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counter的书评 (48)

NULLAND 2010-11-02 19:19:34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小说大历史

1 这本《相遇》是昆德拉的第四本随笔集,与上三本一样,除了小说之外,里面也夹杂着相当一部分乐评,这里仍然有他最喜欢谈论的贝多芬、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和雅纳切克,他一如既往的谈论他们的美学和人格,并把这些谈论与小说理念相对比。他把音乐与小说评论结合起来。这既像...  (展开)
思郁 2010-08-22 13:30:36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昆德拉:在他方的小说家

前些日子读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与其他名作家的对谈录,其中对关于米兰·昆德拉的文字印象很深。罗斯的对谈中涉及到昆德拉的文字有两篇,一篇是对其本人,另外一篇是与同为捷克作家的伊凡·克里玛的对谈,说来奇怪,我对昆德拉的兴趣反而是源于克里玛谈起的印象和对照。在我的...  (展开)
胡桑 2011-01-05 18:29:10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超现实的相遇

《相遇》里的米兰·昆德拉,依然是那个久违的小说家,一个将文学和艺术的本质讲述得越来越轻盈的小说家。在意大利,卡尔维诺曾经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向我们这个刚刚开始的千年建议,将轻盈(lightness)作为未来文学的首要价值;在法国,昆德拉也一如既往地推崇文学中...  (展开)
里亚朵夫 2010-09-24 16:07:12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昆德拉的“腔调”

阔别文坛四年之后,米兰•昆德拉推出了他的新作,也是他的第四部随笔集《相遇》。不久前的上海书展上,译文出版社将这部作品的中文版呈现在读者面前。在《相遇》的首发式上,本书的译者、台湾翻译家尉迟秀在介绍台湾人对昆德拉作品的评价时,用了一个有趣的词汇——昆腔。腔...  (展开)
局短 2010-10-06 22:29:51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宛如乡愁的相遇

     与昆德拉此前几部评论集一样,在《相遇》中,拉伯雷、雅纳切克、布洛赫等人依旧居于不可撼动的“一哥”位置,画家培根、布贺勒,作家法郎士、马拉帕尔泰等人则成为新贵,卡夫卡、乔伊斯、斯特拉文斯基、贡布罗维奇稍稍淡出,但仍不时显身。另有更多的作家进入客串名...  (展开)
蓝文青 2010-09-27 13:26:41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不曾分离的相遇

读过很多遍韩少功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后,再读米兰·昆德拉的其他文字,凡看见女性,都有种不是特蕾萨就是萨宾娜的感觉,或者,凡看见男性,都有种托马斯的感觉,而阅读米兰·昆德拉这篇散文加随笔的书,便有些不能相遇的距离感。 已经不再年轻的米兰·昆德拉在这本《相遇...  (展开)
是那处 2010-09-05 18:38:23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相遇的意义

昆德拉的书已经到了这个程度:无论如何,总要买回来看看;即使不好看,也要给它在书架上留一个位子——总算是一种慰藉吧。这种“慰藉”不排除附庸风雅的成分——不管怎么说,与昆德拉相遇,似乎已经成了我们这个年代一部分人的“文化宿命”。说实话,我是连这个“附庸风雅”...  (展开)
读书敏求 2010-12-24 10:31:40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昆德拉的私人美学名单

昆德拉的私人美学名单 顾文豪 刊于2010年8月14日《新京报》 “当一个艺术家谈起另一个艺术家,他谈的其实始终是自己(间接地或拐弯抹角地),他的判准也在此表现出来”,米兰•昆德拉在一篇论析画家培根的文字中如此说道。是的,很多时候,艺术家谈自己、说艺术往往瞻前顾...  (展开)
Vivian 2010-08-17 14:19:56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相遇,意思就是:石火,电光,偶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米兰昆德拉解释说,相遇,意思就是:石火,电光,偶然。 以下皆为摘抄。 其实我们最平凡的经验说明了一件事,很可悲的,我们的脸都是一样的,一张张的脸让人混淆,一张脸和另一张脸的差异只有某些细微的地方,几乎无法察觉,在数学上,以尺寸来说,这样的差异经常只是几毫米...  (展开)
派克 2012-11-04 09:49:33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关于这本书介绍的书籍那些有趣的段落

这本书我没法正常地去写评语,因为这是一本关于书评的书。而书里大部分介绍的都是我没读过的小说。 这是为我自己去记录那些有趣的段落写得书评。为了告诉我往后这些有趣的书是一定要去读一下。 关于幽默感的分析:面对一个如此严肃的主题,能够抵挡近乎无可避免的夸张词汇。因...  (展开)
ddddultra 2012-09-16 12:46:36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一些摘录】

【主体性】 们画的所有肖像都想揭露肖像主人的“我”。可是在培根的年代,无论 在什么地方,“我”都开始躲起来了。其实,我们最平凡的经验说明了 一件事(尤其当我们的生命已经拖得太长的时候),很可悲的,人们的 脸都是一样的(人口如雪崩般疯狂成长,更让人加深了这种...  (展开)
黄燎原 2010-09-20 15:28:12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轻松读沉重的历史

这是我读昆德拉最轻松的一本书,因为每篇的字数少。但其实它很沉重,时常把我的心沉到湖里。 表面看上去它是评论集,但其实我觉得却是昆德拉的自述或说心灵史。在他评述同好时,他的历史跃然于纸。我真是非常迷恋那段苦难史,就像曾经亲历,那些苦难的文人于苦难中奉献了那么多...  (展开)
不三名儿改回来 2013-10-19 10:34:51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相遇》读中感

“当所有社会性的梦想都已消失无踪,而人也看见”宗教的可能性......对人完全无效了”,那么他会表现出什么本质性的东西?身体? “当然,我们就是肉,我们都有可能变成一副副的骨架子。每次去肉铺,我都感到很惊讶,为什么吊在那里的是动物而不是我?” “这不是...  (展开)
珀卡 2023-01-17 21:17:29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2版

在没有幽默的荒原上发笑的时刻是“我”在逃逸

在《相遇》这本随笔集中,米兰·昆德拉开篇便论述画家弗朗西斯·培根,并且着重于画家那“突兀暴烈的手势”,这手势试图找到肖像主人逃逸的“我”。而这种逃逸则是现代性的一种,人们正在变得没有了差异,人变成了“总体里的一个元素”。培根使观者重拾对身体性的存在,并且追...  (展开)
泼墨仙人 2013-03-15 14:44:30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老去,是对逝去时光的无限乡愁

题目是雅那切克的一句话。 要一个人接受新东西虽然很难,但要一个人接受一样东西的改变更难。 米兰·昆德拉生于1929年,到今年已经84岁了。他几乎经历了整个欧洲在20世纪里的所有重大事件。他的捷克背景让他的作品和中国的读者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共通性,社会主义像一条小路,...  (展开)
斯文向日葵 2011-06-15 00:40:09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經典人文黑色幽默與智性展現!

這本米蘭昆德拉的散文. 以人物為主題. 談繪畫. 談文學. 談音樂. 談詩歌. 談歷史. 談政治... 相較於他過去的小說. 這類散文式的文本似少了些美學上的動人姿態. 但卻更直接而完整地呈現出真正的昆德拉面貌.... 也可以說. 這本書是他一種智性與感性的現場展演.... 他總是能以那獨...  (展开)
张晓歌 2011-01-10 13:37:56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一个人的相遇

81岁的昆德拉多么的聪明睿智和富有生机,此书的标题是那样的轻盈普通,似乎每个人都可以写上许多,可偏偏这就是巧妙之处。就如一高手只会用最普通的招式一样,厉害的内功全在里面,游刃有余,潇洒随意。我这样说没有丝毫的不敬之意,反而是怀揣着欢喜愉悦的情绪细细读来,赞叹...  (展开)
Pieds Glacés 2009-08-21 01:24:46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9版

米蘭·昆德拉心中的偶像 (南都2009年8月9日) 2009-08-10 20:31:34

米蘭·昆德拉心中的偶像 (南都2009年8月9日) 2009-08-10 20:31:34 《相遇》(Une Rencontre),米兰·昆德拉著,皇冠丛书2009年6月版,港币93元。 拾起米兰·昆德拉的新书,心里一直围绕着“相遇”这个词打转,很自然地想到昆德拉与谁相遇。《被背叛的遗嘱》或《小说的艺术》...  (展开)
约书亚的小树屋 2022-12-26 14:06:42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版

不是书评的书评———与米兰·昆德拉相遇

将来某天,我应该会有自己的孩子。在一个接他/她下学的傍晚,我们父子/女俩没精打采地走在大街上。还没走多久,他/她就已经落在我后面好大一截儿了,摆出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再明显不过了,他/她这又是在故技重施呢,想要以此博取我的同情,让我乖乖就范,背着他/她回家。然而...  (展开)
Achenpoldi 2024-03-29 09:08:27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不朽与腐朽

昆德拉在写《不朽》对“不朽”的概念不乏揶揄,讥讽着人们因追寻“不朽”盲目无知的状态。里面对歌德情人的调侃十分有趣,这位情人企图通过对歌德的追求完成自身在世俗中的不朽,而作为“不朽”本身的歌德在这个故事间神圣性全退。 我始终相信昆德拉相信存在一种越过人本身的不...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48条)

订阅Encounter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