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从探讨人类在本质上是隔阂的还是统一的、是平等的还是不平等的这两个永久性的问题开始,深入剖析政治权力关系各个层面的诸多问题,最终展现出“人类的不确定性”这一主题。作者呼吁要以苏格拉底的对话精神和康德的二律背反概念破除意识形态的藩篱,构建开放的政治思考领域,以利于公正社会的建立。
政治思考的创作者
· · · · · ·
-
格伦·廷德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格伦·廷德(Glenn Tinder),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政治科学教授,著有《论自由》(Liberty)、《基督教的政治意义:一种解释》(The Political Meaning of Christinity:An Interpretation)以及多部论文集。本书自1979年出版以来不断再版,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目录 · · · · · ·
中文版序言 顾肃
前 言 史蒂文•M•德路
英文第六版自序
导 言
第一章 为什么参与政治思考?
第二章 隔阂与统一
1. 人类在本质上受到隔阂吗?
2. 如果人类在本质上没有受到隔阂,为什么他们中间有那么多分隔和冲突?
3. 理智能够克服隔阂吗?
4. 是否需要某种形式的宗教来克服隔阂?
5. 所有的人都应该团结在一个单一的、全球性的社会中吗?
6. 所有阶级差异都应该被废除吗?
推荐书目
第三章 不平等和平等
7. 人类在本质上是不平等的吗?
8. 如果有些人本质上高于所有其他人,如何能够识别他们, 通过谁来识别他们?
9. 如果人类在本质上平等,那么,所有习俗的不平等都错了吗?
10. 如果所有习俗的不平等都废除了,自由能够生存下来吗?
11. 如果所有习俗的不平等都废除了,隔阂会消失吗?
12. 男人和女人应该总是并且在各方面受到同等对待吗?
推荐书目
第四章 权力和掌权人
13. 社会秩序是否能够在没有权力的情况下得到维持?
14. 谁应该掌权?
15. 如果人民掌权,应该他们自己掌权,还是通过代表?
16. 有权力好吗?
17. 为什么服从?
推荐书目
第五章 权力的限制
18. 政府是否应该与个人有相同的道德限制?
19. 政府是否应该在所有情况下服从宪法的限制?
20. 政府是否通常应该让私人掌握工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21. 政治权力和完善的知识是否有朝一日能够结合?
推荐书目
第六章 权力的目的
22. 是否每一个政府都只是为“强者的利益”服务?
23. 政府的最终目标只是能够使个人按自己的选择生活吗?
24. 政府是否应该对真理和道德负有任何责任?
25. 对罪行实施报仇行为是政府的一个正当目标吗?
26. 政府应该尽力创建满足所有需求和愿望的社会吗?
推荐书目
第七章 历史变革
27. 人类能够掌控历史的进程吗?
28. 我们能够在不过多使用暴力的情况下引导历史的进程吗?
29. 真理和正义在历史的进程中会有所改变吗?
30. 历史会自然地走向“美好社会”吗?
推荐书目
结语 人类的不确定性之观念
出版后记
· · · · · · (收起)
前 言 史蒂文•M•德路
英文第六版自序
导 言
第一章 为什么参与政治思考?
第二章 隔阂与统一
1. 人类在本质上受到隔阂吗?
2. 如果人类在本质上没有受到隔阂,为什么他们中间有那么多分隔和冲突?
3. 理智能够克服隔阂吗?
4. 是否需要某种形式的宗教来克服隔阂?
5. 所有的人都应该团结在一个单一的、全球性的社会中吗?
6. 所有阶级差异都应该被废除吗?
推荐书目
第三章 不平等和平等
7. 人类在本质上是不平等的吗?
8. 如果有些人本质上高于所有其他人,如何能够识别他们, 通过谁来识别他们?
9. 如果人类在本质上平等,那么,所有习俗的不平等都错了吗?
10. 如果所有习俗的不平等都废除了,自由能够生存下来吗?
11. 如果所有习俗的不平等都废除了,隔阂会消失吗?
12. 男人和女人应该总是并且在各方面受到同等对待吗?
推荐书目
第四章 权力和掌权人
13. 社会秩序是否能够在没有权力的情况下得到维持?
14. 谁应该掌权?
15. 如果人民掌权,应该他们自己掌权,还是通过代表?
16. 有权力好吗?
17. 为什么服从?
推荐书目
第五章 权力的限制
18. 政府是否应该与个人有相同的道德限制?
19. 政府是否应该在所有情况下服从宪法的限制?
20. 政府是否通常应该让私人掌握工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21. 政治权力和完善的知识是否有朝一日能够结合?
推荐书目
第六章 权力的目的
22. 是否每一个政府都只是为“强者的利益”服务?
23. 政府的最终目标只是能够使个人按自己的选择生活吗?
24. 政府是否应该对真理和道德负有任何责任?
25. 对罪行实施报仇行为是政府的一个正当目标吗?
26. 政府应该尽力创建满足所有需求和愿望的社会吗?
推荐书目
第七章 历史变革
27. 人类能够掌控历史的进程吗?
28. 我们能够在不过多使用暴力的情况下引导历史的进程吗?
29. 真理和正义在历史的进程中会有所改变吗?
30. 历史会自然地走向“美好社会”吗?
推荐书目
结语 人类的不确定性之观念
出版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当涉及人们心中最深沉,最持久的东西时, 如果他们互相之间是疏远的,人们在本质上就受到隔阂。 另一种说法, 如果人们能够在分开单独生活的状态下, 比他们能够在一起生活时享有更多的欢乐并有更多的成就感, 那么,他们就有隔阂。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2页 -
在最后的分析中,对人在本质上是否受到隔阂的问题,不可能有 科学的答案。这只是因为,人不是一个像石头或星球一样的物体,对 那些物体可以进行客观地研究和理解。因而,选择霍布斯或亚里士多 德最终就依赖于信仰。这并不意味着人们的选择是盲目的。这可能受 到每日的报纸和其他经验证据的影响和指引,也可能受到伟大的文 学作品、圣经或所有这些的影响和指引。但是最终,总结性地说就是: 你必须做出选择。你必须挑选你感到能够接受的人性观。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政治思考"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政治思考"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 8.8
-
- 民主新论 9.3
-
- 政治秩序的起源 8.9
-
- 全球化时代的民主 8.4
-
- 民主转型与巩固的问题 8.8
-
- 寡头统治铁律 9.0
-
- 抗争政治 8.4
-
- 政治的细节(第10版) 7.8
-
- 理性选民的神话 8.2
政治思考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9 条 )
![](https://img9.doubanio.com/icon/u1501360-44.jpg)
在地狱的入口,要拒绝任何幻想
第二章 隔阂与统一 1. 人类在本质上受到隔阂吗? 在现世看来,是的。 2. 如果人类在本质上没有受到隔阂,为什么他们中间有那么多分隔和冲突? N/A 3. 理智能够克服隔阂吗? 不能。 4. 是否需要某种形式的宗教来克服隔阂? 大多数情况下,只会带来更大的麻烦。 5. 所有的...
(展开)
![](https://img9.doubanio.com/icon/u62513788-6.jpg)
![](https://img9.doubanio.com/icon/u3718850-75.jpg)
人类是疏远的还是团结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疏远”一词是用来表示人类内部各种不和的。国家之间的战争,阶级之间的冲突,个人的异化就是疏远的表现形式;憎恨、冷漠和孤独都是疏远的感情表现。 没有疏远就没有政治。疏远的反义词是调和,政治就是调和的艺术。 霍布斯: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类本质上是疏远的。人的生活... (展开)> 更多书评 39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Longman (2008)暂无评分 8人读过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8.4分 346人读过
-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8.0分 31人读过
-
Pearson (2003)暂无评分 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政治学 (叙拉古之惑)
- 心目中五星都不够用的图书(待更……) (希波克拉顶)
- 大学堂 类 书籍 (IVAN)
- 37°暖书单(一) (37°暖)
- 一名政治学专业学生的自我修养 (47725812)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政治思考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霏昀 2011-09-25 20:54:53
理性崩塌了,就更不能停止思考
48 有用 danyboy 2012-11-30 08:29:22
这样的作者才配得上自由主义者的称号,人家的立场是和历史上几乎所有重要的政治哲学大脑进行猛烈过招之后才体现出的。国朝的某些自由主义者的立场是和自己的大脑温存一下就能表达出来的。
0 有用 蝉 2014-04-03 15:36:11
: D0/1422
0 有用 夕岸 2011-01-29 11:11:17
在悖论的探讨和问题指向上非常系统,比《政治学的邀请》好多了。
1 有用 鸡兔同班 2017-02-13 11:09:29
我认为人类在本质上是隔阂的,然也能达成某种和谐。 救赎政治和便利政治的选择。 悖论是思想的激情之源,但不是用来哗众取宠的。 中间路线在政治实践中是可取的选择,但它不利于对问题的深刻思考。 不确定性虽然让人忧虑,但没必要屈从于一种完美的肯定性,这能帮助保持人类的谦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