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德] 罗伯特·米歇尔斯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
原作名: Political Parties
译者: 任军锋
出版年: 2003-1
页数: 380
定价: 2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政治学名著译丛
ISBN: 9787201041407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
原作名: Political Parties
译者: 任军锋
出版年: 2003-1
页数: 380
定价: 2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政治学名著译丛
ISBN: 9787201041407
寡头统治铁律的创作者
· · · · · ·
-
罗伯特·米歇尔斯 作者
目录 · · · · · ·
导论
第一章 民主组织中的领袖
第一节 领袖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组织上都是必要的
第二节 领袖赖以产生的心理基础
第三节 智识因素
第二章 领袖的专断倾向
第一节 领袖集团的稳定性
……
第三章 权力的行使及其在领袖心理上引起的反应
第一节 领袖心理所发生的畸变
……
第四章 对领袖的社会分析
第一节 阶级斗争及由之引起的资产阶级的分裂
……
第五章 限制领袖影响力的各种尝试
第一节 复决投票
……
第六章 综论:组织的寡头化倾向
第一节 组织基础的保守性
……
人名索引
· · · · · · (收起)
第一章 民主组织中的领袖
第一节 领袖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组织上都是必要的
第二节 领袖赖以产生的心理基础
第三节 智识因素
第二章 领袖的专断倾向
第一节 领袖集团的稳定性
……
第三章 权力的行使及其在领袖心理上引起的反应
第一节 领袖心理所发生的畸变
……
第四章 对领袖的社会分析
第一节 阶级斗争及由之引起的资产阶级的分裂
……
第五章 限制领袖影响力的各种尝试
第一节 复决投票
……
第六章 综论:组织的寡头化倾向
第一节 组织基础的保守性
……
人名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多数情况下,两种动机在现实中是交织在一起的,而且最终我们发现往往是后一种动机占主导,因为原则和智识水平的差异将很快演化为代表不同理论主张的个人之间的敌意。反过来,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出于个人动机而相互勾心斗角的领袖,往往羞于将自己的真实动机公之于众,他们总是打着理论斗争的旗号。这样个人之间的恩怨,常常以观念和策略上的分歧这样的面目出现。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章 领袖的专断倾向 -
新旧阶层之间的激烈斗争,有时声势浩大,有时悄无声息,甚至不被人们所察觉,但往往道德成了一个新的头争场域。在这个民主时代中,道德成为被任何人利用的武器。 旧体制时代,统治者以及那些渴望成为统治者的人只强调他们的个人权利。相较于旧体制,民主则显得更为圆滑和狡诈,在民主时代,仅仅诉诸个人权利是不道德的。如今,所有在公开场合的言行都是被冠以大众或者共同体的名义的。政府与反政府者、国王与政党领袖、坚持君权神授的暴君和篡位者、极端理想主义者与野心家,所有人都说自己属于“大众”,并声称自己的行为代表全体大众的意志。 道德已经成为人们进行现代社会阶级与大众活动所必需的主观附属物。每个政府都寻求将一般道德原则作为自身实际权力的支撑,所有社会运动都戴着博爱主义的面具。各种以阶级利益为导向的政党尚未夺取统治权之时,总是对外庄严地宣称自身要解放受少数统治阶级奴役的大多数,以及建立能够保障大众权利的新政权以取代旧式统治。民主国家的话语体系总是丰富精彩的,其所用的术语充满各种隐喻和类比。民主的土壤中催生了民意煽动者,他们多愁善感,很容易对大众所遭受的痛苦表示出同情。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节 社会斗争的伦理外衣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政治学名著译丛(共6册),
这套丛书还有
《政治过程》《政治发展面面观》《半主权的人民》《不需暴力的权力》《政党政府》
。
喜欢读"寡头统治铁律"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政党与政党体制 8.4
-
- 政治过程 7.9
-
- 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 8.4
-
- 政治社会学导论 7.9
-
- 维稳的政治逻辑 8.4
-
- 使民主运转起来 8.9
-
- 政权与斗争剧目 8.5
-
- 权力与特权 8.8
-
- 社会权力的来源(第四卷) 8.1
-
- 国家、政党与社会运动 8.2
寡头统治铁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 条 )

一本承认了人性客观规律的抽象理论版《动物农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写这篇书评主要意图是做摘抄,我觉得金句频出。 1.尽管一个领导人并不一定具有作为领袖需要具备的所有能力,但最重要的是领导人要有能够迫使意志力较弱者服从的能力;其次,领导人还应该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博的知识、坚定的信念、能够激发大众热情且能够获得大众尊重的思想... (展开)> 更多书评 1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Kessinger Publishing (2008)暂无评分 4人读过
-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2)9.2分 239人读过
-
The Free Press (1949)暂无评分 4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 (1911)暂无评分 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的书单(政治学理论) (午夜书生)
- 政治学研究:理论与方法 (子明)
- 37°暖书单(二) (37°暖)
- 韦伯、齐美尔与雷蒙.阿隆研究 (王荣欣)
- 政治学理论 (五学日海字幕组)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寡头统治铁律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Victor 2012-04-07 16:43:09
这书是动物农场的理论版,写于1911年,预判之精准、文字之犀利,绝非今日靠调查问卷和统计学吃饭的政治科学界所能及。
34 有用 澈之 2016-03-05 23:01:26
论述根源于对于人性和群体理性的不信任,多数人永远不可能实现自治,没有一种大众运动能够为文明世界的社会机体带来深刻而久远的变革。运动的最初发起者—即那些领导和推动运动的力量,最终日渐脱离大众,并被吸引到“政治阶级”的队伍之中。任何集体性组织机构的形成都是出于劳动分工的需要,而一旦这一机构稳固起来,它便会形成属于自身的特殊利益。这种特殊利益必然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更有甚者,发挥着特殊功能的社会阶层逐步走... 论述根源于对于人性和群体理性的不信任,多数人永远不可能实现自治,没有一种大众运动能够为文明世界的社会机体带来深刻而久远的变革。运动的最初发起者—即那些领导和推动运动的力量,最终日渐脱离大众,并被吸引到“政治阶级”的队伍之中。任何集体性组织机构的形成都是出于劳动分工的需要,而一旦这一机构稳固起来,它便会形成属于自身的特殊利益。这种特殊利益必然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更有甚者,发挥着特殊功能的社会阶层逐步走向独立,并为自己建立维护这种特殊利益的机构。最终,他们逐步转化为一个独立的阶级。这也道出了大多革命与起义(包括中国)领导者与普通人之间关系演化的规律。 (展开)
0 有用 goodman007 2012-12-08 02:03:29
政治学名著译丛系列~
1 有用 晔晔晔 2013-11-02 01:53:01
任何组织最终都无法避免寡头统治倾向。。有些章节感觉相当有道理!。。。结尾综论又觉得有些混乱= =
0 有用 冯德唐 2018-07-15 14:12:14
一、组织处处意味着寡头统治。 组织使当选者获得了对于选民,被委托者对于委托者,代表对于被代表着的统治地位。 二、寡头统治是任何试图实现集体行动的组织的必然结果。 少数人最终凌驾于多数人的意志之上,组织成立时期的目标成为少数人维护组织本身,维护其既得利益和权威的牺牲品。 三、一旦获得权力,要想使他们放弃就不那么容易了。长期在位使得领导者的心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日益自负,自视甚高。获得权力的人总是... 一、组织处处意味着寡头统治。 组织使当选者获得了对于选民,被委托者对于委托者,代表对于被代表着的统治地位。 二、寡头统治是任何试图实现集体行动的组织的必然结果。 少数人最终凌驾于多数人的意志之上,组织成立时期的目标成为少数人维护组织本身,维护其既得利益和权威的牺牲品。 三、一旦获得权力,要想使他们放弃就不那么容易了。长期在位使得领导者的心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日益自负,自视甚高。获得权力的人总是想方设法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力,维护自己的领导地位,对任何可能威胁到自己权力的实力抱有本能的警惕和敌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