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的书评 (101)

黄金马桶骑士 2011-05-17 11:49:33

有什么是永恒的

那还是在遥远的八十年代末的某个多事之秋,我看了电影《敦煌》。这部电影对我的震撼仅次于《悲惨世界》。后来我订了一年《敦煌研究》这样的学术期刊,追踪所有与敦煌有关的资料。敦煌对我而言是这么一个特别的地方,以至于我此生不愿再去。 这是个大得足够写个三部曲的故事,...  (展开)
cris91 2011-05-21 19:49:49

这就是我要写的小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总之,很多年前并且直到现在,我都还在做着写一部小说的春秋大梦。梦一直没醒的原因是,一,我心里一直自认自己有这个能耐;二,脑海中存储了太多想要表达的过去现在未来;三,还没有人(除了BOSS级别的)写出让我衷心满意或是让我衷心向往的文字。 然后,来说说这本书。我承...  (展开)
黑暗之刺 2010-11-12 15:32:06

行德济世

小说并不长,11万字左右,拿在手里很快就看完了.井上靖先生的文字自然是没话说,情节设置的也非常好.大宋举人赵行德考场失意,偶然赎救了一位西夏女子,却被西夏女子所赠之物上的西夏文字吸引,为求知不惜千里奔赴边关.或许他没有想到过,一次无意的人身救赎竟等同于一次...  (展开)
太常寺协律郎 2016-08-18 15:39:25

生命的岔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昨天晚上,我从班级的教室自习出来,外面很冷,只有在这个没有人又没有太阳的时刻,我才真正感觉到了上海的冬天。白天教室里有很多人,外面是暖的让人脸红的太阳。真想不到一天之间,十小时之间,气氛、温度都不对头了。正对着教室是运动场,空旷得可以让风肆无忌惮,左边则是...  (展开)
LyXenon 2012-06-04 14:27:22

重读“敦煌”

不如人民文学出版社董学昌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433045/ 的译本好。 昨天晚上看到最后一页,居然有“古土耳其语”、“现代土耳其语”云云。用脑子想想就知道是突厥语而非土耳其语。此乃不上心,乱译。 常凯申先生后继有人。  (展开)
涓涓始流 2012-07-08 00:47:22

一窟之中,宛然三界

伏在被冷气吹得沁凉的桌上,一口气读完这个由日本人讲述的关于大漠,关于佛窟,关于民族大义的故事。对此的着迷,竟是始料未及。 深吸一口气,收拾了随身物品,离开自习室时,我以为会有半碧月色浮于中天了,甚至会有寒凉的风沙扑面。不想,天光依旧亮着,草木依旧绿极,非洲菊...  (展开)
张月鹿 2010-12-28 17:54:24

无执之人

小说的情节很清水,文字也枯淡,偏偏能令人掩卷之余喟然长叹:啊这真是个悲伤的故事。那种悲伤是无法超脱的、无常的悲伤,也是超脱之后的悲伤。 故事的主人公,赵行德这个人,没什么执念。 一场瞌睡错过了国家公务员面试,而且是在那样踌躇满志的心境下,其他人只怕即刻就捶...  (展开)
消失一郎 2015-01-26 00:08:23

甘州小娘子,愿你获福无量

By 陈学舜 人与书的相遇需要一种缘分,井上靖的《敦煌》我早已闻得大名,但一直没有去找来读一读的想法。 前一阵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你见过最美的情书是怎样的? 其中一个答案摘录了敦煌古卷中的一段话: 维时景佑二年乙亥十二月十三日,大宋国潭州府举人赵行德流历河西...  (展开)
李小靖 2018-09-20 05:22:36

敦煌的守护者王圆篆

曾经八思巴在元大都与道教诡辩,胜过了当时的全真教。他把《道藏》带到喜马拉雅山脚下边烧边骂,最终在四十多岁时暴死。 井上靖在游历敦煌是,因几个落款“赵行德”,“甘州小娘子”云云,有理有据地天马行空,言简意赅地为我们展现了昔日荒凉而悲壮的大漠风情。起因那对于死麻...  (展开)
summerwhite 2016-03-20 20:42:19

放弃人生的人

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会出现在敦煌的攻略里。 像架空小说,对于敦煌的历史讲述的很少,只是最后提到把佛经埋到洞窟里,再然后变成新闻写法,罗列了一下1900年代王道士把佛经卖给外国人的事。 一个日本人,写章回体的中国历史小说,颇有错位感。语言太简陋了,像网络文学,想来当...  (展开)
微豆 2011-08-27 17:40:52

敦煌——一座火焰里的城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还以为是时下流行的旅游者的“心灵鸡汤”,看了简介,才知道原来是部历史小说。 作为一部历史小说来说,《敦煌》太短了。不过11万字,一个上午就能读完。但这本薄薄的书所包罗的内容和...  (展开)
乱了节奏 2016-02-23 01:29:05

风终将撼石为沙

拟史小说在当今文坛越来越流行了,看过不少但这本却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作家的每一部作品中的人物实际上是作家本人思考的延生,体现着作家思考的边界。当我读村上春树的书时,我能感到里面的主角身体蕴藏着文化的力量。而井上靖的书呢?我读的时候,感受到的却是文明的力量。 初...  (展开)
琴剑飘0 2013-06-01 18:03:16

西北偏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故事开始于宋仁宗天圣四年春,湖南士子赵行德来到汴京赶考。正如小说开头所言,北宋文章风流,是个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时代。十年寒窗一朝高中才是天下俊才之正途。进京前的赵行德也是手不释卷,苦读儒经。以期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一鸣惊人。可惜...  (展开)
コンコン! 2011-07-20 00:10:55

刚刚读毕《敦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最开始读这本书有些不顺,猜想大概是翻译的原因吧,很多地方的衔接和转折不是很自然,但随着阅读的渐进,逐渐融入了书本的情境,小说人物的处境。 我读书不做标注,而记性又不太好,只能趁着刚读完谈谈我印象深刻的点。 1.读完这本书让我对于 西夏,回鹘,尉迟王朝,高昌,党...  (展开)
澄怀 2019-03-09 18:58:34

赵行德——生死淡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赵行德本是落考书生。极度落魄之际,在开封街头撞见一个西夏壮汉,手持大刀,出售一名裸体的西夏女子。壮汉吆喝着要手割手,要腿割腿,要鼻子割鼻子,只是不整体售卖。这个女子对生死很是淡漠,仿佛不关她事。赵备受震动,救下这个女子。为表感激,这个女子送给赵一张西夏文字...  (展开)
ERAN 2015-05-20 21:25:08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敦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有一年,莫名其妙的参加了一个青年联谊会,入场后遍观全场,残忍无花,于是索性和因持相同目的而失望的同性们坐在一起相互寒暄。好容易挨到饭点,便想尽快吃完就找个理由溜掉。由于席间与一位留日归国的女生靠的比较近,为免冷场,礼貌的问她当年为什么到东瀛去,结果她很认真...  (展开)
慢声声 2014-11-19 17:54:31

敦煌杂想

“维时景祐二年乙亥十二月十三日。 大宋国潭州府举人赵行德,流历河西,适遇沙洲。 今缘外贼掩袭,国土扰乱,大云寺比丘等搬移圣经莫高灵窟而罩藏壁中。 于是发心,敬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安置洞内已。 伏愿天龙八部长为护助,城隍安泰,百姓康宁; 次愿甘...  (展开)
九九熊 2014-04-06 12:34:25

敦煌太大又太小了

赵行德启程的时候,怕是也没想到自己一届布衣之身要承载的终将会是一种信仰的重量。 敦煌太大了。 大到即便是一个赵行德身上发生过的天人两隔的故事也写了,爱情成空的情节也写了,他也无非只是一段历史上微不足道的部分。再单说这一个人,赵行德遇见回鹘女...  (展开)
夕西然 2013-04-15 22:37:28

简略与意外

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敦煌》仅以其名字就能够吸引好奇的读者。西夏国在以前分明只是武侠小说里惹人幻想的国度和历史课本中一个匆匆的背影。而大漠、孤烟、边塞···这些文字符号又会在人心里激荡起无边的想象。 可是当我们真正走进作者的世界时,却发现一切并不尽如想...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后页> (共101条)

订阅敦煌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