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 (7) 更多

  • 第204页
    ……复仇和惩罚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是规律。” “雷电强人并不要用很长时间。”德法奇说。 “要多长时间,”太太镇定自若地问他,“才能形成和聚集出雷电来?告诉我吧。” 德法奇若有所思地抬起头来,仿佛这话里面...
  • 第199页
    “你织什么呢,太太?” “好些东西。” “比如说—” “比如说,”德法奇太太不慌不忙地答道,“寿衣。”
  • 第117页
    师点一直在打,又大、又沉、又稀,”马奈特大夫说,“雨来得很慢。” “它确实来了。”卡顿说。 他们说话的声音很低,人们守候什么的时候,大多这样说话;
  • 第73页
    在囚犯的头顶上方,有一面镜子,朝他投下反光。一群一群可恶而又可怜的人曾经照在里面,并且离开这个镜面,同时也离开了这个地球的球面。如果这镜子也同大海终究要将海中死尸浮上海面一样,也能再现它过去映照过...
  • 第56页
    “我想你愿意起死回生吧?” 照旧是那句回答: “我说不上。”
  • 第46页
    “你要是让亮光进来,我就得受。”
  • 第3页
    那是最昌明的时世,那是最衰微的时世;那是睿智开化的岁月,那是混沌蒙昧的岁月;那是信仰笃诚的年代,那是疑云重重的年代;那是阳光灿烂的季节,那是长夜晦暗的季节;那是欣欣向荣的春天,那是死气沉沉的冬天;...

小说的艺术 (20) 更多

  • 第206页
    不会笑、没有幽默感的人,固有观念的无思想性,媚俗:这是与艺术为敌的一只三头怪兽。艺术作为上帝笑声的回声,创造出了令人着迷的想像空间,在里面,没有一个人拥有真理,所有人都有权被理解。
  • 第203页
    生活好像是一系列原因、结果、失败与成功的明亮轨迹,而人,用急迫的眼光紧紧盯着他行为的因果之链,更加快了他的疯狂之旅,奔向死亡。
  • 第186页
    【写作癖】……并非创造一种形式的癖好,而是要将自我强加于别人的癖好。这是权力意志最可笑的体现。
  • 第184页
    小说家毁掉他生活的房子,然后用拆下的砖头建起另一座房子:即他小说的房子。……(传己作者的工作从艺术角度来说纯粹是消极的)
  • 第170页
    民主体制下的蔑视艺术现象:市场成了美学价值的最高评判者。
  • 第157页
    【大男子主义者(与蔑视女性者)】MACHO(et misogyne)大男子主义者崇拜女性并希望能统治他所崇拜的。他歌颂被统治的女人原始的女性特征(她的母性,她的繁殖能力,她的脆弱,她的恋家,她的多愁善感,等等),其...
  • 第139页
    不是不幸的孤独,而是被侵犯的孤独,这才是卡夫卡的强迫症!
  • 第133页
    【卡夫卡式】 卡夫卡式更像是代表了一种人与其所处世界的基本可能性,一种历史上并没有确定下来的可能性,它几乎永恒地伴随着人类。
  • 第56页
    小说家既非历史学家,又非预言家:他是存在的探究者。
  • 第54页
    小说审视的不是现实,而是存在。而存在并非已经发生的,存在属于人类可能性的领域,所有人类可能成为的,所有人类做得出来的。
  • 第53页
    既然人失去了对诗的需要,他还能觉察到诗的消失吗?终结并非一个世界末日式的爆炸。也许再没有比终结更平和的了。
  • 第43页
    人物不是一个对真人的模仿,它是一个想像出来的人,一个实验性的自我。
  • 第33页
    【卡夫卡提出的问题】在一个外在决定性具有如此摧毁性力量、以至于人的内在动机已经完全无足轻重的世界里,人的可能性还能是些什么?
  • 第29页
    任何时代的所有小说都关注自我之谜。
  • 第25页
    以前,我也把未来看作是惟一能够评判我们的作品与行为的审判官。后来,我明自了,跟未来调情是最糟糕的保守主义,是向最强权者儒弱地献媚。因为未来总是比现时更强些。确实,将由未来评判我们。但未来一定会不胜...
  • 第24页
    小说的精神是复杂性。 小说的精神是延续性
  • 第22页
    【从“简化”到“遗忘”】 伴随着地球历史的一体化过程—上帝不怀好意地让入实现了这一人文主义的梦想——的是一种令人晕眩的简化过程。应当承认,简化的蛀虫一直以来就在啃噬着人类的生活:即使最伟大的爱情最后...
  • 第15页
    人仅需与自己灵魂中的魔鬼搏斗的最后和平时代,也就是乔伊斯与普鲁斯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在卡夫卡、哈谢克、穆齐尔、布洛赫等人的小说中,魔鬼来自外部世界,即人们称为历史的东西;这一历史已不再像冒险家...
  • 第8页
    它们都把小说的基础看作是一种道德态度,而不是一种探询。 人总是希望世界中善与恶是明确区分开的,因为人有一种天生的、不可遏制的欲望,那就是在理解之前就评判。宗教与意识形态就建立在这种欲望上。只有在把小...
  • 第6页
    发现惟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乃是小说唯一的存在理由。

西西弗神话 (13) 更多

  • 第131页
    攀登山顶的拼搏本身足以充实一颗人心。应当想像西西弗是幸福的。
  • 第116页
    但,那是多么非凡的创作呀,那些如火似水的人物使我们觉得多么亲切呀!他们内心轰鸣的世界沉醉于无动于衷,在我们看来,根本不觉得可怕。我们从中却又发现我们目常的焦虑。大概没有人像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善于...
  • 第101页
    艺术品既标志着一种经验的死亡,也体现了这种经验的繁衍。
  • 第92页
    人是他自身的目的,而且是唯一的目的。
  • 第73页
    忧伤者有两种忧伤的理由,要么他们无知识,要么他们抱希望。
  • 第69页
    句荒诞人究竟是什么?就是不为永恒做任何事情,又不否定永恒的人。
  • 第55页
    自杀以自身的方式解除了荒诞,把荒诞拽住,同归于尽。……荒诞就是死囚的鞋带,处在死囚临终思想的尽端,因为死囚行将眩晕坠落,对一切视而不见,偏偏瞥见近在咫尺的鞋带,故而自杀者的反面恰好是死囚。
  • 第55页
    反抗就是人自身始终如一的存在,不是憧憬,也不是希望。
  • 第22页
    所谓荒诞,是指非理性和非弄清楚不可的愿望之间的冲突,……荒诞取决于人、也不多不少取决于世界。荒诞是目前人与世界唯一的联系、把两者验在一起,正如惟有仇恨才能把世人锁住。
  • 第17页
    就人而言,理解世界,就是迫使世界具有人性,在世界上烙下人的印记。
  • 第6页
    【荒诞感】 一个哪怕是能用邪理解释的世界,也不失为一个亲切的世界。但相反,在被突然剥夺了幻想和光明的世界中,人感到自己是局外人。这种放逐是无可挽回的,因为对失去故土的怀念和对天国乐土的期望被剥夺了。...
  • 第5页
    自杀这类举动,如同一件伟大的作品,是在心灵幽处酝酿成熟的。本人则不知情。……此事“把他耗尽了”。甭想找到更确切的词了。开始思索,等于开始被耗。……耗虫长在人心中。必须深入人心去寻找。这种死亡游戏,...
  • 第4页
    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便是自杀。判断人生值不值得活,等于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

笑忘录 (23) 更多

  • 第269页
    死亡是可怕的劳役。……死亡的工作把他完全消耗了,他全神贯注,就像骑在马上的骑士,要赶很远的路而身上只剩下了最后一点力气。
  • 第257页
    整个这本书就是变奏形式的一部小说。相互接续的各个部分就像是一次旅行的各个阶段,这旅行贯穿着一个内在主题,一个内在思想,一种独一无二的内在情境,其中的真义已迷失在广表无际之中,不复为我所辨。 这是关于...
  • 第253页
    “我非常渴望离去,可是去哪儿呢?” “到一个凡事凡物像微风一样轻飘的地方。到一个凡事凡物都没有重量的地方。”
  • 第242页
    卡夫卡小说里的时间,是失去了历史连续性的人类时间,这里的人类不再有什么知识,不再有什么记忆,居住在没有名字的城市里,而城市的街道也是没有名字的或者有一个与昨天不一样的名字。因为名字是与过去相连的,...
  • 第221页
    理解就是结为一体,彼此不分。这就是诗的秘密。我们与所爱的女人融为一体,我们与我们所相信的思想融为一体,我们在令我们感动的景色中燃烧。”
  • 第163页
    【这个时代已经来临!话语权的下放,导致世界性的是聪与疏离。这声音哪里也传达不到】 每个人毫无例外都具有作家的潜质,乃至整个人类都可以堂而皇之地走到大街上,大声叫喊:我们都是作家! 这是因为,每个人都...
  • 第149页
    【又有那五秒的性高潮是有实质性意义的】我每星期做爱两次。一年就是一百次,一生就是五千次。让我们继续计算下去。如果一次性高潮持续五秒钟的话,我所有过的性高潮加到一起就是两万五千秒。算起来,就是总共六...
  • 第148页
    她决心在寂静中活下去,为了寂静活下去。
  • 第140页
    当社会的发展实现了下面三个基本条件后,写作癖(爱写书的癖好)将不可避免地发展成流行病的规模: 一、福利水平的普遍提高,使人们有闲暇从事无用的活动; 二、社会生活高度原子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个人与个人之间...
  • 第136页
    小说是人类的一种幻想的产物。幻想能理解他人。可是,我们彼此又互相了解什么呢?” ……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做一份关于自己的报告。每个人关于自己的报告。其余的全是权力的磁用。其余都是蔬言。”
  • 第120页
    您知道两个人聊天一般是怎么回事。一个人说着,另一个人就打断他:“对,我也是这样,我…”然后就开始谈自己,直到前一个人轮到自己于能插上话:“对,我也是这样,我……” “对,我也是这样,我……”这句话看...
  • 第114页
    池流水的嘘嘘声我突然生出要和她做爱的疯狂欲望。更准确地说:要强奸她的疯狂欲望。想扑到她身上,一下子把她抱住,包括她所有站不住脚的令人兴奋的自相矛盾,包括她完美的服饰和肆虐的肠胃,包括她的理性和她的...
  • 第82页
    他心想,所调美,就是星光一闪的瞬间,两个不同的时代跨越岁月的距离突然相遇。美是编年的废除,是对时间的反抗。
  • 第81页
    …… 好像她的一生都是个不断缩小的过程。 可是,这一缩小是怎么回事呢?是一个人真正地缩小吗,放弃了成人的维度,开始了一个长长的旅程,通过衰老和死亡走向没有维度只有虚无的远方? 或者,这一缩小只是个视觉幻...
  • 第80页
    他知道,在一千或三千次性行为中(他一生做过多少次爱呢?),只有两三次是真正有实质意义,令人难以忘怀的,其他不过是一些反复、模仿、重复或者回味。而卡莱尔知道,昨天的爱是这两三次伟大的性爱中的一次,他...
  • 第38页
    人们高喊着要创造美好的未来,这不是真情所在。未来只是一个谁都不感兴趣的无关紧要的虚空。过去才是生机盎然的,它的面孔让人愤怒、惹人恼火、给人伤害,以致我们要毁掉它或重新描绘它。人们只是为了能够改变过...
  • 第35页
    坦率地讲,他从来没有看过景色。他总是开往一个目的地,安排一件事情,或商量另一件事情,乃至外部世界的空间对于他来说,是个负面的东西,是时间的浪费,是妨碍他活动的障碍。
  • 第25页
    【如果我放弃了,放弃了我正在做的,和我所一直试图坚持做的,我也将成为这样一个影子,一个没有过去的人,一片坐在这里的空白】 他们将迫使他将自己的生活远远抛到身后,变成一个影子,一个没有过去的人,一个没...
  • 第20页
    女人要找的不是漂亮男人。女人要找的是有过漂亮女人的男人。
  • 第12页
    阿连德被暗杀很快掩盖了俄国人对波希米亚的入侵,孟加啦的血腥屠杀又让人忘记了阿连德,西奈沙漠战争的喧器又盖过了孟加拉的呻吟,束埔寨的生灵涂炭又让人忘记了西奈,就这样继续就这样反复,继续反复,反复继续...
  • 第11页
    “在布拉格的圣瓦茨拉夫广场,有一个家伙在呕吐。另一个家伙来到他面前,忧心地看着他,摇着头说:您不知道我是多么理解您……”
  • 第5页
    确实,宪法保障言论自由,可是法律也惩罚所有可被定为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谁也不会知道,国家会在什么时候开始高声宣布,这一言论或那一言论就危害了它的安全。
  • 第5页
    人与政权的斗争,就是记忆与遗忘的斗争。

永久的托词 (10) 更多

  • 第254页
    但甜蜜时光如果摄取过度,人生会被腐蚀,会后悔不该碰那些甜食幸夫身边已经没有大人提醒他不碰甜食了,他也不会再因食导致牙痛而哭泣了。必须掌握一种把口袋里的甜食束之阁的方法。 这种方法就是酒,是女人。
  • 第248页
    但是呢,人的心啊,坚强也软弱,也会突然嘎巴一声断裂。
  • 第210页
    幸夫体内多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浓稠血液,他意识到了自己体内隐藏着至今为止的人生里唯一欠缺的一种和平。 “是得到了爱吧”
  • 第189页
    我能否编织一丝只有经历过这场死别才能得到的幸福呢?
  • 第188页
    “像我这种每天在家里工作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感觉不到自己活着。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在衰弱,接近死亡,好奇和感动都在减少,也感觉不到自己的成长。但是和他们在一起生活后,我感受到了时间的流动。上周还...
  • 第169页
    自己对某个人来说不可或缺,一定要守护好那个人,能这样想就已经是天大的幸福了。幸
  • 第154页
    怎么说呢?男人可能都是这样,在有了孩子之后,在幸福和羞涩的边缘,周身会散发出一种被命运的艰难困住的、独特的失败感。每当看到手足无措的新晋爸爸抱着因把心爱的玩具落在某处而大声号哭的婴儿,再一想他们挺直...
  • 第129页
    【哦~】洗大米的时候不要用这个锅,用盆。因为听说里面的涂层会脱落。”
  • 第82页
    阳一试着去想象,他们是否拥有生活,失恋、妻子提出离婚、孩子被欺负、父母痴呆、朋友抑郁、熟人自杀、和兄弟姐妹失去联系、同事沉迷宗教、亲戚借钱、听了别人的花言巧语被骗钱、被坏人威胁、偶遇前女友、不举、...
  • 第17页
    “女人认为的温柔,其实都是谎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30 31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