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作为科学体系第一部分的《精神现象学》的任务001
第一节 现象学体系和哲学全书体系 004
第二节 黑格尔对科学体系的理解 013
a) 哲学作为“科学” 013
b) 绝对的和相对的知识;哲学作为科学的体系 018
第三节 标明体系第一部分特征的两个标题的意义 023
a) “意识经验的科学” 023
b) “精神现象学的科学” 030
第四节 《精神现象学》作为体系之第一部分的内在任务 034
a) 绝对知识的自我实现 034
b) 对《现象学》意图的误解 036
c) 与黑格尔争辩的条件038预先考察 041
第五节 《现象学》的前提,其始于绝对的绝对开端 043
a) 精神之自我实现的阶段 044
b) 哲学作为其前提的展开;有限性问题和黑格尔的无限性难题 047
c) 关于文献,关于“存在”和“存在者”的术语以及阅读时的内心态度的简短提示 051
第一部分:意识 055
第一章 感性确定性 057
第六节 感性确定性的直接对象 058
a) 直接知识作为我们绝对认知者的必然的最初对象 058
b) 事实本身的自在和自为存在以及“旁观”绝对知识;“超离的”绝对知识 062
c) 感性确定性之对象或知识的直接性;“纯存在”,现存性 067
d) 感性确定性的直接的纯存在中的差别和中介性——“这一个”样例之丰富性,作为我或作为对象的这一个 073
e) 直接性和中介、本质和非本质的东西在感性确定性本身上的差别之经验;作为本质的这一个,它作为现在和这里的意义,作为这一个的本质之共相 075
f) 表述共相的语言和所意指的个别——存在论差异和辩证法 079
第七节作为直接之物之本质的中介性和辩证的运动 084
a) 意指活动作为感性确定性之本质;意指活动的当时性和普遍性 084
b) 我与对象无差别的感性确定性的直接性;已经指出的个别现在通过其运动达到共相087
c) 作为对有限事物之扬弃,作为辩证法的绝对知识之无限性;与黑格尔辩证法争辩的开端——存在之无限性或有限性 090
d) 有关存在之无限性问题的照准点:精神从相对的东西中超离;无限性的逻辑的和主观的根据 094
第二章 知觉 101
第八节 知觉意识及其对象 101
a) 知觉作为感性确定性和知性之间的中介和过渡 101
b) 物作为知觉之本质性的东西;物性作为特质之“又”的
统一 105
c) 作为特有品性之条件的物的排他的统一性;知觉对象之特有品性和错觉之可能性 108
第九节 知觉进行中介的矛盾性 111
a) 错觉之可能性作为抓取和反思的知觉本身之矛盾的根据 111
b) 作为抓取和反思的知觉中的物之矛盾的“一”和“又”的交替分配 114
c) 物自身中的矛盾——自为存在和为他存在——以及知觉之反思的落空 116
第三章 力和知性 121
第十节认识的绝对性 121
a) 作为存在论的绝对认识 121
b) 物的矛盾性在其作为力的本质中的统一 126
c) 有限的和绝对的认识——“现象和超感的世界” 131
第十一节从意识向自我意识的过渡 139
a) 力与诸力的游戏;为他存在中的自为存在 139
b) 诸力之游戏的现象和规律的统一 144
c) 自我的无限性;作为λóγο的精神,自我、神和ǒν 153
第二部分:自我意识157
第十二节 自我意识作为意识之真理159
a) “它本身之确定性的真理”159
b) 从意识向自我意识过渡的意义 162
第十三节 自我意识的存在 168
a) 在其独立性中赢获本己之本己存在 168
b) 自持之物的新的存在概念,生命;黑格尔那里的存在与时间——“存在与时间” 173
结论 183
编者后记 184
重要词语德汉对照表 189
· · · · · · (
收起)
0 有用 之乙 2023-09-06 21:44:06 安徽
书中引用的黑格尔的有些原文与现有商务的中译本有比较大的出入。译者翻译时似乎完全没有参考中译本。如此书中出现什么“诸力的游戏”,可是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商务中译本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力的游戏”,而是“力的交替作用”。
2 有用 草喵 2022-08-16 15:01:05
原来海德格尔在讲座里说话是这么逻辑严谨的。开篇就从《精神现象学》写作的目标、意图,梳理出黑格尔体系和科学之科学(即绝对知识)的关系。论据充分,用词严谨,读不懂精神现象学的拿这本当入门都可以。和《存在与时间》诗歌一样的文风完全不是一回事。
2 有用 向河梁回头万里 2018-08-20 02:50:42
(暂不提细节)著作的内在几乎时刻要求着读者的双重卷入,思辨的—现象学的,以致更好的阅读方式乃是卷入与这一文本直接对应的写作!进而每一小段道路上于自我壅塞处的停顿、疏通、争辩,无尽的耐心与动荡的平静…
0 有用 GrootJiang 2024-01-17 21:41:09 北京
比他的《黑格尔》一书好读太多了,毕竟是讲座,比起笔记来,更流畅也更亲切。虽然还是一知半解。海德格尔对自我意识的解构强化了人的本体论,这种强调完成了对超感性的意识的克服,颇为精妙,这大概就是个体能力不断巩固过程中的一种历史结果。对海德格尔还有些问题需要以后去回答:一是个体的“神性”(大概这是个先入为主的判断)是如何从黑格尔到尼采再到海德格尔演进清晰的;二是存在主义哲学又是在各种语境下被破题的?
2 有用 逃逸线在睡觉 2022-11-15 14:57:59 北京
海德格尔对疑难的讲解真的都非常到点上,体现出自己与“流俗的”哲学家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