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发现历史的书评 (9)

丁不起 2010-06-21 10:56:35

《在美国发现历史·序》

序 王希 姚平 《在美国发现历史》一书从约稿到初稿、二稿,再到定稿仅仅用了十个月的时间。作者们的热情、坦诚、认真和严肃使我们两位编者深深感受到这本书的份量。这些篇章决不只是即兴而发的感怀和拾遗,它们凝聚着一群在特殊历史时段和空间中走到一起的中国历史学人...  (展开)
Cooltree 2010-09-27 00:28:09

一代人的路与梦

得知此书要出版还是与王希老师在北京吃饭的那次,后来在厦门开美国史年会,又打听了这本书的进展,对这本书的内容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因此,书在卓越上刚出来不久就急忙预定,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通读完毕,后来还趁闲重读了某些篇章,因此对书中的部分内容印象也是较深刻的。...  (展开)
sanbilly 2014-11-14 04:40:57

ZZ 胡成: 留学大潮与百年学术振兴之梦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人赴欧美留学者不下数百万,在国外学术机构任教和从事研究之人也超过万人,这是中国当代社会和学术的一项重要发展。二○一○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在美国发现历史:留美历史学人反思录》一书,汇集了三十一位现在美国任教或担当行政事务的历史学...  (展开)
丁不起 2011-01-06 17:08:31

学者高王凌、王希:中国学人在美国发现什么样的历史?

中国学人在美国发现什么样的历史? 从闭关锁国到向西方学习,再转向义和团心理排斥西方;或者因为求学问道的难度以及各种层面的压力,抛弃价值诉求,完全向利益屈服。这个逻辑曾经在中国近代史不断重演,中国学界也是如此。 从八十年代的西学热、方法热,到如今言必称“中...  (展开)
xitchcock 2011-01-09 23:42:47

从绝处逢生到发现历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的英文标题是Discovering History in America,显然有意模仿柯文的名作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柯文意在批判美国中国研究界的西方中心史观,强调要从中国本身出发来书写有关中国的历史。本书要发现的历史却并不是有关美国的历史,而更多是有关中国的历史,因为书中...  (展开)
Hill Tin 2011-10-23 09:59:48

看来在美国也不不好混

陈勇和徐国绮老师的文章读来很有意思。 陈勇老师说历史学的博士生就像是中世纪作坊里的学徒,拿到学位的时候只能写一些程式化的论文。在拿到博士学位的同时,也丧失了在社会上立足的其他技能。 这话倒是非常有振聋发聩的味道。 另外,读夏亚峰的文章让我知道原来在美国拿到副教...  (展开)
R&L 2011-04-10 20:40:21

怀旧又不只是怀旧

书中的撰稿人大多在二三十年前赴美留学,经过了这样长的年岁,正好到了怀旧的时候。从书中的不少文章中,都能读出隐隐的怀旧之情。不过,书中所呈现给读者的远远不只是怀旧之情。 书中收录的31篇文章,在内容、文笔与境界上免不了有高下之分,但是其中的大多数都...  (展开)
往复君 2011-01-26 12:52:55

知多知少难知足

从杭州到绍兴,从学校到家里,再加上颠簸的路上见缝插针,终于我把这本前辈的反思录看完了。 这书缘起一帮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陆陆续续出国的攻读史学硕士博士学问的学人,而把他们串联在一起的就是中国留美历史学会,该学会从无到有,本书的作者们在写作述怀时候多少都有所提...  (展开)
中國病人 2011-06-05 18:40:01

再而衰,三而竭

读前几篇文章,想给力荐; 读到三分之一,只能给推荐了; 读完,真的只能勉强说还行... 我最先读的是90年出版的《当代欧美史学评析》...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5355682/ 尽管年代较早,Typo也不少...不过行文还是挺流畅的... 这哗啦啦20年过去了,咋现在学会里的...  (展开)

订阅在美国发现历史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