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西方美学史》首次出版于1963年,是中国学者撰写的首部美学史著作,代表了迄今为止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
一部美学史并不单一的只是纯粹美学理论的历史,而且还是人类心灵自我展现的历史。本书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第二部分是17、18世纪和启蒙运动;第三部分是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本书所选择的主要流派中代表人物是以“影响较为深远,公认为经典性”为原则,来说明历史发展线索;在对每一位美学家的评述,也是先介绍总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再分析和评价其具体美学观点,总结其得失,在美学领域具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简介 · · · · · ·
朱光潜,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一生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研究,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等。此外,还著有《谈文学》《谈美书简》等理论读物。
目录 · · · · · ·
序 论
第一部分 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
第一章 希腊文化概况和美学思想的萌芽
第二章 柏拉图
第三章 亚理斯多德
第四章 亚力山大理亚和罗马时代:贺拉斯,朗吉弩斯和普洛丁
· · · · · · (更多)
第一部分 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
第一章 希腊文化概况和美学思想的萌芽
第二章 柏拉图
第三章 亚理斯多德
第四章 亚力山大理亚和罗马时代:贺拉斯,朗吉弩斯和普洛丁
· · · · · · (更多)
序 论
第一部分 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
第一章 希腊文化概况和美学思想的萌芽
第二章 柏拉图
第三章 亚理斯多德
第四章 亚力山大理亚和罗马时代:贺拉斯,朗吉弩斯和普洛丁
第五章 中世纪:奥古斯丁,托玛斯?亚昆那和但丁
第六章 文艺复兴时代:薄迦丘,达?芬奇和卡斯特尔维屈罗等
第二部分 十七八世纪和启蒙运动
第七章 法国新古典主义:笛卡儿和布瓦罗
第八章 英国经验主义:培根,霍布士,洛克,夏夫兹博里,哈奇生,休谟和博克
第九章 法国启蒙运动:伏尔太,卢骚和狄德罗
第十章 德国启蒙运动:高特雪特,鲍姆嘉通,文克尔曼和莱辛
第十一章 意大利历史哲学派:维柯
第三部分 十八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
甲 德国古典美学
第十二章 康德
第十三章 歌德
第十四章 席勒
第十五章 黑格尔
乙 其他流派
第十六章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时期美学(上)
第十七章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时期美学(下)
第十八章 “审美的移情说”的主要代表:费肖尔,立普斯,谷鲁斯,浮龙?李和巴希
第十九章 克罗齐
丙 结束语
第二十章 关于四个关键性问题的历史小结
附录:简要书目
· · · · · · (收起)
第一部分 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
第一章 希腊文化概况和美学思想的萌芽
第二章 柏拉图
第三章 亚理斯多德
第四章 亚力山大理亚和罗马时代:贺拉斯,朗吉弩斯和普洛丁
第五章 中世纪:奥古斯丁,托玛斯?亚昆那和但丁
第六章 文艺复兴时代:薄迦丘,达?芬奇和卡斯特尔维屈罗等
第二部分 十七八世纪和启蒙运动
第七章 法国新古典主义:笛卡儿和布瓦罗
第八章 英国经验主义:培根,霍布士,洛克,夏夫兹博里,哈奇生,休谟和博克
第九章 法国启蒙运动:伏尔太,卢骚和狄德罗
第十章 德国启蒙运动:高特雪特,鲍姆嘉通,文克尔曼和莱辛
第十一章 意大利历史哲学派:维柯
第三部分 十八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
甲 德国古典美学
第十二章 康德
第十三章 歌德
第十四章 席勒
第十五章 黑格尔
乙 其他流派
第十六章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时期美学(上)
第十七章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时期美学(下)
第十八章 “审美的移情说”的主要代表:费肖尔,立普斯,谷鲁斯,浮龙?李和巴希
第十九章 克罗齐
丙 结束语
第二十章 关于四个关键性问题的历史小结
附录:简要书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康德承认神、灵魂不朽、自由意志之类的传统概念都是无法证实的,却又主张为着使实践道德活动具有最高的指导原则,还必须假定他们的存在。他虽承认物自体的存在,承认物质世界是经验和感性知识的来源,却又认为要使知识可能,就必须假定人心中先天就有一些先验范畴,而知识所能达到的知识现象而不是本体或物自体,本体却是不可知的……康德的总目的是在知情意(哲学、伦理学、美学)三方面都要达到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调合;用逻辑术语来说,他要证明这三方面的共同基础在“先验综合”。p343&346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43页 -
(康德就“质”定义审美判断)审美趣味是一种不凭任何利害计较而单凭快感或不快感来对一个对象或一种形象显现方式进行判断的能力。这样一种快感的对象就是美的。p353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4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西方美学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1 条 )


我们阅读,我们审美,但到底美是什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西方美学史》初版在1963年发行,此后的数十年中,这本教科书式的西方美学通史经历了数十次的再版,朱光潜先生在书中提及的观点和理论放到当下依旧极具参考价值。 因此在初版近60年之后,我们在2021年还可以看到全新版本的《西方美学史》。 朱光潜先生的这本《西方美学史》是... (展开)

关于“逼真”、典型、艺术美与自然美的关系问题的探讨
西欧美学从十七世纪开始步入法国主导的新古典主义,此时正值法国中央集权高度发展,法国新古典主义文艺作为法国理性主义哲学的体现,不可避免地体现了美学中的理性主义,即对是非善恶美丑评判的标准始终是主观的,由此引起文艺被完全被认为是理智的、片面强调理性而忽视感性认...
(展开)

朱光潜谈美学——西方美学史四个关键性问题历史小结之 美的本质问题
主持人(下称“主”): 今天,我们“读大家,谈学问”栏目组有幸邀请到隐居多年的朱光潜先生来到我们现场,来与大家讨论西方美学的发展。朱老您好!(朱光潜先生上,握手) 朱光潜(下称“朱”): 大家好!主持人好!好些年没有与大家见面了,提前祝大家春节快乐! ( ...
(展开)
> 更多书评 6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9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8.7分 4866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8.6分 452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3)9.1分 334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1)8.5分 27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年入手 (浴缸)
- 小书馆 (peace&love)
- 哲学、社科、历史、艺术 (也行)
- 艺术书 (陈树晴)
- 我最爱的图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西方美学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陌生人 2022-04-03 23:39:21
我只看懂了序论
2 有用 烤鸡腿儿 2021-05-08 08:22:11
希望能在我三十岁之前读完
0 有用 penny-penny 2023-01-10 22:15:54 上海
可惜只读了上册,下册未读完就到期归还了。整体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整理西方美学历史的书籍,但因未读过里面总结的人物的代表著作,故而也只能算是门外汉走马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