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lix对《音乐符号》的笔记(2)

音乐符号
  • 书名: 音乐符号
  • 作者: (芬) 埃罗·塔拉斯蒂
  •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 出版年: 2015-2
  • 二分法基础;符号域;文学和音乐诉说同一主题。

    可以在下述(文艺复兴/巴洛克)二分法基础上解释音乐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巴洛克期间的音乐转变:

    (1)单一风格/多种风格;

    (2)声乐中对口头文本适度阐释(“牧歌手法” ) /将口头文本绝对化(使其包含的情感决定音乐) ;

    (3)乐段对等/乐段对立;

    (4)全音程、模态的旋律行进在狭窄的音域中/半音阶、大调和小调旋律行进在宽阔的音域中;

    (5)模态对位(和弦由声音主导而起)/调性对位(旋律线对抗和弦背景) ;

    (6)音程结构(不协和音来自低音) /和弦结构(不协和音来自主调和主音);

    (7)确定的速度(心跳作为基本律动) /变化的速度(极快或极慢) ;

    (8)非惯用的创作法(相同的音乐,不管乐器)/惯用 的创作方法

    --

    音乐若没有其他符号系统支持,它几乎不能发生作用。因此普遍接受的老生常谈是,只有当一个符号在一个连续性或"符号域" 的映衬中它才能被理解和发生作用。这个观点同样也受音乐界赞成。

    符号域在它的领域里能将任何符号激活。有时符号域是一种社会语境。例如在音乐中国歌构成了一个更大的社会连续体的符号...国歌包含了音乐的社会力量。音乐符号能为伦理和社会群体服务。不同的群体用它们自己的歌曲与其他群体区别。

    --

    (egmont)

    贝多芬音乐结尾的意义不同于歌德的戏剧的结局。在歌德的戏剧结局哀格蒙特在监狱里梦一般的幻党中看到了自己被当做一个英雄在祝贺,但以后,戏剧结束,他被处以死刑。然而贝多芬对这一场景有着不同的阐释。死刑和随后演唱的众赞歌在终结句之前,随后出现超然的颂歌。在贝多芬的音乐中真正胜利的英雄至少象征性地并没有死去,而是继续生活在超然的形式中。

    与此相似的是恩内斯特·肖松的小提琴独奏作品《音诗》 (Poeme) 。这部作品是以屠格涅夫的短篇小说《爱情胜利之颂歌》为基础,甚至以作者的自传作为作品的第一稿来设计的。了解到这些事实,我们听到的美妙音乐,感受到的作品就会与我们不知道这些主题时十分不同。实际上一部音乐作品就像一副扑克牌.......

    2019-06-18 08:46:09 回应
  • 最少表意的自律王国;以普鲁斯特的斯万举例(第一第二第三性);格雷司玛,巴特。

    音乐被认为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少表意的一种。然而持有此观点便意味着把音乐看成一种自律的王国,仅能被那些认为有“音乐”能力且能说出音乐知识的行家理解。事实上从21世纪开始我们就生活在一个从早到晚被音乐信息包围的世界,这些电子媒介释放出的音乐覆盖了我们。我们不仅能在同时听到各个时期的不同音乐,而且现在还能“享受”各种不同的音乐文化,就像所谓的“世界音乐”(world music)那样融合。 ---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思想上文已提到。我希望证明这些一般符号学的分支与音乐作为符号的问题有所关联,从而能为音乐分析提供有用的概念。根据皮尔斯的观点,符号过程建立在现象学范畴之上,他将此分为第一性(Firstness)、第二性(Secondness)、第三性(Thirdness) 。这些术语代表了三个元素,通过它们我们理解世界。皮尔斯自己举出的第一性的例证来自音乐。当我们听到一段旋律时拥有的原始印象,在情感上甚至可能处于一个混沌层面 ,无法辨别出是什么作品、谁作的曲,等等---这是第一性。在第二性中我们会进一步辨别此作品。在第三性中我们由它的风格和结构,以及与其他作品类似性等等进入推理。这三位素反映出皮尔斯符号理论的所有层面。第一性、第二性、第三性在一段美妙的音乐中的最好例证,见于马塞尔.普鲁斯特的多卷小说《追忆似水年华》(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斯万男爵和他心爱的奥黛塔一起在维尔杜伦夫人沙龙聆听的著名“小段落” ,他们最初完全不知道这段音乐。这是第一性,整个情绪很充分。渐渐地此“小段落”成为主角相互爱慕的一个符号。斯万试图识别这个“小段落” ,但是没有在房子里找到任何音乐乐谱。接着他了解到它来自一个叫做梵特依的作曲家所创作的小提琴奏鸣曲。这是第二性:斯万识别出旋律。(关于这曲斯万与奥黛塔的爱情“圣歌” 普鲁斯特传递的技术性的音乐信息,仅仅是;它包含了七个音符,其中有两个重复。)

    直到两个主角之间的爱情褪色逝去,音调进入了第三性。它成为一个固定的符号作为两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象征,它已经失去了第一性中的品质。

    --- 皮尔斯的观点,所有的符号都包含三个元素:

    对象(object) ,即符号的所指;再现体(representamen ),也就是符号自身;解释项。

    ----

    很奇怪,

    很少有伟大的符号学家提出音乐是个符号问题。翁贝托·艾柯在他的《缺席的结构》 (Struttura assente)中以音符"C"为例,把音乐描绘成一个只有外延没有内涵的系统。仅此而已。

    当他再次触及音乐的论述也只是在他的关于中世纪象征主义的论文中一带而过。 AJ.格雷马斯的大量著作中,也没有出现任何一个关于音乐的词,尤里·洛特曼也是如此。不同的是罗兰·巴尔特却大量谈论音乐。巴尔特本身是一位有才华的钢琴家,他关于"声音的纹理" (grain of the voice)的论文至今仍是声乐表现研究的一篇经典。 充满激发力的是巴尔特关于身体意义的观点: “身体主题” (somath-emes) ,身体表现的最小单元-正如它们出现在罗伯特·舒曼的钢琴音乐中一样。

    罗兰·巴尔特将克里斯蒂娃的术语用于音乐:一些歌唱家仅仅展演现象文本,这理解为文化上的、美学上的、风格学上的文本;反之另外一些歌唱家强调生成文本,例如整个身体。就巴尔特而言,当一个人在听一首歌时他应该听到肺的扩张和压缩、心脏的节拍、肌肉拉紧,然后放松,等等。

    --- 格在第一本著作《结构语义学》 (Semantiquestructurale, 1966)中,已埋下了许多他后来思想的种子。与此同时此书显示了其符号学思想源于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和列维一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他的具有拓荒性的文学叙述学著作中,以对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弗拉基米尔.普洛普的研究而著名。格雷马斯在他早期的著作中集中于"符素一分析” (seme-analysis) ,也就是对一个文本中的最小单元的研究。

    接着他提出所有的意义都根源于他所称的“同位素" (isotopies) ,后者是更深层的语义学领域,能让我们阅读一个文本或者作为一个连贯体的一部分。为了证明此观点,他分析了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两个朋友》 (Deux amis)。此故事发生在1871年的巴黎,当时巴黎在普鲁士军队的包围下 ,小说是这样开头的: “巴黎被包围了,挨饿了,已在做最后的喘息。各处的屋顶上看不见什么鸟雀,水沟里的老鼠也稀少了....无论什么大家都肯吃。”

    这段引用的段落由短句组成 ,因为句读而清晰。然而没有人会逐字逐句地读它,在每一个句号和逗号作出相应的停顿,而是把它作为一个连续的整体来阅读,因为它是在某种情境中对巴黎的描写。

    “巴黎”是服务于这个段落的同位素,并使后面句子成为一个连贯的文本段落。格雷马斯认为,通常只有突然感到变化或者当两个不同的同位素同时出现才会意识到同位素的存在。

    哪怕只有一个单词,例如双关语,矛盾修辞法,后来的情境也能得知许多奇闻轶事和诙谐的讨论都是以这种复杂的同位素为基础,就像格雷马斯指出的那样种结构----例如格雷马斯的“符号方阵” 。

    一个表面/深层结构等级的变体就是:“存在”比“表象”更为基础。因为有些东西能够看上去不同于它的真正意义,理解在于揭示藏在“表象”后若隐若现的“存在”。

    理解意识形态就要“看穿”它,看到那利用意识形态话语让自己权力合法化的个人或群体。

    对应的例子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 (Op.31 No.3)的开始部,如上面引用的莫泊桑的文本,这一音乐段落由延长音分开的两个乐句组成,但没有人用这种方式来倾听。相反,人们听到连续地、朝着有节奏的主音四六和弦过渡,经过由此而建立的紧张,其后达到一个诙谐的解决,属音到主音。这个基本的属音一主音紧张关系----音调作用最精华部分----组成了贝多芬乐段的同位素。音乐也有复杂的同位素吗?答案是肯定的

    --

    克劳德·列维一斯特劳斯是一位符号学家,他的姓氏也几乎是音乐的同义词。后来音乐激发他对美国南北部印第安神话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在这项研究中他提出了著名的音乐和神话模式:因为这两者都源于语言。

    理解是重组某个领域的各种元素则是另一个结构主义的论点 ,即理解就像一场游戏和猜谜。

    在赫尔曼.黑塞的小说《玻璃球游戏》 (The Glass-bead Game)中音乐被描绘成一种游戏。列维一斯特劳斯(1967-1971)在解读俄狄浦斯神话时,把它看成是一个音乐乐段。将独立的相似元素(范例)重新组成像乐队乐谱一样的东西。让一雅克·纳蒂埃的旋律分析范例方法依旧沿用了这个路径。 -- 瑞士音乐家恩斯特·库尔特,Ernst Kurth 1947 提出,音乐不是由音调组成,只是由它们呈现。更深刻的、音乐最核心的部分是音符后面的紧张和活力。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一个音乐符号的声学(能指)即便最细微的变化也能使它的内容(所指)发生变化。

    这里我们目睹了两种音乐美学的冲突:如果音乐仅仅是刺激感,那么音乐就如它的“表象”,在背后没有存在。但是如果音乐是某种表达,它的根本性的运动是从内在的、深层的内容--- 克里斯蒂娃称作的“生成文本” (genotext) --的听觉形状展示(“现象文本"(phenotext) 。

    2019-07-06 10:01:14 1人喜欢 回应

nolix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1725条 )

纽约
1
牛津--杜登德语汉语图文对照词典
25
木材学
13
重走
4
20世纪帕萨卡里亚研究
1
硬着颈项的人
3
魔戒(第二部)
1
修配工
1
瓜亚基印第安人编年史
1
如何观看赛马(精)/乐活
1
巴赫无伴奏小提琴作品演奏指南
1
寻隐日本
4
地质大辞典
6
恋地情结
2
象群中的蚂蚁
2
克拉维约东使记
2
近世古琴逸话(增订本)
1
家族、土地与祖先
2
伟大的书
1
菲利普·迪克传
1
宋元明汉语研究
2
和普京一起学柔道
6
动物生物学
3
西泠印社
5
Der Klang: Vom unerhörten Sinn des Lebens
5
我国主要固体矿产资源开发功能区划研究
2
A Companion to Werner Herzog
3
纸上的舞者:埃德加·德加的素描与色粉画
1
小提琴指法艺术
9
音韻學教程(第五版)
4
哈钦斯的大学
2
素描的愉悦
3
烛烬
1
香乘(上下)
1
季风帝国
1
键盘空间
2
新北京人
2
奶酪与蛆虫
2
风格练习
1
清课堂一百八十年
1
植物生物学
5
中欧
3
蟹略 砚笺
2
希腊人如何建造城市
4
丝绸之路
1
春山
1
地图上的德国史(第二版)
1
太行山中北段早前寒武纪地质和深熔作用对地壳岩石的改造
1
牛津通识课:西班牙殖民者
1
物理实现
2
语之可08:家国乾坤大
1
混沌互渗
2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
1
音乐社会学引论
1
回到海德格尔:本有与构境
1
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
3
长征记
3
阿古利可拉传 日耳曼尼亚志
3
故土的陌生人
1
奥州小道
1
糜骨之壤
1
风前尘埃
1
美术学院的历史
3
缅甸小日子
1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2
1
周期王国
3
小说家与小说
3
实用中医脏腑辨证治疗学
5
圣教论
2
瑞士史
5
剑桥音乐表演理解指南
1
宗教与科学
3
里尔克传
2
耳朵没有眼睑
1
亡军的将领
3
特拉夫尼克纪事
1
筋膜功能障碍与手法
1
重返暗夜
1
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椴木雕刻家
4
伽达默尔传
2
娄绍昆讲经方·娄绍昆经方系列
4
Pro Mundo - Pro Domo
1
管弦乐队配器法
2
与你们交谈的我
2
江户时代
2
神经系统疾病
6
化学元素周期王国
5
Lonely Planet 孤独星球:丝绸之路(2019年版)
1
近代欧洲的生活与劳作
3
自行车:自由之轮
4
林奈传
5
西方文明中的音乐
6
Herkunft
1
中国医学史略
6
科雷利小提琴与通奏低音奏鸣曲Op.5-第二卷-中外文对照
7
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
1
时空中的美术
1
心外传奇
9
冯至全集
1
罗特小说集2
3
大洋国
1
系统解剖学
9
鸡冠壶
5
东欧史
5
天堂城堡中的音乐
8
Geschichte der deutschsprachigen Literatur seit 1945 (German Edition)
6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5
5
索尔·贝娄全集(全14卷)
4
四十人的四十年
2
古籍版本学
6
现代雕塑家手册
14
家长的故事
1
国际艺术评论奖 年度展览评论集 2015-2016
1
纵横交错的世界
2
南宋盐榷
2
阿恩
1
罗斯金论绘画
1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2
导读德曼
1
梭罗传
4
尼采六论
1
塔拉斯金:何为真正的音乐史
10
Wo warst du, Adam?
1
汉语佛学评论(第四辑)
5
陀思妥耶夫斯基(第3卷)
2
筋膜:它是什么,何以重要
3
怪诞故事集
1
摄影理论 历史脉络与案例分析
4
剑桥西方音乐理论发展史
4
行李01:寻隐记
4
东欧戏剧史(共七卷)
10
The Selected Stories of Siegfried Lenz
1
日知录
1
亨策交响乐创作研究
3
勋伯格和声学
3
意大利美术史话
6
金字塔
3
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
4
伤寒论品鉴
1
欣德米特,哈特曼与亨策
3
通向世界尽头
4
收藏当代艺术
3
矿相学
9
T. S. 艾略特传
2
史诗
7
水果猎人
3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String Quartet (Cambridge Companions to Music)
3
人行道王国
3
编曲的艺术
1
黄泉下的美术
1
混乱与迷惘
1
陶说
1
东国十八日记
1
隐居及其他
1
瑜伽之树
2
法兰克福学派史
1
隐匿的国度
1
德国现代美术史
7
荷尔德林书信选
4
存在与时间
4
疾驰的草原征服者
2
日本摄影50年
1
占据与连接
1
礼物的流动
2
无名的道路
3
现在开始讲解瑜伽
3
小提琴左手技术
1
礼物的流动
1
启蒙与出版
2
不论
3
The Jungle Book & Second Jungle Book
2
绝景村庄全踏破(意大利230村)
3
艺术与艺术家词典
1
民族音乐学研究
2
当代美国戏剧60年
6
缤纷的生命
1
Die Aula
2
缤纷的语言学
1
医学伦理
2
国际移民
1
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
2
复调音乐分析教程
2
电影,剧场和运动
3
意大利文学史
11
徐梵澄文集
2
以文行事
4
在春天走进果园
1
Gustav Mahler, Vol. 2
1
强风吹拂
4
Carlfriedrich Claus
1
春秋左传(全二册)
2
鎏金舞台
1
帕格尼尼24首小提琴随想曲演奏研究/器乐教学与演奏理论丛书
1
二十位人性见证者
2
马赫
6
历史上的译者
11
J.M.库切传
5
智利史
4
小提琴制作艺术
14
新格罗夫爵士乐词典
4
芬尼根的守灵夜 - 珍藏本(第一卷)
1
Eric Dolphy
1
The Hundred Thousand Fools of God
6
血液循环
4
彼得.谢弗总体戏剧研究
1
意识探秘
8
人体系统解剖学实物图谱
1
隋唐五代史(上下)
1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黄元御医集金匮悬解
1
弗兰德公路
1
萨拉戈萨手稿
1
摇滚圣经
3
戴维斯及其音乐研究
2
时间的螺旋
2
提琴的制作与修复
13
红色骑兵军
1
二十世纪音乐
1
神文时代
1
完全音乐理论教程
19
二十世纪英美哲学
10
迸涌的流泉
1
The Family Of Man
3
修道院纪事
2
小故事
1
篆刻学
2
普劳图斯(上卷)
3
帕格尼尼演奏的秘密
3
怎样练习小提琴的运弓
6
配器法教程
1
温病纵横谈
4
西西里史
2
作家和出版人
4
中国佛学天台宗发展史
3
中医人生
4
甘南纪事
1
非凡小人物
5
花朵的秘密生命
1
巴别尔马背日记
2
扫地出门
2
豆选
1
守山
3
普劳图斯(中卷)
1
中世纪音乐
11
管錐編(全四冊)
1
管錐編(共四冊)
1
Anton Bruckner - Sein Leben Und Seine Werke. Eine Biographie
1
Friedrich Dürrenmatt - Gesammelte Werke. Essays und Gedichte, 7 Bd.
1
不朽的小提琴家
1
黄帝内经素问临床解读
1
世纪之交的西方民族音乐学理论
1
古典小说漫稿
1
schumann journal(2018.7)
3
江南船拳文化研究
1
The String Quartet
1
魔术师时代
7
Violin Playing As I Teach It
5
为什么是马勒?
6
最后的十字军东征
1
普劳图斯(下卷)
3
Beethoven
1
现代中医骨科学
2
群经要略
2
Szekely and Bartok: The Story of a Friendshi
3
神文时代
1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2
二手时间
3
觀看的視界
3
上山的路:我的爸爸黑泽明
3
弗罗斯特集(上下)
7
修道院纪事
1
20世纪德国文学思想论稿
2
苔藓图鉴
1
音乐学与差异
4
Sontag: Her Life
1
韩登安印存
1
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
2
生活与命运
2
从巴比松到印象派---克拉克艺术馆藏法国绘画精品展
1
童年
2
谈史说戏
3
画妖怪的我
1
什么是当代艺术?
1
火星上的人类学家
2
巴黎评论•短篇小说课堂
6
A New Heaven: Harry Christophers and The Sixteen Choral conversations with Sara Mohr-Pietsch
1
乔伊斯评论集
3
椰壳碗外的人生
3
坐在你身边看云
3
Reclams Romanführer.
12
夜莺与玫瑰
2
古典小说漫稿
1
一叶一菩提
3
柏林
2
论席曼诺夫斯基与波兰音乐
1
圆瑛法师年谱
1
押沙龙,押沙龙!
1
印第安神话故事(经典插图本)
2
王有所成:习读柏拉图札记
1
经度
1
私人摄像机:主观电影和散文影片
2
地中海的衰落
3
调香师日记
1
茶可道(增补本)
2
我在挪威做木匠
1
孤身绝壁
1
方剂学
2
藝術史學的世界觀
2
Essential Captain America
1
外人在华之地位
3
基因组
6
捡垃圾的人类学家
2
内心活动
2
管锥编第三册
3
愿它充满你的心灵
1
人为何歌唱
1
晃来晃去的人
3
芬兰现代小说集
3
追忆似水年华 Ⅴ
1
艰难时代
2
Das deutsche soziale Drama von Lessing bis Sternheim
4
药林外史
2
表现主义艺术家
2
左脑中风右脑开悟
3
最后的对话 Ⅰ
1
夫子继圣 春泥护花
3
论音乐演绎的忠实性与创造性:以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为例
1
新音乐作品分析教程.上——现代作曲技法丛书
2
巴托克弦乐重奏曲复调研究
5
陟彼景山
2
Das Bauhaus.
1
应县木塔
1
智利之夜
1
蒙古帝国的兴亡
1
瑜伽之樹
1
席勒文集(全六卷)
2
在世遗作
4
马科斯与猫科动物
1
雨鼓
1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未完成问题研究
4
中亚
4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4
5
知·道
1
吉姆
5
短篇小说家与作品
7
飞刀表演者
3
约翰·穆勒自传
2
Reclams Opernführer
3
忧郁的热带
1
独一无二的作品
3
意汉音乐词汇手册
2
无人读过的书
2
埃及四千年
5
RE–USA: 20 American Stories of Adaptive Reuse
1
曲式学基础知识问答
7
整数26
3
图像学
3
老中药铺/民国趣读
4
曲式与作品分析 下册
1
胡希恕讲仲景脉学
1
巴特比,或论偶然
2
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
3
写在人生边上 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
1
恺撒
3
古米廖夫诗选
1
光·影·移动
3
被掩埋的巨人
3
西藏生死书
1
杜甫传
1
卡夫卡是谁
2
费孝通全集(全二十册)
1
现代日本
1
时震
1
参与的恶梦
1
从“东欧”到“新欧洲”
2
The Middle Ages, Volume I, Sources of Medieval History
1
未完成的旅行
1
印迷丛书(上下册)
3
地球-牛津通识读本
3
油画材料与技法基础
8
冬天的秘密
4
浮光
2
西方近现代过渡时期哲学
3
岩石的秘密
3
植物学家的锅略大于银河系
3
茶叶大盗
2
Carlos Kleiber
2
二十世纪作曲技法分析
1
與卡夫卡對話
1
明代的漕运
2
元白诗笺证稿
4
虚云法师年谱
1
埃科谈文学
3
天文学简史
3
34座里程碑
2
做书的故事
3
安第斯山脉的生与死
5
翻译似临画
3
十力语要(全二册)
1
现代音乐分析方法教程
1
我在底層的生活
1
曾国藩治学方法
2
郁金香热
2
共和主义:古典与现代
2
Nachdenken über Musik.
6
东京本屋
1
被仰望与被遗忘的
1
明日的餐桌
1
自我吞噬的视野
3
文体与文体的创造
2
棉花国之旅
1
鹰的王座
2
尚书通论
5
希腊与东方
1
现代音乐音高结构基础理论研究文集
1
中國文學史新講
2
袍哥
4
知中·了不起的宋版书
1
约翰·穆勒自传
1
地图的演变
1
以水为中心的山西社会
1
《外国文学评论》三十周年纪念特辑
1
徐梵澄传
1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
1
大自然的艺术
1
古代汉语
2
别样的色彩
2
世界与裤子
3
读书2005(上下)
1
A History of American Hungarian Literature
1
夜航西飞
1
时间空间和万物
4
文史
6
日常生活颂歌
2
Priest of Music
1
文化的误读
2
东塾读书记
1
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
3
Locatelli der Virtuose und sein Welt
3
谁,在我呼喊时
2
维特根斯坦谈话录
1
悠游小说林
2
环河
3
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
5
豆棚闲话
1
陰性終止
3
钩沉新月
1
匈牙利文学史
2
Pierre Monteux, Maitre
3
清代伶官传
3
黑色火焰
6
福克纳的创作流变及其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
2
男性统治
1
社会学的意识
1
瓦特
1
论语集释(全四册)
1
复调音乐(下)
8
话语集
3
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上下)
3
拉威尔
1
讲学札记
3
曼杰什坦姆诗全集
5
我們的文學道路
1
别林斯基文学论文选
1
重返风景:当代艺术的地景再现
1
超级艺术
2
街角社会
3
家庭史(全三卷)
2
中国地图学史
1
Bronzezeit
1
图画书为什么重要
3
金明馆丛稿初编
2
云南三村
1
音乐之流
2
元史演义
1
二十世纪法国哲学
4
重返風景-當代藝術的地景再現
1
半透明·艺术/家书
2
平克·弗洛伊德
1
设计,无处不在
1
Das Brot der frühen Jahre
1
Der Mann im Strom
1
Die Widmung
1
The Post-Beethoven Symphonists
1
京都手艺人
2
费顿·焦点艺术家——理查德·埃斯蒂斯
2
琉璃厂小志
1
神经科学
2
吴宓日记
1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1
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
2
天上再见
1
谁是马基雅维利
3
目录学研究
2
静庵文集
3
温病学必考(李鑫辉)
1
Beethoven and His Nine Symphonies
1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
家庭史 第一卷:遥远的世界 古老的世界(上下)
2
欧阳修与宋代士大夫
2
记忆未来
5
六经辨证解温病
1
西泠印社:“重振金石学”专辑(总第23辑)
2
白鸟之歌
1
和声学专题六讲
3
通往维根码头之路
2
“习以为常”之蔽
2
遥远的乡愁
1
音乐分析指南
6
极简亚洲千年史
5
史街回响
1
笔法琐谈/竹堂文丛
1
罗伯特·威尔逊
6
禅海蠡测
1
宋代佛教史
5
居住交通
3
西西弗神话
1
文献·文献学·文献学家
3
极简医学史
4
荷兰现代诗选
2
英国文学简史
1
关于他人的痛苦
1
沙郡岁月
6
诸子学述
2
航海的历史
1
劳拉的原型
2
声音与现象
3
涅曼河畔
1
本托的素描簿
2
肯特里奇的六堂绘画课
1
社会学家的肖像
4
模仿者
1
火与剑 下册
1
山谷題跋
4
Lutoslawski, 1913-2013
3
融摄·光之树1937
1
不中用的狗
2
历史之源
2
弗朗索瓦·特吕弗
1
音乐分析法
5
巴塞尔姆的60个故事
1
记忆
1
宋诗选注
2
Bin ich zu laut? Erinnerungen eines Begleiters
1
从城市国家到中华
1
杰基·罗宾逊
1
象征之林
3
朱氏脉诀
5
火的记忆 1: 创世纪
3
意汉词典
1
由内向外看世界
1
物中看画
2
音乐批评的五种哲学视角
1
西方声乐艺术史
5
巴托比症候群
3
蜀中琴人口述史
4
极简海洋文明史
3
另类准则
4
传拓与传拓技法问答
2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
5
人生拼图版
1
史学与世变
1
介绍丛书:拉康
1
中国乡村研究(第十一辑)
4
论衡校释
2
单行道
3
管锥编第一册
3
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
2
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
1
无从毕业的学校
1
排队
2
國史大綱 (修訂本) (上中下)
2
耶路撒冷三千年
1
顧爾德的生活變奏1
3
伍迪·艾伦谈话录
2
照夜白
1
海因里希·伯尔
1
《茶庄茶人茶事:普洱茶故事集》
4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1
古典学与现代性
3
潘德列茨基早期音乐作品中的音色-音响观念及其创作技法研究
4
历史的地理枢纽
2
论出版自由
1
水与梦
4
神话与意义
3
火的精神分析
2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
6
过去
5
街道的美学
5
现代记谱法教程
2
论巴赫
10
极简音乐史
1
大街
2
碑帖鉴别常识
3
凯奇评传
2
杜尚传
2
重现的镜子
3
四先生
2
奥岱翁街
3
《文心雕龙》探秘
6
作为戏剧的歌剧
5
四書章句集注
1
巨大的謎語
1
根與路
4
在通向语言的途中
1
在通向语言的途中
1
此刻
2
笔记文选读
5
瓦尔登湖
1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1
魏晋玄学论稿
6
也同欢乐也同愁
3
原儒
3
听音小札
1
理想国
2
管錐編(第五冊)
1
沉默的世界
1
陈寅恪的学说
2
弗兰克·奥尔巴赫
1
主体性的黄昏
1
文化与社会
1
从黎明到衰落
1
单向度的人
1
蒙克与摄影
3
荒野寒山
1
卡特弦乐四重奏时间性创作思维研究
2
野性的思维
1
命运的叩门
2
清代浙派印风(下)
3
蓝光枕之塔
2
旅行者
2
结构人类学
2
词与物
1
旧史舆地文录
3
汉石经斋文存(上下)
1
古尔德读本
5
世說新語箋疏(全三冊)
1
千载一时
2
向着大地和天空,凡人和诸神
9
浙派篆刻
1
作为隐喻的建筑
4
抚摸恐怖
1
甜与权力
1
小于一
2
施托克豪森钢琴曲创作研究
1
幼年与历史
1
索绪尔入门
5
荷马3000年
3
维特根斯坦与哲学
1
印度哲学祛魅
2
Violins and Violin Makers.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the Great Italian Artistes, Their Followers and Imitators, to the Present Time. with Essays on I
2
雷蒙德·卡佛
1
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
1
或此或彼
1
重构抽象表现主义
1
语境提供者
1
尺素趣
1
哈維爾
1
科塔萨尔论科塔萨尔
1
微暗的火
1
傅山的交往和应酬(增订版)
1
尼古拉·果戈理
1
走向田野与社会
1
狗心
1
时间之线
1
异乡人的国度
1
气候创造历史(新知文库)
1
给青年小说家的信
1
不朽的远行
3
清华园日记
1
定西笔记
1
鳄鱼街
1
战时日记
3
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
7
人与事
1
心事如山
1
野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