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lix对《宋诗选注》的笔记(2)
-
孔平仲, 张舜民, 王安石,苏舜钦,梅尧臣。
孔平仲(生卒年不详)字毅父,新喻人,有《朝散集》。当时把他和他哥哥文仲、武仲跟苏轼、苏辙并称,所谓“二苏三孔”。他的诗比两位哥哥的好,很近苏轼的风格。郭祥正“青山集”续集里的诗篇差不多全是孔平仲的作品,后人张冠李戴,错编进去的,就像洪迈“野处类稿”里的诗篇差不多全是朱熹父亲朱松的作品一样,这一点也许应该提起。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宝縠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齧草坡头卧夕阳。
——————
<<禾熟>>一首不错。
--
张舜民(生卒年不详)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土,又号斋齐,邠州人,有“画墁集”。他是陈师道的姊夫,和苏轼友好,作诗师法白居易。
打麦打麦,彭彭魄魄,声在山南应山北。四月太阳出东北,才离海峤麦尚青,转到天心麦已熟。鹖旦催人夜不眠,竹鸡叫雨云如墨。大妇腰镰出,小妇具筐逐。上垅先捋青,下垅已成束。田家以苦乃为乐,敢惮头枯面焦黑。贵人荐庙已尝新,洒醴雍容会所亲;曲终厌饫劳童仆,岂信田家未入唇。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升斗求市人。麦秋正急又秧禾,丰岁自少凶岁多,田家辛苦可奈何!将比打麦词,兼作插禾歌。
————————————
<<打麦>>一首不错,有些好玩。
--
王安石字介甫,临川人,有“临川文集”。他在政治上的新措施引起同时和后世许多人的敌视,但是这些人也不能不推重他在文学上的造就,尤其是他的诗,例如先后注释他诗集的两个人就是很不赞成他的人。
他比欧阳修渊博,更讲究修词的技巧,因此尽管他自己的作品大部分内容充实,把锋芒犀利的语言时常斩截干跪得不留余地、没有回味的表达了新颖的意思,而后来宋诗的形式主义却也是他培养了根芽。他的诗往往是搬弄词汇和典故的游戏、测验学问的考题;借典故来讲当前的情事,把不经见而有出处的或者看来新鲜乱其实古旧的词藻来代替常用的语言。
典故词藻的来头愈大,例如出于“六经”、“四史”,或者出处愈僻,例如来自佛典、道书,就愈见工夫。有时他还用些通俗的话作为点缀,恰像大观园里要来一个泥墙土井、有“田舍家风”的稻香村,例如最早把“锦上添花”这个“俚语”用进去的一首诗可能是他的“即事”。
把古典成语铺张排比虽然不是中两旧诗先天不足而带来的胎里病,但是从它的历史看来,可以说是它后天失调而经常发作的老毛病。六朝时,萧子显在“南斋书”卷五十二“文学传论”里已经不很满意诗歌“缉事比类……或全借古语,用申今情”,锺嵘在“诗品”里更反对“补假”“经史”“故实”,换句话说,反对把当时骈文里“事对”、“事类”的方法应用到诗歌里去;唐代的韩愈无意中为这种作诗方法立下了一个简明的公式:“无书不读,然止用以资为诗”。也许古代诗人不得不用这种方法,把记诵的丰富来补救和掩饰诗情诗意的贫乏,或者把浓厚的“书卷气”作为应付政治和社会势力的烟幂。第一,从六朝到清代这个长时期里,诗歌愈来愈变成社交的必需品,贺喜吊丧,迎来送往,都用得着,所谓“牵率应酬”。应酬的对象非常多,作者的品质愈低,他应酬的范围愈广,该有点真情实话可说的题目都是他把五七言来写“八股”、讲些客套虚文的机会。他可以从朝上的皇帝一直应酬到家里的妻子──试看一部分“赠内”、“悼亡”的诗;从同时人一直应酬到古人──试看许多“怀古”、“吊古”的诗;从傍人一直应酬到自己──试看不少“生日感怀”、“自题小像”的诗,从人一直应酬到物──例如中秋玩月、重阳赏菊、登泰山、游西湖之类都是“儒林外史”里赵雪齐所谓“不可无诗”的。就是一位大诗人也未必有那许多真实的情感和新鲜的思想来满足“应制”、“应教”、“应酬”、“应景”的需要,于是不得不像“文心雕龙”“情采”篇所谓“为文而造情”,甚至以“文”代“情”,偷懒取巧,罗列些古典成语来敷衍搪塞。为皇帝做诗少不得找出周文王、汉武帝的轶事,为菊花做诗免不了扯进陶潜、司空图的名句。第二,在旧社会里,政治的压迫和礼教的束缚剥夺了诗人把某些思想和情感坦白抒写的自由。譬如他对国事朝局的愤慨、在恋爱生活里的感受,常常得指桑骂槐或者移花接木,绕了个弯,借古典来传述;明明是时事,偏说“咏史”,明明是新愁,偏说“古意”,甚至还利用“香草美人”的传统,借“古意”的形式来起“咏史”的作用,更害得读者猜测个不休。当然,碰到紧急关头,这种烟幂未必有多少用处。统治者要兴文字狱的时候,总会根据无火不会冒烟的常识,向诗人追究到底,例如在“乌台诗案”里,法官逼得苏轼把“引证经传”的字句交代出来。除掉这两个社会原因,还有艺术上的原因;诗人要使语言有色泽、增添深度、富于暗示力,好去引得读者对诗的内容作更多的寻味,就用些古典成语,仿佛屋子里安放些曲屏小几,陈设些古玩书画。不过,对一切点缀品的爱好都很容易弄到反客为主,好好一个家陈列得像古董铺子兼寄售商店,好好一首诗变成“垛叠死人”或“牵绊死尸”。
北宋初的西昆体就是主要靠“挦撦”──锺嵘所谓“补假”──来写诗的。然而从北宋诗歌的整个发展看来,西昆体不过像一薄层、一小圈的油花,浮在水面上,没有在水里渗入得透,溶解得匀;它只有极局限、极短促的影响,立刻给大家瞧不起,并且它“挦撦”的古典成语的范围跟它歌咏的事物的范围同样的狭小。
王安石的诗无论在声誉上、在内容上、或在词句的来源上都比西昆体广大得多。痛骂他祸国殃民的人都得承认他“博闻”、“博极群书”;他在辩论的时候,也破口骂人:“君辈坐不读书耳!”又说自己:“某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所以他写到各种事物,只要他想“以故事记实事”──萧子显所谓“借古语申今情”,他都办得到。他还有他的理论,所谓“用事”不是“编事”,“须自出己意,借事以相发明”;这也许正是唐代皎然所说“用事不直”,的确就是后来杨万里所称赞黄庭坚的“妙法”,“备用古人语而不用其意”。后面选的“书湖阴先生壁”里把两个人事上的古典成语来描写青山绿水的姿态,可以作为“借事发明”的例证。这种把古典来“挪用”,比了那种捧住了类书,说到山水就一味搬弄山水的古典,诚然是心眼儿活得多,手段高明得多,可是总不免把借债来代替生产。结果是跟读者捉迷藏,也替笺注家拉买卖。流传下来的、宋代就有注本的宋人诗集从王安石集数起,并非偶然。李壁的“王荆文公诗笺注”不够精确,也没有辨别误收的作品,清代沈钦韩的“补注”并未充分纠正这些缺点。
————
钱对王安石很有见解。可以说是宋诗里质量最赞的一段。
--
苏舜钦字子美,开封人,有“苏学士文集”。跟梅尧臣齐名,创作的目标也大致相同。他的观察力虽没有梅尧臣那样细密,但情感激昂,语言畅达,只是修辞上也常犯粗糙生硬的毛病。陆游诗的一个主题──愤慨国势削弱、异族侵凌而愿意“破敌立功”那种英雄抱负──在宋诗里恐怕最早见于苏舜钦。这是值得提起的一点,虽然这里没有选他那些诗。
春阳泛野动,春阴与天低;远林气蔼蔼,长道风依依。览物虽暂适,感怀翻然移。所见既可骇,所闻良可悲。去年水后旱,田亩不及犁。冬温晚得雪,宿麦生者稀。前去固无望,即日已苦饥。老稚满田野,断掘寻凫茈。此物近亦尽,卷耳共所资:昔云能驱风,充腹理不疑;今乃有毒厉,肠胃生疮痍。十有七八死,当路横其尸;犬彘咋其骨,乌鸢啄其皮。胡为残良民,令此鸟兽肥?天岂意如此?泱荡莫可知!高位厌粱肉,坐论搀云霓;岂无富人术,使之长熙熙?我今饥伶俜,悯此复自思:自济既不暇,将复奈尔为!愁愤徒满胸?嵘厷不能齐。
———
<< 城南感怀呈永叔>>一首可以的!
---
梅尧臣字圣俞,宣城人,有“宛陵先生集”。西昆体愈加脱离现实,注重形式,讲究华丽的词藻。梅尧臣反对这种意义空洞语言晦涩的诗体,主张“平淡”,在当时有极高的声望。他对人民疾苦体会很深,用的字句也颇朴素,从韩愈、孟郊那里学了些手法,五言律诗受了王维、孟浩然的启发。不过他“平”得常常没有劲,“淡”得往往没有味。他要矫正华而不实、大而无当的习气,就每每一本正经的用些笨重干燥不很像诗的词句来写琐碎丑恶不大入诗的事物,例如聚餐后害霍乱、上茅房看见粪蛆、喝了茶肚子里打咕噜之类。可以说是从坑里跳出来,不小心又恰恰掉在井里去了。
钱再举了一个喷嚏的例子......这类不自觉的滑稽正是梅尧臣改革诗体所付的一部分代价。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
<<鲁山山行>>一首很清凉。
-
严羽
严羽(生卒年不详)字仪卿,一字丹邱,自号沧浪逋客,邵武人,有“沧浪吟”。他是位理论家,极力反对苏轼黄庭坚以来的诗体和当时流行的江湖派,严格的把盛唐诗和晚唐诗区分,用“禅道”来说诗,排斥“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开了所谓“神韵派”,那就是以“不说出来”为方法,想达到“说不出来”的境界。他的“沧浪诗话”在明清两代起了极大的影响,被推为宋代最好的诗话,像诗集一样,有人笺注,甚至讲戏曲和八股文的人,也宣扬或应用他书里的理论。 批评家一动手创作,人家就要把他的拳头塞他的嘴──毋宁说,使他的嘴咬他的手。大家都觉得严羽的实践远远不如他的理论。他论诗着重“透彻玲珑”、“洒脱”,而他自己的作品很粘皮带骨,常常有摹仿的痕迹;尤其是那些师法李白的七古,力竭声嘶,使读者想到一个嗓子不好的人学唱歌,也许调门儿没弄错,可是声音又哑又毛,或者想起寓言里那个青蛙,鼓足了气,跟牛比赛大小。江湖派不满意苏、黄以来使事用典的作风,提倡晚唐诗;严羽也不满意这种作风,就提倡盛唐诗。江湖派把这种作风归罪於杜甫,就把他抛弃;严羽把杜甫开脱出来,没有把小娃娃和澡盆里的脏水一起掷掉,这是他高明的地方。他虽然“以禅喻诗”,虚无缥缈,作品里倒还有现实感,并非对世事不见不闻,像参禅入定那样加工精制的麻木。他很爱国,尽管他那些“从军”、“塞下”、“出塞”、“闺中词”等等都是仿古摹唐之作,看来也在他所处的时代里抛锚下碇,寄托着他的期望:“何日匈奴灭,中原得晏然?”跟一般想像边塞风光的摹唐之作,还有点儿不同。此外他有两三首伤离忧乱的诗,比较不依傍前人,颇有情致。 关于“沧浪诗话”,此地不能多讲,只有两件事还值得一提。当时跟“沧浪诗话”的主张最符合的是包恢“敝帚稿略”里几篇文章,而据“樵川二家诗”卷首黄公绍的序文,严羽是包恢的父亲包扬的学生;当然,徒弟的学问和意见未必全出於师父的传授,不过假如师兄弟俩的议论相同,这里面就有点关系。“沧浪诗话”的主张不但跟十九世纪欧洲颇为风行的一派诗论接近,并且跟古印度的一派诗论暗合,更妙的是那派诗论的口号恰恰相当於汉文的“韵”字;印度的文艺理论没有介绍到中国来过,“禅”不过沾了印度哲学一点儿边,所以这个巧合很耐寻味。
nolix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1725条 )
- 纽约
- 1
- 牛津--杜登德语汉语图文对照词典
- 25
- 木材学
- 13
- 重走
- 4
- 20世纪帕萨卡里亚研究
- 1
- 硬着颈项的人
- 3
- 魔戒(第二部)
- 1
- 修配工
- 1
- 瓜亚基印第安人编年史
- 1
- 如何观看赛马(精)/乐活
- 1
- 巴赫无伴奏小提琴作品演奏指南
- 1
- 寻隐日本
- 4
- 地质大辞典
- 6
- 恋地情结
- 2
- 象群中的蚂蚁
- 2
- 克拉维约东使记
- 2
- 近世古琴逸话(增订本)
- 1
- 家族、土地与祖先
- 2
- 伟大的书
- 1
- 菲利普·迪克传
- 1
- 宋元明汉语研究
- 2
- 和普京一起学柔道
- 6
- 动物生物学
- 3
- 西泠印社
- 5
- Der Klang: Vom unerhörten Sinn des Lebens
- 5
- 我国主要固体矿产资源开发功能区划研究
- 2
- A Companion to Werner Herzog
- 3
- 纸上的舞者:埃德加·德加的素描与色粉画
- 1
- 小提琴指法艺术
- 9
- 音韻學教程(第五版)
- 4
- 哈钦斯的大学
- 2
- 素描的愉悦
- 3
- 烛烬
- 1
- 香乘(上下)
- 1
- 季风帝国
- 1
- 键盘空间
- 2
- 新北京人
- 2
- 奶酪与蛆虫
- 2
- 风格练习
- 1
- 清课堂一百八十年
- 1
- 植物生物学
- 5
- 中欧
- 3
- 蟹略 砚笺
- 2
- 希腊人如何建造城市
- 4
- 丝绸之路
- 1
- 春山
- 1
- 地图上的德国史(第二版)
- 1
- 太行山中北段早前寒武纪地质和深熔作用对地壳岩石的改造
- 1
- 牛津通识课:西班牙殖民者
- 1
- 物理实现
- 2
- 语之可08:家国乾坤大
- 1
- 混沌互渗
- 2
-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
- 1
- 音乐社会学引论
- 1
- 回到海德格尔:本有与构境
- 1
- 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
- 3
- 长征记
- 3
- 阿古利可拉传 日耳曼尼亚志
- 3
- 故土的陌生人
- 1
- 奥州小道
- 1
- 糜骨之壤
- 1
- 风前尘埃
- 1
- 美术学院的历史
- 3
- 缅甸小日子
- 1
-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2
- 1
- 周期王国
- 3
- 小说家与小说
- 3
- 实用中医脏腑辨证治疗学
- 5
- 圣教论
- 2
- 瑞士史
- 5
- 剑桥音乐表演理解指南
- 1
- 宗教与科学
- 3
- 里尔克传
- 2
- 耳朵没有眼睑
- 1
- 亡军的将领
- 3
- 特拉夫尼克纪事
- 1
- 筋膜功能障碍与手法
- 1
- 重返暗夜
- 1
- 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椴木雕刻家
- 4
- 伽达默尔传
- 2
- 娄绍昆讲经方·娄绍昆经方系列
- 4
- Pro Mundo - Pro Domo
- 1
- 管弦乐队配器法
- 2
- 与你们交谈的我
- 2
- 江户时代
- 2
- 神经系统疾病
- 6
- 化学元素周期王国
- 5
- Lonely Planet 孤独星球:丝绸之路(2019年版)
- 1
- 近代欧洲的生活与劳作
- 3
- 自行车:自由之轮
- 4
- 林奈传
- 5
- 西方文明中的音乐
- 6
- Herkunft
- 1
- 中国医学史略
- 6
- 科雷利小提琴与通奏低音奏鸣曲Op.5-第二卷-中外文对照
- 7
- 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
- 1
- 时空中的美术
- 1
- 心外传奇
- 9
- 冯至全集
- 1
- 罗特小说集2
- 3
- 大洋国
- 1
- 系统解剖学
- 9
- 鸡冠壶
- 5
- 东欧史
- 5
- 天堂城堡中的音乐
- 8
- Geschichte der deutschsprachigen Literatur seit 1945 (German Edition)
- 6
-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5
- 5
- 索尔·贝娄全集(全14卷)
- 4
- 四十人的四十年
- 2
- 古籍版本学
- 6
- 现代雕塑家手册
- 14
- 家长的故事
- 1
- 国际艺术评论奖 年度展览评论集 2015-2016
- 1
- 纵横交错的世界
- 2
- 南宋盐榷
- 2
- 阿恩
- 1
- 罗斯金论绘画
- 1
-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 2
- 导读德曼
- 1
- 梭罗传
- 4
- 尼采六论
- 1
- 塔拉斯金:何为真正的音乐史
- 10
- Wo warst du, Adam?
- 1
- 汉语佛学评论(第四辑)
- 5
- 陀思妥耶夫斯基(第3卷)
- 2
- 筋膜:它是什么,何以重要
- 3
- 怪诞故事集
- 1
- 摄影理论 历史脉络与案例分析
- 4
- 剑桥西方音乐理论发展史
- 4
- 行李01:寻隐记
- 4
- 东欧戏剧史(共七卷)
- 10
- The Selected Stories of Siegfried Lenz
- 1
- 日知录
- 1
- 亨策交响乐创作研究
- 3
- 勋伯格和声学
- 3
- 意大利美术史话
- 6
- 金字塔
- 3
- 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
- 4
- 伤寒论品鉴
- 1
- 欣德米特,哈特曼与亨策
- 3
- 通向世界尽头
- 4
- 收藏当代艺术
- 3
- 矿相学
- 9
- T. S. 艾略特传
- 2
- 史诗
- 7
- 水果猎人
- 3
-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String Quartet (Cambridge Companions to Music)
- 3
- 人行道王国
- 3
- 编曲的艺术
- 1
- 黄泉下的美术
- 1
- 混乱与迷惘
- 1
- 陶说
- 1
- 东国十八日记
- 1
- 隐居及其他
- 1
- 瑜伽之树
- 2
- 法兰克福学派史
- 1
- 隐匿的国度
- 1
- 德国现代美术史
- 7
- 荷尔德林书信选
- 4
- 存在与时间
- 4
- 疾驰的草原征服者
- 2
- 日本摄影50年
- 1
- 占据与连接
- 1
- 礼物的流动
- 2
- 无名的道路
- 3
- 现在开始讲解瑜伽
- 3
- 小提琴左手技术
- 1
- 礼物的流动
- 1
- 启蒙与出版
- 2
- 不论
- 3
- The Jungle Book & Second Jungle Book
- 2
- 绝景村庄全踏破(意大利230村)
- 3
- 艺术与艺术家词典
- 1
- 民族音乐学研究
- 2
- 当代美国戏剧60年
- 6
- 缤纷的生命
- 1
- Die Aula
- 2
- 缤纷的语言学
- 1
- 医学伦理
- 2
- 国际移民
- 1
- 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
- 2
- 复调音乐分析教程
- 2
- 电影,剧场和运动
- 3
- 意大利文学史
- 11
- 徐梵澄文集
- 2
- 以文行事
- 4
- 在春天走进果园
- 1
- Gustav Mahler, Vol. 2
- 1
- 强风吹拂
- 4
- Carlfriedrich Claus
- 1
- 春秋左传(全二册)
- 2
- 鎏金舞台
- 1
- 帕格尼尼24首小提琴随想曲演奏研究/器乐教学与演奏理论丛书
- 1
- 二十位人性见证者
- 2
- 马赫
- 6
- 历史上的译者
- 11
- J.M.库切传
- 5
- 智利史
- 4
- 小提琴制作艺术
- 14
- 新格罗夫爵士乐词典
- 4
- 芬尼根的守灵夜 - 珍藏本(第一卷)
- 1
- Eric Dolphy
- 1
- The Hundred Thousand Fools of God
- 6
- 血液循环
- 4
- 彼得.谢弗总体戏剧研究
- 1
- 意识探秘
- 8
- 人体系统解剖学实物图谱
- 1
- 隋唐五代史(上下)
- 1
-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黄元御医集金匮悬解
- 1
- 弗兰德公路
- 1
- 萨拉戈萨手稿
- 1
- 摇滚圣经
- 3
- 戴维斯及其音乐研究
- 2
- 时间的螺旋
- 2
- 提琴的制作与修复
- 13
- 红色骑兵军
- 1
- 二十世纪音乐
- 1
- 神文时代
- 1
- 完全音乐理论教程
- 19
- 二十世纪英美哲学
- 10
- 迸涌的流泉
- 1
- The Family Of Man
- 3
- 修道院纪事
- 2
- 小故事
- 1
- 篆刻学
- 2
- 普劳图斯(上卷)
- 3
- 帕格尼尼演奏的秘密
- 3
- 怎样练习小提琴的运弓
- 6
- 配器法教程
- 1
- 温病纵横谈
- 4
- 西西里史
- 2
- 作家和出版人
- 4
- 中国佛学天台宗发展史
- 3
- 中医人生
- 4
- 甘南纪事
- 1
- 非凡小人物
- 5
- 花朵的秘密生命
- 1
- 巴别尔马背日记
- 2
- 扫地出门
- 2
- 豆选
- 1
- 守山
- 3
- 普劳图斯(中卷)
- 1
- 中世纪音乐
- 11
- 管錐編(全四冊)
- 1
- 管錐編(共四冊)
- 1
- Anton Bruckner - Sein Leben Und Seine Werke. Eine Biographie
- 1
- Friedrich Dürrenmatt - Gesammelte Werke. Essays und Gedichte, 7 Bd.
- 1
- 不朽的小提琴家
- 1
- 黄帝内经素问临床解读
- 1
- 世纪之交的西方民族音乐学理论
- 1
- 古典小说漫稿
- 1
- schumann journal(2018.7)
- 3
- 江南船拳文化研究
- 1
- The String Quartet
- 1
- 魔术师时代
- 7
- Violin Playing As I Teach It
- 5
- 为什么是马勒?
- 6
- 最后的十字军东征
- 1
- 普劳图斯(下卷)
- 3
- Beethoven
- 1
- 现代中医骨科学
- 2
- 群经要略
- 2
- Szekely and Bartok: The Story of a Friendshi
- 3
- 神文时代
- 1
-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 2
- 二手时间
- 3
- 觀看的視界
- 3
- 上山的路:我的爸爸黑泽明
- 3
- 弗罗斯特集(上下)
- 7
- 修道院纪事
- 1
- 20世纪德国文学思想论稿
- 2
- 苔藓图鉴
- 1
- 音乐学与差异
- 4
- Sontag: Her Life
- 1
- 韩登安印存
- 1
- 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
- 2
- 生活与命运
- 2
- 从巴比松到印象派---克拉克艺术馆藏法国绘画精品展
- 1
- 童年
- 2
- 谈史说戏
- 3
- 画妖怪的我
- 1
- 什么是当代艺术?
- 1
- 火星上的人类学家
- 2
- 巴黎评论•短篇小说课堂
- 6
- A New Heaven: Harry Christophers and The Sixteen Choral conversations with Sara Mohr-Pietsch
- 1
- 乔伊斯评论集
- 3
- 椰壳碗外的人生
- 3
- 坐在你身边看云
- 3
- Reclams Romanführer.
- 12
- 夜莺与玫瑰
- 2
- 古典小说漫稿
- 1
- 一叶一菩提
- 3
- 柏林
- 2
- 论席曼诺夫斯基与波兰音乐
- 1
- 圆瑛法师年谱
- 1
- 押沙龙,押沙龙!
- 1
- 印第安神话故事(经典插图本)
- 2
- 王有所成:习读柏拉图札记
- 1
- 经度
- 1
- 私人摄像机:主观电影和散文影片
- 2
- 地中海的衰落
- 3
- 调香师日记
- 1
- 茶可道(增补本)
- 2
- 我在挪威做木匠
- 1
- 孤身绝壁
- 1
- 方剂学
- 2
- 藝術史學的世界觀
- 2
- Essential Captain America
- 1
- 外人在华之地位
- 3
- 基因组
- 6
- 捡垃圾的人类学家
- 2
- 内心活动
- 2
- 管锥编第三册
- 3
- 愿它充满你的心灵
- 1
- 人为何歌唱
- 1
- 晃来晃去的人
- 3
- 芬兰现代小说集
- 3
- 追忆似水年华 Ⅴ
- 1
- 艰难时代
- 2
- Das deutsche soziale Drama von Lessing bis Sternheim
- 4
- 药林外史
- 2
- 表现主义艺术家
- 2
- 左脑中风右脑开悟
- 3
- 最后的对话 Ⅰ
- 1
- 夫子继圣 春泥护花
- 3
- 论音乐演绎的忠实性与创造性:以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为例
- 1
- 新音乐作品分析教程.上——现代作曲技法丛书
- 2
- 巴托克弦乐重奏曲复调研究
- 5
- 陟彼景山
- 2
- Das Bauhaus.
- 1
- 应县木塔
- 1
- 智利之夜
- 1
- 蒙古帝国的兴亡
- 1
- 瑜伽之樹
- 1
- 席勒文集(全六卷)
- 2
- 在世遗作
- 4
- 马科斯与猫科动物
- 1
- 雨鼓
- 1
-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未完成问题研究
- 4
- 中亚
- 4
-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4
- 5
- 知·道
- 1
- 音乐符号
- 2
- 吉姆
- 5
- 短篇小说家与作品
- 7
- 飞刀表演者
- 3
- 约翰·穆勒自传
- 2
- Reclams Opernführer
- 3
- 忧郁的热带
- 1
- 独一无二的作品
- 3
- 意汉音乐词汇手册
- 2
- 无人读过的书
- 2
- 埃及四千年
- 5
- RE–USA: 20 American Stories of Adaptive Reuse
- 1
- 曲式学基础知识问答
- 7
- 整数26
- 3
- 图像学
- 3
- 老中药铺/民国趣读
- 4
- 曲式与作品分析 下册
- 1
- 胡希恕讲仲景脉学
- 1
- 巴特比,或论偶然
- 2
- 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
- 3
- 写在人生边上 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
- 1
- 恺撒
- 3
- 古米廖夫诗选
- 1
- 光·影·移动
- 3
- 被掩埋的巨人
- 3
- 西藏生死书
- 1
- 杜甫传
- 1
- 卡夫卡是谁
- 2
- 费孝通全集(全二十册)
- 1
- 现代日本
- 1
- 时震
- 1
- 参与的恶梦
- 1
- 从“东欧”到“新欧洲”
- 2
- The Middle Ages, Volume I, Sources of Medieval History
- 1
- 未完成的旅行
- 1
- 印迷丛书(上下册)
- 3
- 地球-牛津通识读本
- 3
- 油画材料与技法基础
- 8
- 冬天的秘密
- 4
- 浮光
- 2
- 西方近现代过渡时期哲学
- 3
- 岩石的秘密
- 3
- 植物学家的锅略大于银河系
- 3
- 茶叶大盗
- 2
- Carlos Kleiber
- 2
- 二十世纪作曲技法分析
- 1
- 與卡夫卡對話
- 1
- 明代的漕运
- 2
- 元白诗笺证稿
- 4
- 虚云法师年谱
- 1
- 埃科谈文学
- 3
- 天文学简史
- 3
- 34座里程碑
- 2
- 做书的故事
- 3
- 安第斯山脉的生与死
- 5
- 翻译似临画
- 3
- 十力语要(全二册)
- 1
- 现代音乐分析方法教程
- 1
- 我在底層的生活
- 1
- 曾国藩治学方法
- 2
- 郁金香热
- 2
- 共和主义:古典与现代
- 2
- Nachdenken über Musik.
- 6
- 东京本屋
- 1
- 被仰望与被遗忘的
- 1
- 明日的餐桌
- 1
- 自我吞噬的视野
- 3
- 文体与文体的创造
- 2
- 棉花国之旅
- 1
- 鹰的王座
- 2
- 尚书通论
- 5
- 希腊与东方
- 1
- 现代音乐音高结构基础理论研究文集
- 1
- 中國文學史新講
- 2
- 袍哥
- 4
- 知中·了不起的宋版书
- 1
- 约翰·穆勒自传
- 1
- 地图的演变
- 1
- 以水为中心的山西社会
- 1
- 《外国文学评论》三十周年纪念特辑
- 1
- 徐梵澄传
- 1
-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
- 1
- 大自然的艺术
- 1
- 古代汉语
- 2
- 别样的色彩
- 2
- 世界与裤子
- 3
- 读书2005(上下)
- 1
- A History of American Hungarian Literature
- 1
- 夜航西飞
- 1
- 时间空间和万物
- 4
- 文史
- 6
- 日常生活颂歌
- 2
- Priest of Music
- 1
- 文化的误读
- 2
- 东塾读书记
- 1
- 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
- 3
- Locatelli der Virtuose und sein Welt
- 3
- 谁,在我呼喊时
- 2
- 维特根斯坦谈话录
- 1
- 悠游小说林
- 2
- 环河
- 3
- 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
- 5
- 豆棚闲话
- 1
- 陰性終止
- 3
- 钩沉新月
- 1
- 匈牙利文学史
- 2
- Pierre Monteux, Maitre
- 3
- 清代伶官传
- 3
- 黑色火焰
- 6
- 福克纳的创作流变及其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
- 2
- 男性统治
- 1
- 社会学的意识
- 1
- 瓦特
- 1
- 论语集释(全四册)
- 1
- 复调音乐(下)
- 8
- 话语集
- 3
- 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上下)
- 3
- 拉威尔
- 1
- 讲学札记
- 3
- 曼杰什坦姆诗全集
- 5
- 我們的文學道路
- 1
- 别林斯基文学论文选
- 1
- 重返风景:当代艺术的地景再现
- 1
- 超级艺术
- 2
- 街角社会
- 3
- 家庭史(全三卷)
- 2
- 中国地图学史
- 1
- Bronzezeit
- 1
- 图画书为什么重要
- 3
- 金明馆丛稿初编
- 2
- 云南三村
- 1
- 音乐之流
- 2
- 元史演义
- 1
- 二十世纪法国哲学
- 4
- 重返風景-當代藝術的地景再現
- 1
- 半透明·艺术/家书
- 2
- 平克·弗洛伊德
- 1
- 设计,无处不在
- 1
- Das Brot der frühen Jahre
- 1
- Der Mann im Strom
- 1
- Die Widmung
- 1
- The Post-Beethoven Symphonists
- 1
- 京都手艺人
- 2
- 费顿·焦点艺术家——理查德·埃斯蒂斯
- 2
- 琉璃厂小志
- 1
- 神经科学
- 2
- 吴宓日记
- 1
-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 1
- 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
- 2
- 天上再见
- 1
- 谁是马基雅维利
- 3
- 目录学研究
- 2
- 静庵文集
- 3
- 温病学必考(李鑫辉)
- 1
- Beethoven and His Nine Symphonies
- 1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2
- 家庭史 第一卷:遥远的世界 古老的世界(上下)
- 2
- 欧阳修与宋代士大夫
- 2
- 记忆未来
- 5
- 六经辨证解温病
- 1
- 西泠印社:“重振金石学”专辑(总第23辑)
- 2
- 白鸟之歌
- 1
- 和声学专题六讲
- 3
- 通往维根码头之路
- 2
- “习以为常”之蔽
- 2
- 遥远的乡愁
- 1
- 音乐分析指南
- 6
- 极简亚洲千年史
- 5
- 史街回响
- 1
- 笔法琐谈/竹堂文丛
- 1
- 罗伯特·威尔逊
- 6
- 禅海蠡测
- 1
- 宋代佛教史
- 5
- 居住交通
- 3
- 西西弗神话
- 1
- 文献·文献学·文献学家
- 3
- 极简医学史
- 4
- 荷兰现代诗选
- 2
- 英国文学简史
- 1
- 关于他人的痛苦
- 1
- 沙郡岁月
- 6
- 诸子学述
- 2
- 航海的历史
- 1
- 劳拉的原型
- 2
- 声音与现象
- 3
- 涅曼河畔
- 1
- 本托的素描簿
- 2
- 肯特里奇的六堂绘画课
- 1
- 社会学家的肖像
- 4
- 模仿者
- 1
- 火与剑 下册
- 1
- 山谷題跋
- 4
- Lutoslawski, 1913-2013
- 3
- 融摄·光之树1937
- 1
- 不中用的狗
- 2
- 历史之源
- 2
- 弗朗索瓦·特吕弗
- 1
- 音乐分析法
- 5
- 巴塞尔姆的60个故事
- 1
- 记忆
- 1
- Bin ich zu laut? Erinnerungen eines Begleiters
- 1
- 从城市国家到中华
- 1
- 杰基·罗宾逊
- 1
- 象征之林
- 3
- 朱氏脉诀
- 5
- 火的记忆 1: 创世纪
- 3
- 意汉词典
- 1
- 由内向外看世界
- 1
- 物中看画
- 2
- 音乐批评的五种哲学视角
- 1
- 西方声乐艺术史
- 5
- 巴托比症候群
- 3
- 蜀中琴人口述史
- 4
- 极简海洋文明史
- 3
- 另类准则
- 4
- 传拓与传拓技法问答
- 2
-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
- 5
- 人生拼图版
- 1
- 史学与世变
- 1
- 介绍丛书:拉康
- 1
- 中国乡村研究(第十一辑)
- 4
- 论衡校释
- 2
- 单行道
- 3
- 管锥编第一册
- 3
- 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
- 2
- 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
- 1
- 无从毕业的学校
- 1
- 排队
- 2
- 國史大綱 (修訂本) (上中下)
- 2
- 耶路撒冷三千年
- 1
- 顧爾德的生活變奏1
- 3
- 伍迪·艾伦谈话录
- 2
- 照夜白
- 1
- 海因里希·伯尔
- 1
- 《茶庄茶人茶事:普洱茶故事集》
- 4
-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 1
- 古典学与现代性
- 3
- 潘德列茨基早期音乐作品中的音色-音响观念及其创作技法研究
- 4
- 历史的地理枢纽
- 2
- 论出版自由
- 1
- 水与梦
- 4
- 神话与意义
- 3
- 火的精神分析
- 2
-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
- 6
- 过去
- 5
- 街道的美学
- 5
- 现代记谱法教程
- 2
- 论巴赫
- 10
- 极简音乐史
- 1
- 大街
- 2
- 碑帖鉴别常识
- 3
- 凯奇评传
- 2
- 杜尚传
- 2
- 重现的镜子
- 3
- 四先生
- 2
- 奥岱翁街
- 3
- 《文心雕龙》探秘
- 6
- 作为戏剧的歌剧
- 5
- 四書章句集注
- 1
- 巨大的謎語
- 1
- 根與路
- 4
- 在通向语言的途中
- 1
- 在通向语言的途中
- 1
- 此刻
- 2
- 笔记文选读
- 5
- 瓦尔登湖
- 1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 1
- 魏晋玄学论稿
- 6
- 也同欢乐也同愁
- 3
- 原儒
- 3
- 听音小札
- 1
- 理想国
- 2
- 管錐編(第五冊)
- 1
- 沉默的世界
- 1
- 陈寅恪的学说
- 2
- 弗兰克·奥尔巴赫
- 1
- 主体性的黄昏
- 1
- 文化与社会
- 1
- 从黎明到衰落
- 1
- 单向度的人
- 1
- 蒙克与摄影
- 3
- 荒野寒山
- 1
- 卡特弦乐四重奏时间性创作思维研究
- 2
- 野性的思维
- 1
- 命运的叩门
- 2
- 清代浙派印风(下)
- 3
- 蓝光枕之塔
- 2
- 旅行者
- 2
- 结构人类学
- 2
- 词与物
- 1
- 旧史舆地文录
- 3
- 汉石经斋文存(上下)
- 1
- 古尔德读本
- 5
- 世說新語箋疏(全三冊)
- 1
- 千载一时
- 2
- 向着大地和天空,凡人和诸神
- 9
- 浙派篆刻
- 1
- 作为隐喻的建筑
- 4
- 抚摸恐怖
- 1
- 甜与权力
- 1
- 小于一
- 2
- 施托克豪森钢琴曲创作研究
- 1
- 幼年与历史
- 1
- 索绪尔入门
- 5
- 荷马3000年
- 3
- 维特根斯坦与哲学
- 1
- 印度哲学祛魅
- 2
- Violins and Violin Makers.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the Great Italian Artistes, Their Followers and Imitators, to the Present Time. with Essays on I
- 2
- 雷蒙德·卡佛
- 1
- 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
- 1
- 或此或彼
- 1
- 重构抽象表现主义
- 1
- 语境提供者
- 1
- 尺素趣
- 1
- 哈維爾
- 1
- 科塔萨尔论科塔萨尔
- 1
- 微暗的火
- 1
- 傅山的交往和应酬(增订版)
- 1
- 尼古拉·果戈理
- 1
- 走向田野与社会
- 1
- 狗心
- 1
- 时间之线
- 1
- 异乡人的国度
- 1
- 气候创造历史(新知文库)
- 1
- 给青年小说家的信
- 1
- 不朽的远行
- 3
- 清华园日记
- 1
- 定西笔记
- 1
- 鳄鱼街
- 1
- 战时日记
- 3
- 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
- 7
- 人与事
- 1
- 心事如山
- 1
- 野果
- 1