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作者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丈夫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我们仨的创作者
· · · · · ·
-
杨绛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杨绛(1911- ),本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随笔集《将饮茶》,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
目录 · · · · · ·
喜欢读"我们仨"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我们仨"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来说两句
短评 · · · · · · ( 全部 69255 条 )
我们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628 条 )
杨绛和钱钟书教会我的关于爱的7件事
昨天又忍不住看了一遍《我们仨》,虽然有淡淡的抹不去的伤感,但更多的是留在心中的美好。 如今,他们都不在了,但他们的故事却会一直流传下去。 我一直很喜欢,也很羡慕钱钟书和杨绛一家。 所谓幸福,大抵就是他们仨在一起的样子。 于是,我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榜样。 1,做一...
(展开)
论坛 · · · · · ·
无趣的个人生活杂记而已 | 来自Nikki薄荷味 | 19 回应 | 2024-12-04 17:33:27 |
边看边哭,一直哭一直哭 | 来自Dobby is free | 8 回应 | 2024-12-04 17:32:54 |
这段是什么意思实在不理解 | 来自www | 5 回应 | 2024-11-28 20:57:30 |
称杰出女性为“先生”的用法已经过时了 | 来自人类植物 | 12 回应 | 2024-11-24 21:34:38 |
钱锺书之 “精明”,从两件小事中可以看出一些 | 来自哲别 | 1 回应 | 2024-09-11 15:55:49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5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9.1分 49603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9.0分 8597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8.9分 4801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8.9分 454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陆智昌设计的几本书 (casawood)
- 一湄私人书橱 (一湄)
- 电子书 (Wennie)
- 你好好睡,我好好读书。等你醒了我们聊柏拉图。 (琼斯黄🦦)
- 值得看看的一些文史哲闲书 (froggy)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211本二手书欲转让 (0.01 至 130.00元)
- 在豆瓣转让 有16712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我们仨的评论:
feed: rss 2.0
142 有用 Paradox 2013-01-19 23:48:07
两部分文章,一虚一实,前一部以驿道比人生,客栈比寓所,道尽生离死别种种难舍,但却以虚衬实,好似一个悲伤的童话,最后相依为命的一家三口最终散失于古驿道。第二部分叙事跨度大,细节更丰富,而且是平实的回忆散文,能够窥见这一学者家庭的一些生活细节。尤其对了解钱钟书人生际遇和性格特点有很大帮助。杨绛孤身一人回忆逝去的至亲,文字中未见过重的悲伤和遗憾,透露出来的是对温馨生活的回忆,这回忆传递出阵阵温暖让杨绛的... 两部分文章,一虚一实,前一部以驿道比人生,客栈比寓所,道尽生离死别种种难舍,但却以虚衬实,好似一个悲伤的童话,最后相依为命的一家三口最终散失于古驿道。第二部分叙事跨度大,细节更丰富,而且是平实的回忆散文,能够窥见这一学者家庭的一些生活细节。尤其对了解钱钟书人生际遇和性格特点有很大帮助。杨绛孤身一人回忆逝去的至亲,文字中未见过重的悲伤和遗憾,透露出来的是对温馨生活的回忆,这回忆传递出阵阵温暖让杨绛的晚年不感孤寂,也让读者感叹不已。 (展开)
1474 有用 莎莫吴 2014-04-27 16:07:52
好看当然是很好看,不过杨绛刻意压抑着什么没说,却又让你强烈感知到它的存在。
980 有用 Iris 2016-05-27 17:39:36
一开始不懂第二部分,于是从第三部分开始看,最后再看第二部分,才知道是用梦境的形式写钱钟书和女儿逝世前的日子。非常钦佩杨绛先生书里体现出来的克制,在90多岁的高龄,回忆已经离世的丈夫和女儿,但书里不见痛彻心扉,反而常常因一些生活中的细节感到忍俊不禁。很多人纪念杨绛先生朋友圈刷了屏,她的只言片语也成了感悟人生的鸡汤,可是,先生的学识、背景、品格,我们只不过见了冰山一角而已。知乎上有个问题“如何评价杨绛... 一开始不懂第二部分,于是从第三部分开始看,最后再看第二部分,才知道是用梦境的形式写钱钟书和女儿逝世前的日子。非常钦佩杨绛先生书里体现出来的克制,在90多岁的高龄,回忆已经离世的丈夫和女儿,但书里不见痛彻心扉,反而常常因一些生活中的细节感到忍俊不禁。很多人纪念杨绛先生朋友圈刷了屏,她的只言片语也成了感悟人生的鸡汤,可是,先生的学识、背景、品格,我们只不过见了冰山一角而已。知乎上有个问题“如何评价杨绛先生”,一句“不敢评”的回答拿了2000多赞,深以为然。老一辈的知识分子,哪是我们这种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经历过、也没见过什么大世面、更没好好读过书的人能评的? (展开)
208 有用 小十三 2018-03-12 20:08:06
可能人太聪明了,不论学术上有什么成就,生活里始终都会有带一点儿自负的感觉,文字语言自然没得说,但是带着有点淡淡压抑,又有点稍稍自作清高的感情描述,始终打动不了我这俗人,看的泪流满面的各位,想必都是至情至性的才子佳人吧
4604 有用 娅 2013-06-16 10:46:36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