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这本书主要写给初入职场的销售人,解答他们心中最急迫的疑惑。
作者本人3年前从普通的销售人员做起,在一次大胆的把握住机会之后,逐步晋升为区域经理,大区总监,26岁做到企业的副总。
他是一个善于总结思考的人,把身边发生的职场案例记录成书。
这一部成长笔记最直观的告诉你:
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管理好自己的心态,勇敢的把握机会。
销售人怎么把事情做好,卖得出产品,又做到在职场中成功的销售自己。
一个金牌销售,如何才能完成到管理者的完美蜕变,管理者怎么实现自己影响力。
把自己,当成产品,去销售;当做事业,去经营。
销售无处不在的创作者
· · · · · ·
-
廖敏夫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廖敏夫目前是一家大型医药企业的营销副总。他26岁,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北大MBA在读。3年前,他还是一名每天到处奔波的普通销售员。3年里,在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销售工作中,他体会到最为残酷和无所谓公平的激烈竞争,也感受到身边那些跟现实死磕、也打磨自己,充满激情,不失理性的奋斗精神。
这本书是他作为销售人的经验总结之作。他像很多销售人一样,特别会说,身边全是故事。他写起文章来,也像是一位朋友跟你聊天。初入社会的销售人,急迫需要懂得的人生哲学、职场技能、商业规则、心态管理等等,他一一为你解答。
目录 · · · · · ·
第一篇 销售人是怎么思考的
除了一腔梦想和大把的时间,大部分刚刚踏入职场的人,都一无所有。若干年后,每个人的收获或许颇为悬殊——这取决于你把自己的梦想和时间换成了什么。除了勤奋努力以外,决定一个人的奋斗成果的更重要因素是——思维方式。一个人具有怎样的心态,用怎样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遇到问题怎样思考,做出怎样的选择,采取怎样的行动,决定他最后得到怎样的结果。
1.1 做一个快乐的职场人 /
1.2 什么才叫学习力 /
1.3 做蘑菇,也要做一棵好蘑菇 /
· · · · · · (更多)
除了一腔梦想和大把的时间,大部分刚刚踏入职场的人,都一无所有。若干年后,每个人的收获或许颇为悬殊——这取决于你把自己的梦想和时间换成了什么。除了勤奋努力以外,决定一个人的奋斗成果的更重要因素是——思维方式。一个人具有怎样的心态,用怎样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遇到问题怎样思考,做出怎样的选择,采取怎样的行动,决定他最后得到怎样的结果。
1.1 做一个快乐的职场人 /
1.2 什么才叫学习力 /
1.3 做蘑菇,也要做一棵好蘑菇 /
· · · · · · (更多)
第一篇 销售人是怎么思考的
除了一腔梦想和大把的时间,大部分刚刚踏入职场的人,都一无所有。若干年后,每个人的收获或许颇为悬殊——这取决于你把自己的梦想和时间换成了什么。除了勤奋努力以外,决定一个人的奋斗成果的更重要因素是——思维方式。一个人具有怎样的心态,用怎样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遇到问题怎样思考,做出怎样的选择,采取怎样的行动,决定他最后得到怎样的结果。
1.1 做一个快乐的职场人 /
1.2 什么才叫学习力 /
1.3 做蘑菇,也要做一棵好蘑菇 /
1.4 警惕职场安全感 /
1.5 别缺位太久 /
1.6 失意时苦练内功,得意时努力绽放 /
第二篇 把最基本的选择做对
职场之路,要走几十年。马拉松比赛中起步早的人、走得快的人,最后未必是领先者;更何况我们要的不是领先,而是稳妥地走完全程,那么更重要的是不要时走时停、不要绕太大的弯、不要走错方向、不要摔跤。职场中,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如何获得心仪的职位,如何争取应有的晋升,到底要不要跳槽,这些问题容不得疏忽,更容不得想当然。
2.1 第一份工作重要吗 /
2.2 好简历是怎样炼成的 /
2.3 面试那些事 /
2.4 升职,你准备好了吗 /
2.5 你为什么没升职 /
2.6 升职越快越好吗 /
2.7 拒绝“非理性跳槽” /
2.8 不要让规划成为限制自己的框架 /
第三篇 脱颖而出是一门艺术
人的发展遵循两个法则:一是社会法则,它意味着一个人所得到的,可能给人意料外的困境或一时的侥幸;一是自然法则,它意味着一个人所经历的,它永远遵循付出—回报的循环公式。无论身在职场多少年,经历多少,看透多少,永远都不应忘记:把工作做到优秀乃至卓越才是职场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件事一点都不难。
3.1 机会从哪里来 /
3.2 坏习惯只能被克服,不能被说服 /
3.3 你是“咖啡妹”吗 /
3.4 “成品”的意识 /
3.5 明确任务才能有力执行 /
3.6 一个工作总结模板的形成 /
3.7 职场沟通的七个好习惯 /
3.8 允许犯错误才有优秀下属 /
3.9 时间的月光族 /
第四篇 你的弱点才是真正的陷阱
担心在职场之路上一脚踏空,跌入陷阱?靠谨小慎微提防别人是没有用的。陷阱不容易被发现,是因为藏在最隐蔽的地方,那个地方就在自己身上。踏空的地方,都是自己的误区、盲点、偏见、下意识等所投射出的影子、镜像。自己过得稀里糊涂,可别怪世界险恶。
4.1 职场小说为啥不靠谱 /
4.2 核心员工与边缘员工 /
4.3 捷径有时是弯路 /
4.4 要做不可替代的人吗 /
4.5 你所面对的,都是你应得的 /
4.6 明星如何陨落 /
4.7 应酬不应酬 /
4.8 不需要应酬的人际交往法 /
第五篇 人在职场,销售无处不在
每一个岗位其实都在做销售,每一个职场人都需要学销售。即使你不需要向客户卖公司的产品,你也要向上司卖自己的方案,向下属卖自己的计划,向同事卖自己的想法,向协同部门卖自己所做的项目……每个人都需要别人,也被别人需要着,每个人都是“自己”这家公司最大的销售员。
5.1 销售是什么 /
5.2 卖点还是买点 /
5.3 谈谈需求1 /
5.4 谈谈需求2 /
5.5 谈谈需求3 /
5.6 什么时候说什么 /
后记 受益一生的三句箴言 /
· · · · · · (收起)
除了一腔梦想和大把的时间,大部分刚刚踏入职场的人,都一无所有。若干年后,每个人的收获或许颇为悬殊——这取决于你把自己的梦想和时间换成了什么。除了勤奋努力以外,决定一个人的奋斗成果的更重要因素是——思维方式。一个人具有怎样的心态,用怎样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遇到问题怎样思考,做出怎样的选择,采取怎样的行动,决定他最后得到怎样的结果。
1.1 做一个快乐的职场人 /
1.2 什么才叫学习力 /
1.3 做蘑菇,也要做一棵好蘑菇 /
1.4 警惕职场安全感 /
1.5 别缺位太久 /
1.6 失意时苦练内功,得意时努力绽放 /
第二篇 把最基本的选择做对
职场之路,要走几十年。马拉松比赛中起步早的人、走得快的人,最后未必是领先者;更何况我们要的不是领先,而是稳妥地走完全程,那么更重要的是不要时走时停、不要绕太大的弯、不要走错方向、不要摔跤。职场中,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如何获得心仪的职位,如何争取应有的晋升,到底要不要跳槽,这些问题容不得疏忽,更容不得想当然。
2.1 第一份工作重要吗 /
2.2 好简历是怎样炼成的 /
2.3 面试那些事 /
2.4 升职,你准备好了吗 /
2.5 你为什么没升职 /
2.6 升职越快越好吗 /
2.7 拒绝“非理性跳槽” /
2.8 不要让规划成为限制自己的框架 /
第三篇 脱颖而出是一门艺术
人的发展遵循两个法则:一是社会法则,它意味着一个人所得到的,可能给人意料外的困境或一时的侥幸;一是自然法则,它意味着一个人所经历的,它永远遵循付出—回报的循环公式。无论身在职场多少年,经历多少,看透多少,永远都不应忘记:把工作做到优秀乃至卓越才是职场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件事一点都不难。
3.1 机会从哪里来 /
3.2 坏习惯只能被克服,不能被说服 /
3.3 你是“咖啡妹”吗 /
3.4 “成品”的意识 /
3.5 明确任务才能有力执行 /
3.6 一个工作总结模板的形成 /
3.7 职场沟通的七个好习惯 /
3.8 允许犯错误才有优秀下属 /
3.9 时间的月光族 /
第四篇 你的弱点才是真正的陷阱
担心在职场之路上一脚踏空,跌入陷阱?靠谨小慎微提防别人是没有用的。陷阱不容易被发现,是因为藏在最隐蔽的地方,那个地方就在自己身上。踏空的地方,都是自己的误区、盲点、偏见、下意识等所投射出的影子、镜像。自己过得稀里糊涂,可别怪世界险恶。
4.1 职场小说为啥不靠谱 /
4.2 核心员工与边缘员工 /
4.3 捷径有时是弯路 /
4.4 要做不可替代的人吗 /
4.5 你所面对的,都是你应得的 /
4.6 明星如何陨落 /
4.7 应酬不应酬 /
4.8 不需要应酬的人际交往法 /
第五篇 人在职场,销售无处不在
每一个岗位其实都在做销售,每一个职场人都需要学销售。即使你不需要向客户卖公司的产品,你也要向上司卖自己的方案,向下属卖自己的计划,向同事卖自己的想法,向协同部门卖自己所做的项目……每个人都需要别人,也被别人需要着,每个人都是“自己”这家公司最大的销售员。
5.1 销售是什么 /
5.2 卖点还是买点 /
5.3 谈谈需求1 /
5.4 谈谈需求2 /
5.5 谈谈需求3 /
5.6 什么时候说什么 /
后记 受益一生的三句箴言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有保留的信任和有限度的提防:信任,但不随时对任何人掏心掏肺;提防,却在明知可能有利益摩擦的时候仍然保持正面的心态。 想明白这一点,对保持健康的人际关系很重要:不要太不把自己当外人,交浅言深是交往大忌,也不要太把自己当外人,永远小心翼翼曲意奉承也交不到朋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不需要应酬的人际交往法 -
一方面,与人交往时,要常怀同理心,也就是互换一下双方角色,考虑一下自己如果站在对方的位置上会有什么感受。如果自己处于对方的位置时不喜欢的,自己就不必那么做了。比如我自己不喜欢应酬,我也就尽量不在工作以外占用下属的私人时间,这样恰恰赢得了下属的欢迎。 此外,自己喜欢的,未必是别人喜欢的,也要谨防自己的一厢情愿反而给对方带来麻烦。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也勿随便施于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不需要应酬的人际交往法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销售无处不在"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销售无处不在"的人也喜欢 · · · · · ·
销售无处不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3 条 )
> 更多书评 2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2年底就靠它们了 (不读书)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2013读书计划 工具书篇 (款款)
- 孜然君2013年阅读书单 (孜然君.)
- 情商 沟通 交流 人际关系 (IVAN)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销售无处不在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朝颜在游荡 2013-11-25 15:27:36
干货
5 有用 低端的福祸 2013-02-18 01:52:48
断断续续一个月时间才看完,然后马上又借给个小朋友。小朋友刚要进入社会工作,所以希望他能尽早看完这书,并从中受益,当然我也受益不少,去年一年曾待业三月,跳槽两次。究其原因,是自己太理想且眼界太小看不到别样的可能导致的心里不平衡,无心认真工作所致。自以为是的急性子,看不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还好 已经开始渐渐清晰,很羡慕一默那样的父母,那些支持和理解才是他如此“成功“的关键。很多事情都已渐渐明白,我也要... 断断续续一个月时间才看完,然后马上又借给个小朋友。小朋友刚要进入社会工作,所以希望他能尽早看完这书,并从中受益,当然我也受益不少,去年一年曾待业三月,跳槽两次。究其原因,是自己太理想且眼界太小看不到别样的可能导致的心里不平衡,无心认真工作所致。自以为是的急性子,看不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还好 已经开始渐渐清晰,很羡慕一默那样的父母,那些支持和理解才是他如此“成功“的关键。很多事情都已渐渐明白,我也要开始学会说服父母,而不是对干和沉默。感谢此书带给我的思考。 (展开)
1 有用 桥 2013-11-16 17:31:18
烂
0 有用 行之 2015-03-28 09:30:05
豆瓣@一默的书,最终比的还是人性的认识和自我修炼
0 有用 梨子/淡定淡定 2013-12-15 16:44:47
对职场的思考很深刻,每个职场中人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