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中国美学史(上下)》主要内容:情味是抒情文学的美感和价值。它极大地影响到叙事文学、音乐、绘画等领域,而成为中国文艺共具的民族特点。情味在理论与实践中的形成和发展,是这部中国美学史的主要内容。不同于以理式的基准,以思辨为特点,与文艺分离而成为哲学的一个部门的西方美学史;这部中国美学史以情味为核心,以总结文艺创作经验为内容,以引导文艺实践朝着具有民族特点的方向发展为目标。有别于按照西方美学框架、命题、范畴,而填入中国思想材料的所谓中国诗学、美学史等著作,这部具有原创性和“非常中国特点”的中国美学史,以中国美学和文艺传统为对象,运用比较研究和现代诠释方法,来阐明其中的美学思想体系。
王文生师和萧驰一样,是大陆赴美后,自觉进入“抒情传统”研究的代表。本书之外,另有《论情境》、《诗言志释》两书阐释“抒情传统”。
阅读这类论著,第一步是辨析其著书立说的基本观点,这本书的核心主张是“情味论”,且重点在“情”,换言之,即“抒情传统”。但以此来概括“中国美学”,却值得警惕,这很有可能是被追授的“传统”,是“传统的幻象”。从“味”切入,本不失为一种观察视角,但作者似乎有意忽略了“理味”“研味”等与抒情问题无关的含“味”关键词,乃至其曾引用的“道味”“义味”其实也与论体的关系更为密切。至于刘勰“余味”,首见于《宗经》... 阅读这类论著,第一步是辨析其著书立说的基本观点,这本书的核心主张是“情味论”,且重点在“情”,换言之,即“抒情传统”。但以此来概括“中国美学”,却值得警惕,这很有可能是被追授的“传统”,是“传统的幻象”。从“味”切入,本不失为一种观察视角,但作者似乎有意忽略了“理味”“研味”等与抒情问题无关的含“味”关键词,乃至其曾引用的“道味”“义味”其实也与论体的关系更为密切。至于刘勰“余味”,首见于《宗经》,前文有“《春秋》辨理”“(《尚书》)循理即畅”等,显然在谈论说理,反未涉抒情。而钟嵘虽批评“理过其辞”,但他强调“意”(“患在意深”“患在意浮”),而“志”“意”同训,焉能将“言志”“缘情”相对立呢?“在心为志”与“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均出自《毛诗大序》,本为一体。当然,这需详细考察“情”的观念史。 (展开)
“无需寻求中国美学思想的现代转换,无需寻求美学话语于别的文化系统。而要集中力量去发现中国美学传统,抢救传统,弘扬传统,在传统基础上建立中国自己的美学体系。”王文生先生力主我国抒情文学传统,下卷明清篇写得尤为出色,值得一读
> 更多短评 3 条
> 1人在读
> 6人读过
> 20人想读
订阅关于中国美学史(上下二卷)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fanneyfly 2014-08-05 11:48:29
王文生师和萧驰一样,是大陆赴美后,自觉进入“抒情传统”研究的代表。本书之外,另有《论情境》、《诗言志释》两书阐释“抒情传统”。
0 有用 孔默 2023-11-30 23:11:50 湖北
阅读这类论著,第一步是辨析其著书立说的基本观点,这本书的核心主张是“情味论”,且重点在“情”,换言之,即“抒情传统”。但以此来概括“中国美学”,却值得警惕,这很有可能是被追授的“传统”,是“传统的幻象”。从“味”切入,本不失为一种观察视角,但作者似乎有意忽略了“理味”“研味”等与抒情问题无关的含“味”关键词,乃至其曾引用的“道味”“义味”其实也与论体的关系更为密切。至于刘勰“余味”,首见于《宗经》... 阅读这类论著,第一步是辨析其著书立说的基本观点,这本书的核心主张是“情味论”,且重点在“情”,换言之,即“抒情传统”。但以此来概括“中国美学”,却值得警惕,这很有可能是被追授的“传统”,是“传统的幻象”。从“味”切入,本不失为一种观察视角,但作者似乎有意忽略了“理味”“研味”等与抒情问题无关的含“味”关键词,乃至其曾引用的“道味”“义味”其实也与论体的关系更为密切。至于刘勰“余味”,首见于《宗经》,前文有“《春秋》辨理”“(《尚书》)循理即畅”等,显然在谈论说理,反未涉抒情。而钟嵘虽批评“理过其辞”,但他强调“意”(“患在意深”“患在意浮”),而“志”“意”同训,焉能将“言志”“缘情”相对立呢?“在心为志”与“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均出自《毛诗大序》,本为一体。当然,这需详细考察“情”的观念史。 (展开)
0 有用 小泥子呀 2021-03-22 16:12:20
“无需寻求中国美学思想的现代转换,无需寻求美学话语于别的文化系统。而要集中力量去发现中国美学传统,抢救传统,弘扬传统,在传统基础上建立中国自己的美学体系。”王文生先生力主我国抒情文学传统,下卷明清篇写得尤为出色,值得一读
0 有用 孔默 2023-11-30 23:11:50 湖北
阅读这类论著,第一步是辨析其著书立说的基本观点,这本书的核心主张是“情味论”,且重点在“情”,换言之,即“抒情传统”。但以此来概括“中国美学”,却值得警惕,这很有可能是被追授的“传统”,是“传统的幻象”。从“味”切入,本不失为一种观察视角,但作者似乎有意忽略了“理味”“研味”等与抒情问题无关的含“味”关键词,乃至其曾引用的“道味”“义味”其实也与论体的关系更为密切。至于刘勰“余味”,首见于《宗经》... 阅读这类论著,第一步是辨析其著书立说的基本观点,这本书的核心主张是“情味论”,且重点在“情”,换言之,即“抒情传统”。但以此来概括“中国美学”,却值得警惕,这很有可能是被追授的“传统”,是“传统的幻象”。从“味”切入,本不失为一种观察视角,但作者似乎有意忽略了“理味”“研味”等与抒情问题无关的含“味”关键词,乃至其曾引用的“道味”“义味”其实也与论体的关系更为密切。至于刘勰“余味”,首见于《宗经》,前文有“《春秋》辨理”“(《尚书》)循理即畅”等,显然在谈论说理,反未涉抒情。而钟嵘虽批评“理过其辞”,但他强调“意”(“患在意深”“患在意浮”),而“志”“意”同训,焉能将“言志”“缘情”相对立呢?“在心为志”与“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均出自《毛诗大序》,本为一体。当然,这需详细考察“情”的观念史。 (展开)
0 有用 小泥子呀 2021-03-22 16:12:20
“无需寻求中国美学思想的现代转换,无需寻求美学话语于别的文化系统。而要集中力量去发现中国美学传统,抢救传统,弘扬传统,在传统基础上建立中国自己的美学体系。”王文生先生力主我国抒情文学传统,下卷明清篇写得尤为出色,值得一读
1 有用 fanneyfly 2014-08-05 11:48:29
王文生师和萧驰一样,是大陆赴美后,自觉进入“抒情传统”研究的代表。本书之外,另有《论情境》、《诗言志释》两书阐释“抒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