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内容:第一部分五篇,举例说明某一类题材故事与佛教故事之间的关联。重点述中国作者之化洋为土,推陈出新。
第二部分一篇,阐述了八仙的变换及其源流。
第三部分五篇,分述几种器物在儒释道三教和高层与全社会中的使用及其中蕴含着的种种特殊意义。
必须说明,本书稿力求普及,并非高深的论文结集。我们参考了力所能及搜集到的重要资料。好比布置房间,陈设加床、铺盖、桌椅、书画、灯具等等,全是买来的。也有几件是本客自制。可是,室内装饰意匠是笔者的。当今“知识爆炸”时代,我们未见到的材料必然极多。因此,也就不再列参考资料目录啦!
作者简介 · · · · · ·
白化文,1930年生,北京市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现已退休。已发表单行本著作30余种,主要有《佛光的折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汉化佛教法器服饰略说》、《学习写对联》、《承泽副墨》、《汉化佛教与佛寺》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专科目录、敦煌学、佛教等。担任中华书局《文史知识》杂志编委。
目录 · · · · · ·
引子
仙、鬼、轮回与因果报应
神通变化:小说助成了神佛
从“一角仙人”到“月明和尚”
龙女与柳毅的传承
封建士子的白日梦
八仙
试释如意
话拂尘
拄杖、禅杖与锡杖
话“法轮”
· · · · · · (收起)
仙、鬼、轮回与因果报应
神通变化:小说助成了神佛
从“一角仙人”到“月明和尚”
龙女与柳毅的传承
封建士子的白日梦
八仙
试释如意
话拂尘
拄杖、禅杖与锡杖
话“法轮”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大家小书(共384册),
这套丛书还有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世界桥梁趣谈》《简易哲学纲要》《中国文学史导论》《诗论》
等
。
喜欢读"三生石上旧精魂"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三生石上旧精魂"的人也喜欢 · · · · · ·
三生石上旧精魂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堪比整容的佛教本土化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虽然是佛学院的教授,社科院佛学研究中心的特约研究员,但是白化文先生的这本书却写得生动活泼且幽默,完全就是一个可爱的学者妙趣横生和读者讲故事的姿势,让读者一点也不受累不皱眉地就能边读边笑边涨佛学知识。 白化文先生这本书探讨的主要是佛教对中国文化的间接和直接影响... (展开)
小说是意识形态的主渠道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可圈可点的地方 这本书写得特别有意思,文字功夫也深厚,读起来唇齿留香。 有些用语我还特地抄写下来 “脍炙人口,不烦具引,辄作分析”“吹嘘风雨,震动雷电”“出入水火,移易山川”“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作者旁征博引,对各派源流讲解得甚是精道。 二、有趣的地方 最... (展开)
考据与嬗变 | 《三生石上旧精魂》
最近读的几本都是需要细读的硬书,趁着过节,给自己放个假,读一本小书——所谓小书当然是指我读此书的方法小,走马观花,不求甚解;此书考据充分,文笔雅趣,非小字可以概括。 此书的主要内容是对一些来自南亚次大陆和外来佛教的传说故事本土化进程的考据,比如讲落魄读书人的...
(展开)

佛教故事如何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挺有意思的文集,谈的是佛教进入中国之后,佛教中的那些概念如何融入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产生了哪些新的内容。例如传统的魂归泰山与佛教地狱轮回结合产生了阎王殿这个独有的设定,龙女故事与神通传奇产生了狐狸精,中国传统对服食成仙的迷恋与佛教碰撞产生了黄粱一梦,读起来...
(展开)
> 更多书评 1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大家小书 (张遂州)
- 好玩的书 (xxx)
- 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 (随云)
- 【神秘主义与中国幻想文学】参考用书 (呱啦啦)
- 【小蠹书箱】怪力乱神 (小米=qdmimi)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三生石上旧精魂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神威 2012-06-21 15:28:31
随弥萌萌读此书,140字不够我吹牛打屁,详评见长评
0 有用 光涪 2019-05-14 17:08:13
略看看书中引到的材料吧,议论则极鄙俗
12 有用 丁一 2017-05-12 21:11:37
净瓶漱口杨柳刷牙, 如意搔痒拂塵驱蚊, 锡杖敲门兼防狗, 佛教影响中国, 中国消遣佛教
0 有用 河南 2014-01-02 14:20:52
故事流变,反照作者及其时代的心理投射。
0 有用 游魂 2012-09-07 00:27:10
老学究 研究参考文章 略显枯燥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