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的书评 (2433)

花橘子叔叔 2008-08-05 20:45:52

狗样年华

你的周遭有没有这样的同学或者朋友,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总是有意无心的透露或者暗示,他正在或者曾经在某大英帝国或其所属联邦国留洋读过书,他们总是恨不得在每次谈话聊天的开头或者结尾都加上一句“兄弟我在剑桥读书的时候”,那神态气势仿佛刚刚参加完英国伦敦皇家贵族种...  (展开)
绿洲 2009-07-06 09:10:19

结婚无须太伟大的爱情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不敢来评的,只记录一些感受罢了。 注:较长,请选择性阅读。 吃葡萄的人 八年前,我上高三,正在为高考没日没夜的做模拟试题。前一天做完的卷子,第二天上课时语文老师会讲其中的一两道试题。某天他讲了一道阅读理解题,题目是:有两种人吃葡萄的人,...  (展开)
mado1983 2007-11-19 07:09:31

我们应当保有的一份尊重

两个月前看完了《围城》,一直想写点什么但总觉得没有灵感。今天翻到《围城》的评论页,见到那些批评和责备的文字,实在是忍不住要说些话了。这篇,是对《围城》的感想,也是对现在一种“什么都批判”现象的感想。 《围城》这本书,从我今次离开中国在火车上开始读起,到达斯...  (展开)
一九八七's 2009-12-06 14:53:20

唐晓芙的遗憾

这是我第四次读《围城》了,第一次读完《围城》便被钱先生惊人的才华所折服;第二次读是为了把第一次阅读中一些不甚理解的地方细细咀嚼;第三次读,是为了那种一气呵成读完的爽快,而从中却也惊喜的发现之前阅读所忽略的精彩细节。 而这一次再读《围城》,我是直接...  (展开)
熏衣草的小香水 2009-08-13 03:41:50

我们都是方鸿渐

极郁闷的人,书可看《围城》,影可看《一起去看流星雨》 第一次看的时候是在大学,那个时候正被《文化苦旅》折磨着,看到《围城》这般有趣的故事,草草阅过,只觉内心欢喜:原来名著也有读起来颇为轻松的。 而今辗转数年,张爱玲杜拉斯生命不可承受之轻通通被我卖掉,唯此一本...  (展开)
德琳 2012-07-24 16:07:13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围城人物之小鉴

起初读围城的时候,是为了打发路途漫漫火车上的时间,便下载到手机上当做电子读物快餐一下而已。事后才懊悔不已,一个好的环境真的是可以提升一本书对一个人的价值。手机看书的确少了那种纸质实物看书时的那种畅快淋漓、“咬文嚼字”的传统感觉,那种亦书亦情的厚重感,感...  (展开)
Tina 2009-07-11 11:32:56

【围城】好句珍藏

就本人的阅历来看,似乎还不怎么够格评价这本书的,然对于字里行间的幽默智慧和人性荒谬,细节刻画之入木,说钱先生眼力独到也好,卖弄文字技巧也好,在精妙之处常难免会心大笑,似乎就在说自己和周围的人。或多或少有所共鸣,在其中能觅到自己的影子。整本小说节奏偏慢,喜情...  (展开)
苍竹琴声 2005-09-09 09:47:43

钱钟书和《围城》

最近工作之余无聊,开始看小说,毕业扔了丢了不少书,现在能翻出来的也就几本。找到一本《围城》,开始读第三遍。 每次读这本书都有很多新的感觉。钱老先生年轻的时候,智慧之余透露着刻薄,对书中几乎每个人物都如小丑般对待,让我辈凡夫俗子读的时候有种偷窥别人内心...  (展开)
苏丝黄 2005-03-09 15:35:08

围城,近代小说之经典

我从小养了一坏毛病,看书总是看一半,过了很久之后,才咬咬牙看完剩下的另一半。有时候,我觉得这是心理问题。而看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却不一样,整整一晚上全部看完,内心无比的满足与愉悦,简直是一段美好的旅程,就像当了回神仙。 〈围城〉堪称中国近代小说的经典,在此...  (展开)
小胖大人 2009-12-27 16:13:56

娶了孙柔嘉的方鸿渐

在孙柔嘉离开的那天晚上,在祖传老钟敲响6下的时候,当方鸿渐迷迷糊糊快要睡着的时候,他是否想起了在他生命中的那些女人: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或者还有鲍小姐、刘小姐……明天要去拜访的经理会说些怎样的话?重庆又会是怎样?一切已如隔世,那天晚上应该会像刚下轮船,睡...  (展开)
一觉睡到过期 2009-10-19 19:50:22

一个人 一座城

既然事世是一座围城,想来围城里的每个人也是一座围城。 方鸿渐,他的围城中间有一条笔直宽敞毫无遮拦的通道,通道的两边却是曲折迂回,处处是通口又处处是蔽障的迷宫。可怜那条笔直的通道任由其他人随意踏来践去,可笑他却憨痴的只把自己困在两边的迷宫里一路磕磕碰碰,似乎...  (展开)
趴着看书 2007-09-23 00:09:14

人生的讽刺和感伤

围城---钱钟书著 这本书,从中学就开始看,来来回回不知看了多少次。这倒不是说本人多么有研究,正如有人吃了一辈子饭,却不会做饭一样。熟一点而已,闲来无事,发发议论。 围城的流行,大抵从电视连续剧播出以后。很高兴几位大腕演绎得出神入化,不似金庸先生的作品不断遭到...  (展开)
xoneday 2014-10-18 14:57:28

围城

《围城》一共读了三次。第一次是在初中,在老姐桌上信手拈来阅过一番后,索然无味;第二次是在高中,室友老六每天津津有味地把玩红楼梦,各种高谈阔论,羡慕不过,我便再次重新拾起这本书,力图读出点内涵来粉饰自己的头脑,奈何还处于爱情的懵懂阶段,何况人生阅历有限,再...  (展开)
严杰夫 2009-03-21 08:17:50

方鸿渐的围城之困

途加千字文俱乐部专稿:http://1k.tugus.com/ 文/严杰夫 爱情这玩意儿,让地球上最聪明的人来研究思考它的前因后果,恐怕都要想破脑袋。因为,这点事儿,恐怕是这个世界上最教人感到矛盾的事情了。社会学家没有统计过,世上究竟多少比例的男女能真如浪漫喜剧内那些幸运男...  (展开)
blueshadow 2018-01-31 11:34:07

人生的幻象与破灭

《围城》里提到几个意象。讲的都是人生幻象与幻象的破灭。 首先,方鸿渐讲狗叼骨头。他说: 我近来对人生万事,有这个感想。譬如我当初很希望到三闾大学去,所以接了聘书,近来愈想愈乏味,这时候自恨没有勇气原船退回上海。我经过这一次,不知道何年何月会结婚,不过我想你真...  (展开)
梦里花落知多少 2017-03-21 09:57:06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的比喻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不禁一一勾勒品读.《围城》中的妙喻有两种,一是真实的写景写事物的形象比喻,读来令人舒畅,感觉恰到好处。二是抽象的思维和感觉运用具体的物象来比喻,读来让人觉得新奇,玄妙!读了《围城》,我也体会到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引用的外国成...  (展开)
宇声淅沥 2008-10-13 12:00:00

再读《围城》

方鸿渐的烦恼,从红海上的浮浅琐碎,到左右逢源的爱情中欲绝还羞欲罢不能,又到职场上的人情世故,再到婚姻的先甜后苦。人间冷暖,与这一年的春夏秋冬相匹配的竟到了严丝合缝的境界,他倒是不打折的从心里都经历了一遍。 方鸿渐对苏文纨是明确的不喜欢,对唐晓芙是明确...  (展开)
lumiere 2011-10-04 22:26:55

欲解此围,坚守心城

《围城》一共读了三次。第一次是在初中,在老姐桌上信手拈来阅过一番后,索然无味;第二次是在高中,室友老六每天津津有味地把玩红楼梦,各种高谈阔论,羡慕不过,我便再次重新拾起这本书,力图读出点内涵来粉饰自己的头脑,奈何还处于爱情的懵懂阶段,何况人生阅历有限...  (展开)
j剪刀手爱德华 2008-03-26 21:51:22

男女关系的政治学

严格说起来起这个题目来概括《围城》显然是不全面的,男女关系其实只是《围城》展现给读者的冰山一角。钱老用辛辣幽默的笔调勾画了那时代知识分子的众生相:事业,处事,交友,感情。明显的男女关系只是这些众生相的一部分。 钱老用典像百科全书似的信手拈来,不显滞碍...  (展开)
铁锈 2009-12-29 20:10:10

迟了,罢了

当我将书递给了图书馆那大不了我几岁的管理员,她仰起头,推了推那副黑框眼镜,瞅我两眼,终于没有忍住那扑哧一笑。她脸上那一抹绯红,倒弄得我浑身不自在,感觉两只猪耳朵,呼呼冒着热气,不自觉用手摸了摸脸上没推干净的胡茬,难不成我这张丑脸还有这等魅力?未免让我有些受...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21 122 后页> (共2433条)

订阅围城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