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忏悔录(英汉双语)》内容简介:纵观历史,有的书改变了世界。它们扭转,我们看待自身和他人的方式。它们引发争论,产生异见,挑起战争,催化革命。它们发人深省,激发愤懑,鼓动情绪,提供慰藉。它们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摧毁了我们的生活。现在,《伟大的思想》丛书带您领略伟人的思想家、先驱、激进分子和梦想家的著作,他们的思想撼动了旧有的文明,塑造了我们现在的样子。
忏悔录的创作者
· · · · · ·
-
列夫·托尔斯泰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超值附赠」托尔斯泰生平简表
了解更多托尔斯泰事迹,欢迎购买本书阅读
〔俄〕列夫·托尔斯泰 лев толстого(1828.09-1910.11)
1828年出生于贵族家庭,童年不幸丧父丧母。
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后退学回乡,投身农奴制改革。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服役,发表处女座《童年》。
1855年11月进入彼得堡文学界,受到作家们的热情欢迎。
1863-1869年创作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问世以来,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1873-1877年,经过12次修改,完成《安娜·卡列尼娜》,小说技艺炉火纯青。
1879年,因无法长期忍受理想与现实的背离,突发精神危机,撰文记录自己精神探索过程,取名《忏悔录》。从此远离贵族生活,衣食简朴,亲自从事体力劳动。
1889-1899年,完成长篇小说《复活》,深刻、全面、有力地批判俄...
「超值附赠」托尔斯泰生平简表
了解更多托尔斯泰事迹,欢迎购买本书阅读
〔俄〕列夫·托尔斯泰 лев толстого(1828.09-1910.11)
1828年出生于贵族家庭,童年不幸丧父丧母。
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后退学回乡,投身农奴制改革。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服役,发表处女座《童年》。
1855年11月进入彼得堡文学界,受到作家们的热情欢迎。
1863-1869年创作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问世以来,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1873-1877年,经过12次修改,完成《安娜·卡列尼娜》,小说技艺炉火纯青。
1879年,因无法长期忍受理想与现实的背离,突发精神危机,撰文记录自己精神探索过程,取名《忏悔录》。从此远离贵族生活,衣食简朴,亲自从事体力劳动。
1889-1899年,完成长篇小说《复活》,深刻、全面、有力地批判俄国社会。
1910年,为寻求精神自由离家出走,后病逝于小车站,享年82岁。
目录 · · · · ·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现在,我的生活停顿了。我能呼吸,能吃,能喝,能睡;同时又不能呼吸,不能吃,不能和,不能睡,行尸走肉一般。我对欲望的满足已经是做不理智了,因为无论我想得到什么,从念起的那一刻就明晓:“不论能否满足这个欲望,最终的结果依然是虚妄。” 真相就是——生命是彻底的虚无。 我碌碌无为地活,碌碌无为地过,在走过漫长的人生道路后,不经意间走到一个深渊边上,并且清楚地看到,除了死亡,生命的前方竟然什么都没有!我无法停下脚步,无法退回去,也不能闭上眼睛不看那万劫不复。除了幸福生活的幻想,除了真正的苦难和死亡,前方竟然什么都没有。 我不能说我“想”自杀,因为引诱我拜托生命束缚的力量,比我的区区之“想”更强大。这种力量,类似从前对生存的渴求,但方向却是相反的。它所有的力量都在拖拽我远离生命,使得自杀的念头很自然地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和从前改善生活的念头一样,这个念头警示如此强烈地吸引我。但为了不让它唐突地称为显示,我不得不采用一些巧妙的手段来拖延。我之所以还不给予结束生命,是因为我千方百计地理清头绪,摆脱生命意义的羁绊。我当时就对自己说,如果理不清头绪,那么对于自杀这件事,我永远都来得及。 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我畏惧生命,却又迫切地想逃离它,与此同时,对它还抱有某种希望。 对于我来说,内心世界呈现出来的是另外一种景象:我之所以有生命,是有人给我开了一个谎谬又恶毒的玩笑。 为了什么辛苦?为了什么忙?人们怎么能不认识到这点呢?怎么能继续活下去呢?这真是最不可思议的!只有迷醉于世俗生活才能活下去,哪里有酒哪里醉,但梦醒时分就会认清,这一切都是欺骗,愚蠢的欺骗!这不再令人觉得有趣或是可笑,仅仅是残酷和愚蠢。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四章 对生命意义的猜测 -
我曾真心实意地想当一个好人,但那时我太年轻,年少轻狂,又孤独一人。每当我寻找为善之道时,我孤立无援。每一次,当我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愿望,也就是想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时,世人却用蔑视和讥笑对待我。但每当我沉迷于可憎的情欲时,却是一路的掌声和加油声。我过去的爱慕虚荣、争权夺利、贪财好色、自高自大、暴跳如雷、打击报复…所有这些行为又都得到了人们的吹捧。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我变得像一个世故的成年人,并且感觉到了他们对我的赞同。 抚养我长大的姑妈是一位非常善良且比任何人都纯洁的人,她老是希望我能和一个有夫之妇发生关系。她说:“最能造就一个男人的,莫过于跟体面的女人做爱。”她还希望我成为一名副官,最好是皇帝的副官。她觉得,对我来说,最大的幸福就是讨一个富人家的姑娘做老婆,由此获得更多的农奴。 回望这些年,伴随记忆的都是诚惶诚恐、极端厌恶和痛彻心扉。打仗时我杀了人,为了置对手于死地而挑起决斗。我通过赌博挥霍金钱,大口大口吞食农民的劳动成果,然后再处罚他们。我荒淫无度,谎话连篇,偷鸡摸狗,信口雌黄,无耻通奸,纵饮无度,凶残暴戾,戕害人命…没有一种罪行我没干过!人们却以此来夸奖我。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章 我曾是个坏人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忏悔录"的人也喜欢 · · · · · ·
忏悔录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7 条 )


与托尔斯泰有关的和无关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 托翁是个很真诚的人,这一点从啰嗦的论证(虽然有许多是循环论证)和他一次次推翻自己的信条而重建可以看出。他的自我剖析和反思几乎是不厌其详的, 在一开始的几章中我归纳了一下: 1. 道德的完善(自我完善的根本)被俗世生活的完善替代 2. 当好人的举步维艰和当坏人的万... (展开)

从高富帅愤青到宗教信徒的变迁

生命并不是一场虚无的旅行

理性是无法解释生命意义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当我用理性思考社会问题——我肯定民主时,却发现多数人的无知与暴力;我痛恨资本家对劳动人民的剥削时,却发现没有资本家就没有经济社会。我否定流行影视和自媒体的浅薄低俗时,却发现人们多需要一些轻松简单的东西来安抚那焦躁不安的灵魂。 这些问题的复杂度随着社会生活中涉... (展开)论坛 · · · · · ·
“我与有妇之夫私通”?! | 来自tony | 2013-04-30 23:00:37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5 )
-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5)8.1分 2871人读过
-
W. W. Norton & Company (1996)暂无评分 15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2)8.7分 812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2)8.5分 76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 (jingru)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企鹅·伟大的思想 (湮没人群)
- 我是丛书控I (桑巴特博士)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8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忏悔录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玻璃球 2012-08-26 21:50:32
“而我竟然轻易否定了人类所有的努力,妄图单枪匹马,以我自己的方式推倒一切重来。”
2 有用 麻麻爪抓 2011-02-19 16:19:44
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内心的挣扎与探索.
2 有用 ZOE 2013-07-15 16:41:01
“我掌着生活的舵,驶向哪里?”
0 有用 上杉 2011-12-28 08:55:31
这是一个活的异常认真的人。看到中段我以为他老人家会放弃独立(独自)思考,转而彻底地投入宗教(东正教)的怀抱,没成想,人最后依然是怀疑论者。对这个世界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佩服。第一遍看的是中文,第二遍看英文,这就是买双语版的好处。
9 有用 苏麻离青 2016-04-16 15:34:04
生命本是非理性的产物,所以想用理性去寻找生命意义最终只会走向虚无,而活着我们又想要寻找意义,所以我们需要信仰和信念才能面对人生的生与死,而信仰不是哪一种宗教,而是生命本身!托翁,作为一代文豪尚且如此,又何况平凡如你我,这本忏悔录与其说看到的意义不如说看到的是谦卑和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