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托马斯·R·弗林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副标题: Existential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译者: 莫伟民
出版年: 2008-3
页数: 273
定价: 1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斑斓阅读·外研社英汉双语百科书系
ISBN: 9787560073958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副标题: Existential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译者: 莫伟民
出版年: 2008-3
页数: 273
定价: 1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斑斓阅读·外研社英汉双语百科书系
ISBN: 9787560073958
内容简介 · · · · · ·
《存在主义简论》与众多研究存在主义的著作相比,作者别具匠心地把存在主义定位为一种生活方式,力图全面展现存在主义哲学家的人间情怀,深入诠释存在主义思想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血肉联系。不仅梳理了存在主义的缘起、发展和式微的演变历程,还细述了存在主义思想对当代艺术、文学和政治活动的影响,重申了存在主义运动将继续在21世纪的哲学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
不可不看的牛津通识读本系列
存在主义简论的创作者
· · · · · ·
-
弗林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托马斯•R•弗林,埃默里大学哲学系教授。代表作有《萨特与马克思主义的存在主义:集体责任的试验案例》(芝加哥,1986)和《萨特、福柯与历史理性》两卷本(芝加哥,1997、2005)。
莫伟民,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现当代法国哲学的研究和教学,主持多个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社科规划的重点项目,出版过五部著作和译著,发表过50余篇学术论文,曾获得五项省部级科研奖励,2004年入选首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并先后三次以学者和教授身份在法国巴黎高师哲学系从事研究工作。
目录 · · · · · ·
前言
图目
第一章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
第二章 成为一个个体
第三章 人道主义:赞成与反对
第四章 本真性
第五章 一种经受磨炼的个体主义?存在主义与社会思想
第六章 21世纪的存在主义
术语表
· · · · · · (收起)
图目
第一章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
第二章 成为一个个体
第三章 人道主义:赞成与反对
第四章 本真性
第五章 一种经受磨炼的个体主义?存在主义与社会思想
第六章 21世纪的存在主义
术语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P163 意向性原则:意识的本质就是指向他者。 P165 随着我们知觉、设想、想象或回忆这些对象,或和这些对象有情感上的关联,我们“意向”这些对象的方式将有所不同。但在每一种情形中,有意识都是一种在世界中存在的方式。 P166 想象学方法的要点并不是(通过发现原因)去说明而是(通过描述本质或可理解的轮廓)让我们去审视。 P171 尼采:“亚里士多德说过,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神。但他忽略了第三类人:哲学家,他必须既是野兽又是神。” P173 每个阶段或领域都将揭示出与时间性的关系,正是这种时间性把这一阶段与其他阶段区分开来。这再次说明,时间具有本质。 P175 生活在这个阶段(审美阶段)并且能毕生生活在这个阶段的人都只关注现在,漠视作为忏悔的过去和作为义务的未来。 P177 伦理领域的两个明确特征,即作为忏悔的过去和作为义务的未来。 唯美主义者不能作出能使他或她成为自我的选择。 P179 整个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没有选择本身也是一种选择,我们同样要对此负责。 对人类现实(即人类)来说,生存就是选择,不再选择就是不再生存。 不道德的本质在于你要其他每个人都遵守规则,而唯独把你当作一个例外。 因为如果每个人都撒谎,那就无人可信,因而撒谎也就不可能了。这也暗示,这种行为使规则遵守者沦为规则破坏者实现其目的的工具。 P180 宗教个体是“超越善恶的”,并因此被看作是在不道德地行事。 P181 每次仍必须由我自身来解释神迹。 P182 爱意味着献出自我。 个体化选择显然是每个步骤的核心。 P183 存在主义者珍视模糊性。 只要在这个充满偶然性的世界上有可以被理解的意义,他们就总是试图从这样一个世界中理解这些意义。 存在主义确是一种自由哲学。 就其宇宙学意义而言,强力意志是推动宇宙的力量;从生...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63页 -
自由构成了存在主义者的终极价值,恰如本真性构成了他们的首要德行。但如同德·波伏娃所指出的,这并不是一种对一切都无所谓的、空洞的自由(在那里“一切都行”),也不是受规则束缚的“严肃之人”的自由,这种人把他的自由淹没在了社会的专制之下。像尼采一样,波伏娃发现虚无主义源于这样一种严肃精神的失败。随着人们开始拒斥宗教和哲学传统各种严谨的道德范畴,人们最终也拒斥了任何终极价值,这是一个被称为“虚无主义”的立场。但是相反,她提出,那些感受到生存的愉悦并获得其赏赐的人(即那些欣然接受其偶然性的人),会安然度过由尼采”上帝之死“所引发的虚无主义风暴。换言之,存在主义选择的”内容“就是自由本身。通过接受其彻底的偶然性和统一性的缺失,这种自由就会变得具体。再次,无论我现在是什么,我都以尚未成为的方式存在;即不局限于我现在是什么,而是有意识的超越自己。 萨特认为,个人具体自由的要求就是,个人在选择时要选择他人的自由。波伏娃的观点其实就是对萨特观点的一种发挥。这个具体意义上的”自由“意味着追寻一种他人的”开放的未来“,即实现他人的可能性以及自我可能性的最大化。在这方面,使他人受奴役或受压制,都将是”非本真性“行为,而奴役他人就更是如此,因为如同德·波伏娃所说,自由只有通过他人自由的无限运动才能本真地实现自身。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2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斑斓阅读·外研社英汉双语百科书系(共41册),
这套丛书还有
《古代战争与西方战争文化》《当代艺术》《权力、政治与WTO》《思想家莎士比亚》《简析荣格》
等
。
喜欢读"存在主义简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存在主义简论"的人也喜欢 · · · · · ·
存在主义简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真实性继而之后人必须完成的超越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关注点就是现实生存,也就是个体幸福,关注在时空中每一个时间维度的具体境遇哲学。 任何两个人、任何两种境遇都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彼此衡量。 意识到这个事实,就是经历一场危机。 ——加布里埃尔·马塞尔 “存在主义的产生不仅有经济危机、一战、二战、社会变革等深刻的社会... (展开)
学灰:看的时候也就有那么一两千次想弃书吧(哼)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真的差点原地去世。用多快的速度看完的,其中的内容就以10倍的速度从我脑子里溜走。对哲学领域的不熟悉以及对自己的盲目自信导致这次选书失误。 不过,再怎么看不懂,再怎么没脑子,烂笔头还是要有的。首先,通过本书,了解到哲学其实是有两类关于”真理“...
(展开)
> 更多书评 1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5)7.5分 225人读过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6.8分 68人读过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7)暂无评分 1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牛津通识读本系列 (休小谟)
- 斑斓阅读·外研社英汉双语百科书系 (MyLibrary)
- 存在主义心理网推荐书目 (一兜麦)
- 「斑斓阅读」双语百科 (夏珞)
- 2009购书录 (Rodolfo)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存在主义简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慢枪手L 2013-04-10 00:46:04
其实只看了半本,每次都觉得只看中文好浪费。囧。
4 有用 信心不逆熊先生 2011-10-04 09:54:22
烂书一本
0 有用 冬菇猫 2009-05-25 23:30:31
晦涩了一点。能吃的都吃了。受益的还很受益。因为问题很多,欧陆哲学那本我会仔细看==
5 有用 Peter Cat 2014-06-29 00:35:34
只有第一章,让我振奋了下。。。
0 有用 玉翱 2013-01-09 23:53:30
中英文双语的……所以其实非常非常非常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