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2-8
页数: 398
定价: 7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北京 城记:中国城市发展三部曲
ISBN: 9787108041074
内容简介 · · · · · ·
拾年者,十年也,光阴重拾也。在二十一世纪最初的十年,北京城经历了一场世纪纠葛。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加入世贸……中国的大门,不可逆转地向世界敞开了。成功申办奥运之后,北京认识到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城市发展的缺失——失去了雄伟的城墙,甚至险些失去故宫……这个世界上立交桥最多的城市,同时,也是最堵的城市,开始了一场自救,规模浩大的总体规划修编工程2004年启动,试图改变1950年代移植于莫斯科,并被中国其他城市纷纷效仿的单中心城市结构。
可是,推土机仍保持着强大惯性,千重万叠的矛盾被推演至2011年——这一年,北京的常住人口突破2000万人,一季度地铁出行人数逾4亿人次,北总布胡同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显示,北京市共有969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
这一切,被著有《城记》《采访本上的城市》的新华社记者王军录入笔下,汇成《拾年》一...
拾年者,十年也,光阴重拾也。在二十一世纪最初的十年,北京城经历了一场世纪纠葛。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加入世贸……中国的大门,不可逆转地向世界敞开了。成功申办奥运之后,北京认识到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城市发展的缺失——失去了雄伟的城墙,甚至险些失去故宫……这个世界上立交桥最多的城市,同时,也是最堵的城市,开始了一场自救,规模浩大的总体规划修编工程2004年启动,试图改变1950年代移植于莫斯科,并被中国其他城市纷纷效仿的单中心城市结构。
可是,推土机仍保持着强大惯性,千重万叠的矛盾被推演至2011年——这一年,北京的常住人口突破2000万人,一季度地铁出行人数逾4亿人次,北总布胡同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显示,北京市共有969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
这一切,被著有《城记》《采访本上的城市》的新华社记者王军录入笔下,汇成《拾年》一书。2012年8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本书以新闻式的记录,书写北京城十年来的生与死。作者以故事为浅层结构,从2005年总体规划修编、实行、陷入困顿的整个过程入手,进而深度解剖城市生命机制,探讨产权与契约等问题,其间亦记载许多人物故事:梁思成、林徽因、陈占祥、吴良镛、贝聿铭、老舍、培根、徐苹芳……作者在书中写道,“它虽然是十分有限的记载,仍有加以呈现的必要,因为这一切,发生在这样一个十年。”
拾年的创作者
· · · · · ·
-
王军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王军,新华社高级记者,供职于《瞭望》新闻周刊,北京市政协特邀委员,著有《城记》《采访本上的城市》《拾年》。
他先后策划“梁思成建筑设计双年展”(2001年)、“北京城记忆数字影像展”(2003年),发起“北京建筑文化周”(2004年),参展法国波尔多“东西北南”艺术展(2004年)、“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2005年)、荷兰“当代中国”展(2006年);应邀在美国国家建筑博物馆、全美规划大会、美国规划协会总部、康乃尔大学、华盛顿大学、布莱恩特大学发表学术演讲。2008年8月,应上海世博局之邀,为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提交展陈学术方案;2009年4月,应邀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公共政策问题,为中央党校市长班授课。
他的著作曾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中国建筑图书奖、台湾吴大猷科普著作奖等。其中,《城记》被译为英文、日文出版。《读书》杂志社、联...
王军,新华社高级记者,供职于《瞭望》新闻周刊,北京市政协特邀委员,著有《城记》《采访本上的城市》《拾年》。
他先后策划“梁思成建筑设计双年展”(2001年)、“北京城记忆数字影像展”(2003年),发起“北京建筑文化周”(2004年),参展法国波尔多“东西北南”艺术展(2004年)、“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2005年)、荷兰“当代中国”展(2006年);应邀在美国国家建筑博物馆、全美规划大会、美国规划协会总部、康乃尔大学、华盛顿大学、布莱恩特大学发表学术演讲。2008年8月,应上海世博局之邀,为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提交展陈学术方案;2009年4月,应邀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公共政策问题,为中央党校市长班授课。
他的著作曾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中国建筑图书奖、台湾吴大猷科普著作奖等。其中,《城记》被译为英文、日文出版。《读书》杂志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本东京大学分别于2003年、2005年、2009年召开《城记》研讨会。
2011年6月,《纽约书评》以三个版面发表《城记》英文版评论,认为:“这本书与帮助人们改变城市环境思考方式的经典之作——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相似,并成为这个国家新兴的城市保护运动的核心著作。”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拾年"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拾年"的人也喜欢 · · · · · ·
拾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 更多书评 11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0)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
每满100减50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新周刊深夜读书2012(下) (default:)
- 摇滚穷三代,买书毁一生【第二辑】 (酋长夫人刘球球)
- 2012年图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 我知道这些书很怪但我爱的难以自拔之二 (Josephine)
- 深圳读书月“2012年度十大好书”百本入围 (黄小蓉)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拾年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Jeans 2013-02-07 14:24:26
感觉这辈子不会再看他的书了~
0 有用 靠谱青年™🌈 2013-03-10 20:46:48
三部曲收官
2 有用 龍龠 2014-05-17 01:31:07
关于北京城变幻的似水流年。
3 有用 李清厚 2014-10-14 12:17:34
很多人容易陷入文化保护的误区,误以为欧洲的城市更新模式才是最值得效法的典范,实际上对于中国来说,同样的模式不一定是适用的。北京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上的确有许多的问题,但这些问题的根源大多并不来自规划本身。作者期望在上位规划的层级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在固有的体系中追求颠覆,实际上是不太现实的。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城市本身是具备自我成长和修复性的强大系统,是可以被规划的么?产业发展是可以被人为设计的么?城... 很多人容易陷入文化保护的误区,误以为欧洲的城市更新模式才是最值得效法的典范,实际上对于中国来说,同样的模式不一定是适用的。北京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上的确有许多的问题,但这些问题的根源大多并不来自规划本身。作者期望在上位规划的层级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在固有的体系中追求颠覆,实际上是不太现实的。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城市本身是具备自我成长和修复性的强大系统,是可以被规划的么?产业发展是可以被人为设计的么?城市人文生态环境的构建又是可以在政府层面提倡就可以实现和完成的么?参考历史的经验,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足够的物质财富作为保障,现代城市一样会变成“文化经典”,但也一样无法避免被摧毁的命运。要做个有情怀的观察者是很容易的,但落实到城市更新与发展的实际上来看,作者的观点未免贻笑大方了。 (展开)
0 有用 小杰是好Queen 2013-06-17 16:19:23
总觉得作者是在为不拆而谈不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