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作者强调:21世纪的中国人必须树立的一个新观念便是: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中国“现代国家”的最大资源。21世纪的中国能开创多大的格局,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中国人是否自觉地把“现代国家”置于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之源头活水中。做中国人意味着属于当今世界唯一有可能在西方主导下争取文化独立的文化民族,唯一有可能充分获得自我尊严的民族。一个完全被西方所笼罩的非西方民族是没有尊严的,因此,做中国人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因为你有历史的可能性。中国的软实力在于“儒家社会主义”,深入发掘“儒家社会主义”的深刻含义是21世纪的最伟大课题。近百年前胡适留美时曾言:“以数千年之古国,东亚文明之领袖,曾几何时,乃一变而北面受学,称弟子国,天下之大耻。”中国大学之真精神和真生命在于对这一大耻的自我意识中。
文明·国家·大学的创作者 · · · · · ·
-
甘阳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甘阳,杭州人,知青出身,曾先后在中国和美国求学。1999—2009年任教于香港大学。2009年起出任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博雅学院院长,通识教育总监。
目录 · · · · · ·
社会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关于中国的软实力
三种传统的融合与中华文明复兴
中国道路:三十年与六十年
再谈中国道路
文化中国与乡土中国:後冷战时代的中国前景及其文化
· · · · · · (更多)
社会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关于中国的软实力
三种传统的融合与中华文明复兴
中国道路:三十年与六十年
再谈中国道路
文化中国与乡土中国:後冷战时代的中国前景及其文化
费孝通《江村经济》再认识
邹谠教授《中国革命再阐释》编者前言
汪晖教授《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评议
中国论述与亚洲论述
中编 第二次思想解放
从第一次思想解放到第二次思想解放
重新阅读西方(“西学源流”丛书总序)
古典西学在中国
文明对话:为什么?谈什么?怎么谈?
“反美世纪”与“新世界主义”
(1)新帝国与“反美世纪”
(2)美国走向“布什民族”
(3)中国的“新世界主义”
(4)“拿起你的鞭子!”
超越西方文化左派
细读《文化与社会》
下编 大学
从富强走向文雅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大学通识教育
中国大学人文教育面临的七个问题
大学通识教育的纲与目
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
(1)附文一 《莎士比亚的政治哲学》:一次以经典细读和小班讨论为核心的通识课程试验(赵晓力、吴飞)
(2)附文二 作为文化事业的通识教育:“全国首届文化素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综述(吴飞、赵晓力)
通识教育:美国与中国
通识教育在中国大学是否可能
中国通识教育的务实之道
大学改革四论
(1)大学改革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2)华人大学理念与北大改革
(3)北京大学与中山大学改革的初步比较
(4)华人大学理念九十年
留学运动三十年
附录
附录一 十问甘阳
附录二 “我宁愿改革速度慢一点”
附录三 美育与通识教育(潘公凯、甘阳)
附录四 从第三届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谈起
篇目说明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谈文理贯通,老老实实说自然科学家最爱谈这个事情了,因为他不大知道哦有什么人文标准,他认为背两首唐诗宋词就很有文化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22页 -
比如说我一直和有些朋友说,国防部长这个词就不对,应该用兵部尚书,为什么不能用?你这个词大不相同,你如果建立兵部尚书,现在的中国军方就会重新重视中国历史传统,中国的国防部长可能就没有必要去看什么美国国防部长的传记,那和你没有关系的,他可能马上就会去看中国历代兵部尚书的传记,美国国防部长和你有什么关系,英国国防部长和你有什么关系,而且你甚至都不知道美国国防部长和英国国防部长以前不叫国防部长,叫战争部长,都不知道,就瞎看人家的书,然后以为和他有什么关系。就是你的整个思想认同到底是横的还是竖的,这个事情非常关键。我为什么要强调“中国道路”,就是如果不能和中国文明几千年传统建立起一种有机关系,整个讨论是有问题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文明·国家·大学"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文明·国家·大学"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古今中西之争 7.8
-
- 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 7.6
-
- 将错就错 7.9
-
- 别求新声 8.5
-
- 对话启蒙时代 7.8
-
- 八十年代文化意识 8.0
-
-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 8.5
-
- 民主四讲 7.9
-
- 去政治化的政治 8.6
-
- 区域:亚洲研究论丛(第二辑) 7.8
文明·国家·大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转】中国崛起与文明国家
> 更多书评 16篇
-
PaPaPaLove (吴莫愁,你可以教我跳舞吗!)
谈文理贯通,老老实实说自然科学家最爱谈这个事情了,因为他不大知道哦有什么人文标准,他认为背两首唐诗宋词就很有文化了 所谓的通识教育原来一直都有理解误区,通识的意义在于使现代社会分工化的人们成为一个历史文明共同体,这句话要警醒自己2012-11-06 15:13:20 2人喜欢
-
蜡树orsay (冬天来了)
-
比如说我一直和有些朋友说,国防部长这个词就不对,应该用兵部尚书,为什么不能用?你这个词大不相同,你如果建立兵部尚书,现在的中国军方就会重新重视中国历史传统,中国的国防部长可能就没有必要去看什么美国国防部长的传记,那和你没有关系的,他可能马上就会去看中国历代兵部尚书的传记,美国国防部长和你有什么关系,英国国防部长和你有什么关系,而且你甚至都不知道美国国防部长和英国国防部长以前不叫国防部长,叫战争...
2013-03-24 21:48:19 1人喜欢
-
蜡树orsay (冬天来了)
论坛 · · · · · ·
居然这么厚 | 来自势如 | 14 回应 | 2012-02-02 15:36:44 |
没去发布会太遗憾了。。 | 来自月光下的理查德 | 4 回应 | 2012-01-22 01:03:33 |
目录 | 来自酒药女佛 | 3 回应 | 2012-01-20 10:53:53 |
发布研讨会及录音 | 来自酒药女佛 | 2012-01-02 11:05:53 | |
没去发布会太遗憾了。。 | 来自月光下的理查德 | 2011-12-31 00:44:4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8.6分 4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2年图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 【三联学术 2011—2018】 (三联学术)
- 37°暖书单(二) (37°暖)
- 深圳读书月“2012年度十大好书”百本入围 (黄小蓉)
- 深圳读书月2012年度十大好书初选书单 (贱草)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文明·国家·大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佐为 2020-05-03 17:08:40
主要读完了前两编,其实很多讲演会议文章之前都读过,如今看觉得甘阳还是敏锐。细读威廉斯尤其棒。通三统基本上顾及到了政治自由主义,经济社会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三个面向。即便是关于所谓的中国道路,甘阳仍不忘强调其价值上的规范含义,也就是在现代文明的基础上从西方文明的束缚中摆脱出来找到自己的主体性。也是对胡温时代意识形态的脆弱和正当性上的不自信起到一个补足的作用。第一编里的文章中少有的几点批评政府的地方虽是... 主要读完了前两编,其实很多讲演会议文章之前都读过,如今看觉得甘阳还是敏锐。细读威廉斯尤其棒。通三统基本上顾及到了政治自由主义,经济社会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三个面向。即便是关于所谓的中国道路,甘阳仍不忘强调其价值上的规范含义,也就是在现代文明的基础上从西方文明的束缚中摆脱出来找到自己的主体性。也是对胡温时代意识形态的脆弱和正当性上的不自信起到一个补足的作用。第一编里的文章中少有的几点批评政府的地方虽是点到为止但却十分尖锐。对中国学术界的鞭策是提出自己的问题而不是跟着西方屁股后面跑。即便92年的文章也不完全过时,仍有着难得的敏锐和远见。对汪晖的评议见其视野宏阔。对西方左派学界内部的梳理和批评很有启发意义。作为一个教育家,落脚点在文化和通识教育上 (展开)
23 有用 不发奋子 2013-06-29 01:05:05
這本胡說八道的書豆瓣評分居然如此之高。如果僅僅是觀點問題也就算了,前幾篇報紙訪談,連語句都不通,信口開河。「性別、種族、同性戀、還有什麼酷兒問題,這些問題對中國並不是最重要問題...不要讓雞毛蒜皮的問題來模糊自己的基本方向和主導性問題」...
2 有用 Alfie 2012-02-15 14:10:54
细读Raymond Williams那篇是整个通三统的具体和深化。
2 有用 懒风 2012-10-11 13:45:18
我之所以给这本书打五星,并非想表达我对甘先生的敬仰之意。我只是在这书里充分地找到了我长期以来心结的缘由,并终于可以从他人的理论上来验证我曾有过的思考,并为我高考英语不及格作一个充满力量的辩护。并且,以此书向各种不以为中国人为荣者,翻一个白眼。
13 有用 安提戈涅 2012-05-09 22:54:00
为什么比较文学是个鸡肋学科?因为到头它也没搞明白比较何为。所谓“贯通中西”、“东海西海、心理悠同”、“文明对话”云云都是痴人说梦。《文明·国家·大学》对搞西学的人未尝不是一个提醒:我们怎样研究西方?我们的立场是什么?我们研究的目的是么?以文化民族主义者的姿态,甘阳大言炎炎,使我确信研究之基,不妨视为所谓“文化主题性”,心怀着中国问题,才是研究西学的目的所在,因而要反思的是,怎样在西方的范畴、言辞、... 为什么比较文学是个鸡肋学科?因为到头它也没搞明白比较何为。所谓“贯通中西”、“东海西海、心理悠同”、“文明对话”云云都是痴人说梦。《文明·国家·大学》对搞西学的人未尝不是一个提醒:我们怎样研究西方?我们的立场是什么?我们研究的目的是么?以文化民族主义者的姿态,甘阳大言炎炎,使我确信研究之基,不妨视为所谓“文化主题性”,心怀着中国问题,才是研究西学的目的所在,因而要反思的是,怎样在西方的范畴、言辞、理论、构架中突围而出,反诸自身。收录的文章大多都极为感兴趣,对《文化与社会》的细读真功夫确凿,受益良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