0 有用 river 2006-02-17 00:29:51
大学假期在图书馆连着看完的,从此对鲁迅敬佩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