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1日
-
读过
日常
很多书都想要去读一读,很多人生都想要去体味一番。有共鸣,也有很多疑惑,大概是阅读和观影量都不太够的缘故。
读到后期有些审美疲劳,梁老师的文字稍显套路了。
-
2024年8月23日
-
想读
早安,怪物
-
2024年2月4日
-
读过
热锅上的家庭、爱情刽子手: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10个故事
-
2024年1月27日
-
读过
我快要幸福了
原生家庭的创伤之所以荒诞 就在于 它明明让你成为了在某些感情上最淡漠之人 但 又同时让你有了最脆弱之处。过去永远不会过去。他们如影随形 无处不在。他们让你恐惧这个世界的坍塌。但 又让你在内心最隐秘处 渴望摧毁一切。
-
2024年1月22日
-
读过
疼痛部
好久没有读到过这么絮絮叨叨又不让人厌烦的文字了。作者的语言让我想到榫卯 每个字都无比精确地咬合在一起 看不到任何刻意的编排 沉重又轻巧 平淡却耀眼。每一个荒诞又矛盾的面相 都隐藏得毫无痕迹。流亡不再是个形容词 语言也不再仅仅只是语言。疼痛是有实体的 像一种菌丝 轻轻勾住你的皮肤 往更深处去。
-
2023年7月30日
-
读过
海边的房间
台湾作家好像都有一点 他们的文字像磨了又磨的刀 干燥且锋利。抓住那些边缘的 或伏地爬行的人 毫不迟疑划开皮肤直抵内脏 精准地找到并挖出最腐坏的那一部分血肉 捧到你面前给你看。很多时候我都是猝不及防被击中 晕头转向地流下泪来 或情不自禁地一声叹息。为那些命运的捉弄 也为那些隐秘的伤痛。而始作俑者 戏谑地轻哼一声 冷淡地旁观着。我喜欢这种举重又若轻的反差。
-
2022年5月28日
-
读过
燃灯者(增补版)
与其说我喜欢读这类书 不如说我喜欢那些人。庄严,勇敢,精神生活尊贵且高扬。时代的巨浪劈头盖脸砸下来 理想主义幻灭 所以总是充满悲情色彩。壮烈又悲情。
我有很多的困惑。总觉得世道越来越坏了。所有人都成了被禁言的哑巴 被挖掉眼珠的瞎子。不可说与难以言说 毫无自由与尊严。
精神的象牙塔与权势的金字塔。弱小的个体 总是毫无还手之力。然而从来如此的 便是对的吗?是错的 你又能如何?你不能如何。
-
2022年1月18日
-
读过
越过时间的边界
读完了满脑子都是波函数在嗡嗡嗡地响。因为不懂 也实在提不起兴趣去查一查 所以也无所谓喜欢或者厌恶。
时隔多年再看珍妮特温特森 可能是这本书技巧性太强故事性太弱 辞藻华丽而情节简单 感觉不如记忆中那本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实在是离我的经验太遥远了 生不出什么感触 看完等于没看的一本书。
-
2022年1月16日
-
读过
活着就是冲天一喊
读陈年喜 总是会想起李娟。陈年喜的文字是深藏在地底的 沉重、危险、粗糙、原始。那些珍贵的东西 总是被埋在阴暗幽深的洞穴里 死亡潜伏在暗处 比金子稀松平常。而李娟与他是那么的不一样。她是长在广袤草原的向日葵 是奔腾在戈壁滩上闪闪发光的河流 是一碧如洗的天空中自由自在的云。她的文字滚烫又热烈 到处都是生机。
可我为什么总是把他们俩联想到一起呢?
或许是 顽强的生命力 不屈从于苦难和命运的那股劲 不管以何种形式存在 本质都是相通的吧。
-
2021年11月15日
-
读过
半生为人
始终还是觉得作者有种高高在上的清高感。这也是为什么我不喜欢高尔泰的寻找家园。
我不认为理想主义者就一定不会庸俗。同样 我也并不认为 人类朴素的情感和正义 一定就不如他们有价值。有时候我觉得这些人挺矫情的。
比如他们引以为傲的将自己与普通人区分开来的理想主义。我相信他们是因为想做正确的事 而让正确之事成为了他们一生的印记。但为何要这么做呢?因为信念吗?信念是和真理一样绝对存在的吗?或者说真理也不可能绝对。那么为此而付出的代价做出的牺牲值得吗?还是仅仅为了以此区分“我们”与“他们”?
我不喜欢周媚英的一点也在于此。周媚英是个完美的朋友 但他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所以这种理想主义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正确得可怕”?
-
2021年9月29日
-
读过
夜行货车
陈映真!他的文字和他的名字一样 如烈日般映照进真实。这真实 在阳光普照之下 让虚伪与懦弱无处可藏 也让勇敢与真诚闪闪发光。
他是悲悯的。克制却浩大的悲悯和深情 藏在每一个字的阴影之下 冲破时代与地域的边界扑面而来。让人措手不及 让人心有戚戚 让人想去爱更多的如蝼蚁般挣扎于苦难之中的人。
谁不曾在阴影中挣扎过呢。现实如残暴的凶兽 吞噬一切践踏一切。可也有很多人 以血肉之躯迎击这惨烈 无知无畏也无悔。正是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 这个世界才没有坏得更彻底 才有好起来的可能性。人性亦如是。总有些最珍贵的东西 孤独而倔犟地 深深扎根于泥土之上。
-
2021年9月15日
-
读过
最后的耍猴人
“四川的猴子怎么会被河南人耍了呢?”
看猴戏对小时候的我而言是一件奇妙又快乐的事情 但长大的我却找不到任何跟耍猴人有关的记忆。他们在围观者的哄笑声中彻底隐没于背景之外 遗憾是我从不曾对他们感兴趣过。
谢谢马宏杰 让我有机会追在最后的耍猴人身后走一遭。跟他们一起扒火车 一起风餐露宿跑江湖。感受他们的艰辛和落寞 也为他们给别人带来快乐而快乐。他们流连于市井 成为所谓“文明城市”的一块疤。但他们挣的每一分钱都是干干净净的 不曾投机取巧 不曾践踏规则。他们谋生的尊严 让我感动 也让我敬畏。 顶天立地的生命 哪怕蓬头垢面 也总是值得敬畏的。
-
2021年6月20日
-
读过
中国奇谭
一本作者对小说的论述好于小说本身的小说集。
前两篇还不错 后期迅速审美疲劳。可能是因为作者的想象力是有规律可循的吧。
优点是 一部分荒诞情节的不合理 在当下的现实经验里 又是合理的。或多或少 还是能看出作者试图追上卡夫卡《变形记》的努力来。
阅读始终是很私人的体验。只要其中有一部分触动到我 我认为都是有可取之处且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
整体还不错吧。
-
2021年2月14日
-
读过
單車失竊記
这是我读的吴明益的第一本长篇小说。一开始感觉没有他的短篇写得好。或许是我对于单车(铁马)的经验过于单薄 完全无法引起共鸣。然而越看到后面 当线索逐渐展开 看到缅北之森和靈薄獄的部分 尤其是因战争爆发不得不处死动物园的动物时 我又再次痛哭不止。
好的小说是有根的。你能看到每个字都像根一样扎进有灵的万物里。眼前的根系错综复杂 在泥土的裹挟下更显迷乱 但只要你有耐心沿着根茎不断地挖 就能挖出矿脉 也能挖到内心所不为人知的最柔软的地方。
一切固执的人事物 也必然是深情的。然而我们在命运这样无情的庞然大物前 所付出的一切 似乎都成了徒劳。如果一切都是虚空 如果重点不是“空” 那又是什么?
-
2020年12月20日
-
读过
苦雨之地、众声
-
2020年8月16日
-
读过
站在人这边
-
2020年8月1日
-
读过
老人与海
故事简单却悲壮。至少在现阶段 给了我力量。
-
2020年7月28日
-
读过
羊之歌
Counselor csy的书评 · · · ( 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